术前准备与核查
-
患者身份确认

- 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手术部位(如右上颌第一磨牙),确认手术同意书已签署。
- 询问过敏史(麻醉药、消毒剂、金属)、用药史(抗凝药需停药评估)、吸烟史(影响骨结合)。
-
环境与器械准备
- 手术室层流消毒,温湿度适宜(22-24℃,湿度50-60%)。
- 无菌器械包:种植机、种植体、骨粉/骨膜、无菌纱布、吸引器头、缝合包等。
- 消毒铺巾:使用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仅暴露术区。
-
麻醉配合
- 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
- 配合医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观察患者反应(如晕针、过敏)。
术中核心护理操作
无菌技术强化
- 器械传递:
- 使用无菌弯盘传递器械,避免污染;锐利器械(如骨凿)尖端朝下,防止误伤。
- 种植体取出时用无菌镊夹取,避免手直接接触。
- 术区保护:
- 及时吸除唾液/血液,保持术野清晰,减少污染风险。
- 更换污染器械(如接触非无菌区的器械)时立即更换。
患者体位与舒适度管理
- 体位:半卧位(头略后仰),确保医生操作便利,患者舒适。
- 心理安抚:
- 通过语言沟通缓解紧张(如“手术约30分钟,如有不适请举手”)。
- 必要时播放轻音乐,指导深呼吸。
- 防护措施:
- 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保护患者眼睛和面部。
- 防止器械坠落或液体喷溅。
手术步骤配合
- 切开与翻瓣:
传递手术刀、骨膜分离器,协助止血(如肾上腺素棉片压迫)。
- 备洞与植入:
- 协助安装种植机钻头(确认型号),调节转速(骨预备:800-1500rpm,冷却: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 植入种植体时传递扭矩扳手,确认初期稳定性。
- 骨增量处理(如需):
准备骨粉(避免干燥)、骨膜(牛源/合成类),确保无菌操作。
- 缝合:
传递持针器、缝线(可吸收线如PGA),协助对位黏膜瓣。
生命体征与应急监测
- 持续监测:每5-10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
- 紧急情况处理:
- 晕厥/虚脱:平卧、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 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
- 出血不止:协助压迫止血,准备止血材料(如明胶海绵)。
特殊注意事项
-
感染控制
- 限制手术间人员流动,参观者保持距离。
- 术后器械按院感规范分类处理(污染器械单独密封)。
-
影像学配合
植入种植体后协助拍摄根尖片/CT,确认位置、深度及周围骨壁关系。
-
患者交接
- 手术结束前清点器械、纱布(防止遗留体腔)。
- 向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咬棉卷30分钟、24小时内不漱口、冰敷面部等。
术中护理质量保障
- 团队协作:医护默契配合,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暴露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 细节管理:
- 种植机钻头使用前检查消毒有效期及完整性。
- 冷却液使用无菌袋装生理盐水,避免污染。
- 记录规范:术中用药、植入物型号、骨处理方式等实时记录于手术记录单。
术后衔接护理
- 患者转运:搀扶患者至休息区,观察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院)。
- 健康宣教:口头+书面指导用药(抗生素、止痛药)、饮食流质、复诊时间。
- 器械终末处理:种植手机专用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种植牙术中护理的核心在于无菌操作、精准配合、人文关怀,护士需具备扎实的口腔外科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及应急处理能力,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手术安全与种植成功率,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心的治疗体验。每一次精准的器械传递、每一次细致的吸唾操作,都是通往完美种植体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