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打桩镶牙vs种植牙,哪种现在更值得选?

打桩镶牙(桩冠修复)

  1. 定义:

    2025打桩镶牙vs种植牙,哪种现在更值得选?-图1

    • 这是一种利用经过根管治疗(抽神经)后剩余的牙根来修复牙齿的方法。
    • 过程包括:在根管内打入一个金属或纤维桩(“打桩”),然后在桩和剩余的牙体组织上制作一个牙冠(“镶牙”)。
  2. 核心原理:

    • 依赖剩余牙根: 修复的基础是保留住经过根管治疗后、虽然失去活力但结构尚存的牙根,这个牙根提供固位和支撑。
    • 桩的作用: 桩被粘固在根管内,其主要作用是:
      • 增强固位: 增加牙冠在残根上的稳定性,防止脱落。
      • 分担力量: 将咀嚼力传递到牙根和牙槽骨上。
      • 恢复高度: 如果剩余牙体组织过少,桩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高度。
  3. 适用情况:

    • 牙齿严重大面积缺损: 大部分牙体组织因龋坏(蛀牙)或外伤缺失,只剩下牙根。
    • 根管治疗后: 牙髓坏死或感染后,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抽神经),去除感染源,但治疗后牙齿变脆,容易折裂,需要保护。
    • 牙根有足够长度和粗壮度: 剩余的牙根结构必须健康、稳固,能够承受咀嚼力,如果牙根太短、太细、折裂或松动,则不适合。
    • 牙周组织健康: 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需要健康。
  4. 优点:

    • 保留天然牙根: 保留了自身的牙根,感觉更“自然”一些。
    • 手术相对简单: 通常在牙科诊室内完成,不需要外科手术(除非涉及植骨)。
    • 费用相对较低: 相比种植牙,费用通常低一些(但具体取决于材料)。
    • 时间较短: 通常需要2-3次就诊(牙体预备、取模、戴冠),总周期较短。
  5. 缺点:

    • 依赖牙根健康状况: 如果牙根本身条件不好(如隐裂、根管钙化、根尖病变未完全愈合、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严重),修复失败风险高。
    • 存在根管再感染风险: 如果桩与根管壁不密合或边缘封闭不良,可能导致细菌渗漏,引起根尖周炎。
    • 牙根折裂风险: 尤其是后牙,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残留的牙根结构可能发生折裂,导致修复失败,牙齿最终可能需要拔除。
    • 可能损伤邻牙: 制作桥体时(如果用于修复缺失牙的邻牙),需要磨除健康邻牙。
    • 长期效果不确定: 其长期成功率不如种植牙,失败率相对较高,尤其在后磨牙区。
    • 美观性可能受限: 金属桩的透色性可能影响前牙美观(现在纤维桩应用更广泛,美观性更好)。

种植牙

  1. 定义:

    • 这是一种外科手术,通过手术将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 植入到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
    • 种植体与牙槽骨通过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过程,形成稳定、牢固的支撑。
    • 在骨结合完成后,在种植体上安装基台,再在基台上制作并安装牙冠
  2. 核心原理:

    • 独立支撑: 种植体直接植入牙槽骨,取代了天然牙根的功能,为牙冠提供独立、稳固的支撑,不依赖邻牙或剩余牙根。
    • 骨结合: 这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钛种植体表面具有生物相容性,能与骨组织直接形成牢固的化学性结合,如同自身长出一样。
  3. 适用情况:

    • 单颗牙缺失: 最理想的修复方式。
    • 多颗牙缺失: 可以通过种植体支持的桥体或覆盖义齿修复。
    • 全口/半口牙缺失: 可以通过种植支持的固定桥或覆盖义齿(如All-on-4/6技术)修复。
    • 牙槽骨条件良好: 需要有足够的骨高度、宽度和密度来容纳和支撑种植体,骨量不足时,可能需要植骨(骨增量)。
    •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能耐受手术(如无严重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 口腔卫生习惯良好: 能保持种植体周围清洁,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4. 优点:

