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的详细流程

种植牙是一项精密的口腔修复手术,旨在通过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来恢复缺失牙齿的功能和美观,整个流程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涉及多个阶段,需要患者与口腔种植医生密切配合,以下是种植牙的详细流程:

种植牙的详细流程-图1

📌 第一阶段:术前评估与方案设计 (通常1-2周)

  1. 初诊咨询与口腔检查:

    • 详细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您的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出血性疾病、吸烟史、服药情况等)、口腔病史、过敏史等,全身健康状况是决定能否进行种植手术的关键因素。
    • 口腔检查: 医生会仔细检查您缺牙区的牙龈状况、邻牙健康度、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情况等。
    • 影像学检查: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初步了解全口牙齿、牙槽骨高度、宽度、上颌窦位置、下颌神经管位置等。
      • 锥形束CT(CBCT): 这是种植术前评估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 它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缺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清晰显示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帮助医生评估骨量是否充足,是否需要植骨,并精准规划种植体的植入位置、角度和深度。
    • 模型研究: 可能需要取研究模型,用于诊断和方案设计。
  2. 制定治疗方案:

    • 医生会根据您的口腔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个人需求(美观、功能、预算)和全身健康状况,与您共同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
    • 包括:
      • 是否适合种植: 评估种植的可行性和风险。
      • 种植体数量和位置: 决定需要植入几颗种植体以及植入的具体位置。
      • 种植体系统选择: 根据骨条件、咬合力、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品牌、型号和材质(通常为纯钛或钛合金)。
      • 是否需要植骨: 如果牙槽骨骨量不足(高度或宽度不够),需要讨论植骨方案(骨增量手术),如引导骨再生术、上颌窦提升术、骨劈开术等,植骨会显著延长整个治疗周期。
      • 修复方式选择: 是选择单颗牙冠、多颗牙桥,还是覆盖义齿(如All-on-4/6)?是最终修复还是临时修复?
      • 治疗时间表: 预估整个流程所需的时间(通常3-9个月,甚至更长,取决于是否植骨和愈合情况)。
      • 费用预算: 详细列出各项费用(种植体、手术费、骨粉骨膜费、修复体费、检查费等)。
      • 风险与预期效果: 告知您手术可能的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种植体失败等)和预期的治疗效果。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充分了解治疗方案、风险、费用和替代方案(如活动假牙、固定桥)后,您需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第二阶段:种植手术阶段 (通常1-2次手术,每次手术时间约30分钟-2小时)

  1. 术前准备:

    • 口腔清洁: 术前进行专业的洁牙(洗牙),确保口腔卫生良好。
    • 术前检查: 可能需要抽血检查(凝血功能、血糖、传染病筛查等),评估全身状况是否耐受手术。
    • 术前用药: 医生可能会开具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漱口水。
    • 禁食禁水: 通常要求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全麻手术要求更严格,但种植牙通常在局麻下进行)。
    • 安排陪同: 建议有人陪同前往诊所/医院,尤其是术后当天。
  2. 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术

    • 麻醉: 在缺牙区及其周围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确保手术过程无痛。
    • 切开牙龈: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 制备种植窝洞: 使用专用钻头(由细到粗)在牙槽骨上精确制备与所选种植体直径和形态相匹配的窝洞,这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术前设计的位置、角度和深度。
    • 植入种植体: 将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制备好的窝洞中,种植体顶部通常会有一个愈合基台或覆盖螺丝。
    • 缝合牙龈: 将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或丝线缝合切口。
    • 术后医嘱: 医生会告知术后注意事项(见下方术后护理部分)。
  3. 愈合期(骨结合期):

    • 目的: 这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阶段,植入的种植体需要与周围的牙槽骨发生骨结合,即骨细胞长入种植体表面的微观结构中,使其成为骨的一部分,达到稳固的生物学固定。
    • 时间: 通常需要 3-6个月,下颌骨血供较好,愈合通常快一些(约3个月);上颌骨血供相对较差,愈合时间可能需要4-6个月,如果进行了植骨手术,愈合时间会显著延长(可能需要6-9个月或更久)。
    • 临时修复: 在此期间,如果美观或功能需求迫切,医生可能会制作临时修复体(如临时活动假牙、临时粘接桥),但需避免直接用力咀嚼在种植区,有些即刻种植或即刻负重方案可能在此期佩戴临时牙冠,但这需要严格的适应症和条件。
  4. 第二次手术(如需要):暴露种植体与愈合基台更换

    • 目的: 如果第一次手术时安装的是覆盖螺丝(埋入牙龈下),或者为了安装愈合基台(引导牙龈成形),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
    • 过程:
      • 麻醉后,在种植体上方做一小切口,分离牙龈。
      • 旋出覆盖螺丝,安装愈合基台(高度较低,引导牙龈形成袖口状,为最终修复做准备)。
      • 缝合牙龈,只将愈合基台露出口腔。
    • 时间: 通常在第一次手术后 3-6个月 进行,待骨结合良好后。
    • 愈合期: 安装愈合基台后,需要 1-2周 让牙龈袖口形态稳定。

🦷 第三阶段:修复阶段(制作并安装牙冠/桥)

  1. 印模与比色:

    • 当牙龈愈合良好,形态稳定后,医生会取印模。
    • 方式:
      • 传统印模:使用硅橡胶或聚醚等材料取模。
      • 数字印模:使用口内扫描仪(如iTero, Trios等)直接在口内获取数字化模型,更精准舒适。
    • 比色: 选择与邻牙颜色、透明度、形态相匹配的牙冠颜色。
  2. 最终修复体制作(牙冠/桥):

    • 医生将印模或数字化数据发送给牙科技工室。
    • 技工室根据医生的设计和比色结果,制作最终的修复体(全瓷冠、烤瓷冠、全瓷桥等)。
    • 制作周期通常需要 1-2周
  3. 戴牙(最终修复体粘接/螺丝固位):

    • 试戴: 医生将制作好的牙冠/桥在口内试戴,检查就位情况、边缘密合度、咬合关系(接触点、正中关系、前伸侧方)、颜色、形态、邻接关系等,患者需确认舒适度和美观度。
    • 调整: 可能需要对咬合进行精细调整,避免早接触和干扰。
    • 固位:
      • 粘接固位: 使用专用的树脂水门汀将牙冠/桥粘固在种植体基台上(最常见)。
      • 螺丝固位: 通过螺丝将修复体固定在种植体基台上,通常用于后牙桥或需要方便拆卸的情况。
    • 完成: 粘接或拧紧螺丝后,去除多余粘接剂,检查最终效果。

🔄 第四阶段:术后复查与终身维护

  1. 术后复查:

    • 戴牙后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 进行定期复查,之后建议 每年至少复查1-2次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度、牙龈状况、修复体稳定性、咬合情况、口腔卫生状况、是否有种植体周围炎迹象(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加深、种植体松动等)。
    • 影像学复查: 定期(通常每年或根据情况)拍摄X光片(如根尖片或CBCT),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
  2. 口腔卫生维护:

    • 日常清洁: 种植牙也需要像真牙一样认真清洁!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配合牙线、牙缝刷、冲牙器(水牙线) 清洁种植体周围和邻间隙,种植体周围是菌斑易堆积区,清洁不当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专业维护: 定期(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的牙周洁治(洗牙),特别是种植体周围的刮治和根面平整,清除菌斑和牙结石,普通洗牙器械可能损伤种植体表面,需使用专门的种植洁治器械。
    • 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吸烟是种植失败的高危因素),避免用种植牙啃咬硬物(如骨头、螃蟹壳、冰块等)。

📌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口腔条件、愈合能力、全身健康状况不同,流程和时间会有较大差异,以上是典型流程,具体请以您的主治医生制定的方案为准。
  • 骨量不足: 如果牙槽骨严重萎缩,可能需要复杂的植骨手术,大大延长治疗时间和费用。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在特定条件下(如新鲜拔牙窝、骨量充足、初期稳定性好),可能实现当天拔牙、当天植牙、甚至当天戴临时牙冠(即刻负重),但这并非普遍适用,对技术和条件要求极高。
  • 费用: 种植牙费用相对较高,主要包括种植体、手术费、骨粉骨膜(如需)、修复体费、检查费等,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诊所、不同种植体品牌和修复体材料价格差异较大。
  • 选择专业医生和机构: 种植牙手术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设备要求很高,务必选择有正规资质、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和信誉良好的口腔机构进行治疗。

种植牙是一项成熟可靠的牙齿修复技术,成功率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了解详细流程有助于您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与医生更好地配合,确保治疗顺利成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