    • 功能媲美天然牙: 咀嚼效率高,感觉接近真牙,恢复良好咬合关系。
    • 不损伤邻牙: 修复单颗牙时,不需要磨除健康的邻牙。
    • 独立稳定: 不依赖剩余牙根或邻牙,固位和稳定性极佳。
    • 防止牙槽骨吸收: 种植体刺激牙槽骨,像天然牙根一样,能有效防止缺牙区域的牙槽骨萎缩和塌陷。
    • 长期成功率高: 在适应症选择正确、维护良好的情况下,成功率非常高(95%以上),使用寿命长(可维持数十年甚至终身)。
    • 美观效果好: 牙冠可以制作得非常逼真自然。
    • 舒适方便: 固位好,无异物感,易于清洁。
  5. 缺点:

    • 需要外科手术: 有手术相关的风险(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邻牙损伤等,但发生率较低)。
    • 治疗周期长: 从植入种植体到最终戴牙冠,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主要是等待骨结合)。
    • 费用较高: 是目前牙齿修复方式中费用最高的。
    • 对骨量有要求: 骨量不足时需要植骨,增加治疗时间、费用和创伤。
    • 全身健康状况要求高: 某些系统性疾病可能影响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需要严格维护: 需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专业维护(洗牙、检查),否则可能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导致失败。
    • 并非人人适合: 如前所述,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关键区别总结表

特点 打桩镶牙 (桩冠修复) 种植牙
修复基础 依赖剩余的天然牙根 独立的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
核心原理 利用残根固位,桩增强固位和支撑 骨结合,人工牙根替代天然牙根功能
适用情况 牙齿大面积缺损但牙根条件好 单颗/多颗/全口牙缺失牙槽骨条件好
是否手术 (牙科常规操作) (外科手术)
治疗周期 较短 (通常2-3次就诊,几周内完成) 较长 (通常3-6个月或更久,等待骨结合)
费用 相对较低 较高
对邻牙 可能需要磨除(用于桥体时) 不需要
对牙槽骨 不能防止缺牙区牙槽骨吸收 能有效防止缺牙区牙槽骨吸收
长期效果 成功率相对较低,失败风险高(尤其后牙) 成功率非常高,长期效果稳定可靠
主要风险 根管再感染、牙根折裂、继发龋 手术风险、种植体周围炎、骨结合失败
美观性 取决于材料和边缘密合度,金属桩可能影响前牙 可达到极佳的美观效果
维护要求 需良好口腔卫生,定期检查 要求极高口腔卫生和定期专业维护

如何选择?

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选择哪种方式需要专业牙医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1. 缺牙原因和位置: 是蛀牙导致的残根?还是外伤?缺失的是前牙还是后牙?
  2. 剩余牙根状况: 牙根是否健康?长度、粗细、稳固性如何?根尖周情况如何?
  3. 牙槽骨条件: 缺牙区的骨量是否足够?密度如何?是否需要植骨?
  4. 口腔整体状况: 邻牙健康吗?牙周组织健康吗?咬合关系如何?
  5. 全身健康状况: 是否有影响手术的系统性疾病或长期用药?
  6. 个人期望和预算: 对美观、功能的要求?经济承受能力?对治疗周期的接受度?
  7. 口腔卫生习惯: 能否坚持良好的维护?

重要建议

  • 务必咨询专业口腔医生或口腔种植专科医生。 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X光片(根尖片、全景片)、CBCT(锥形束CT,精确评估骨量)等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 充分沟通: 向医生详细询问你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修复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费用、风险、预期效果和维护要求。
  • 不要自行决定: 网络信息只能作为参考,最终选择必须基于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 维护是关键: 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维护都是保证长期成功的基础。

“打桩镶牙”是利用残根修复缺损牙的保守方法,适合牙根条件好的情况;而“种植牙”是植入人工牙根的先进技术,是独立修复缺失牙的理想选择,尤其能防止牙槽骨吸收,但要求更高、费用更高、周期更长,选择哪种,请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化情况决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