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禁忌,哪些情况不能种牙?

种植牙虽然是目前修复缺失牙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但它并非适合所有人,能否成功进行种植牙手术,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局部条件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法直接进行种植牙或需要特殊处理/暂缓种植的条件:

2025最新禁忌,哪些情况不能种牙?-图1

🩺 一、全身健康因素(绝对或相对禁忌症)

  1. 严重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 心脏病: 如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需要病情稳定后,在心内科医生评估和监护下谨慎进行。
    • 未控制的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过高)会显著增加术后感染、骨结合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需要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常HbA1c < 7%或医生认为可接受的水平)。
    • 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过高会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和心脑血管意外风险,需要药物控制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
    •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友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这些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风险极高,通常需要血液科医生会诊评估风险,可能无法进行或需在严密监测和准备下进行。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影响药物代谢和伤口愈合,增加麻醉和手术风险。
    • 活动性传染病: 如活动性肝炎(尤其是急性期)、活动性结核、艾滋病(CD4细胞计数过低时)等,需要控制病情后评估。
  2. 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 器官移植后: 长期服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如抗排异药物)的患者,抗感染能力低下,种植体周围炎和骨结合失败风险显著增加,需与移植医生详细评估风险收益比。
    • 免疫缺陷疾病: 如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长期放疗后: 头颈部放疗后,受照射区域的骨组织血供差、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坏死和骨结合失败风险极高,通常建议放疗后至少等待1-2年,并需进行详细的骨评估(如CT、骨扫描),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种植。
  3. 长期服用特定药物:

    • 双膦酸盐类药物: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长期静脉注射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的患者,颌骨坏死风险显著增加,口服双膦酸盐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谨慎评估,通常建议在停药一段时间(如口服停药3个月,静脉停药1年)后再考虑种植,并需严格预防感染。
    •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虽然不是绝对禁忌,但会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风险,需要与开药医生沟通,评估是否可暂时调整用药方案(如桥接治疗),或采取更严格的止血措施。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影响伤口愈合和骨形成。
  4. 精神或神经疾病:

    • 严重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急性发作期,无法配合治疗和术后护理。
    • 严重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 无法理解治疗过程和配合术后维护。
    • 严重恐惧症: 如牙科恐惧症,可能需要特殊镇静或麻醉方式。

🦷 二、口腔局部因素(绝对或相对禁忌症)

  1. 骨量严重不足:

    • 牙槽骨高度、宽度、厚度不足: 这是最常见的局部限制因素,缺牙时间过长、牙周病、外伤、囊肿等原因会导致牙槽骨吸收,骨量不足时,种植体无法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或长期骨结合支持。解决方案: 常需先进行植骨手术(如引导骨再生GBR、骨块移植、上颌窦提升术等),待骨量足够后再种植,但如果骨缺损过大、植骨效果不佳或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植骨,则可能无法种植。
  2. 严重的牙周病未得到控制:

    • 口腔内存在活动性、进展性的牙周炎,会导致剩余牙槽骨继续吸收,即使种植成功,也极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最终失败。解决方案: 必须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控制炎症,维护口腔卫生,待牙周状况稳定后再考虑种植,并且种植后需要更严格的牙周维护。
  3. 口腔软组织条件差:

    • 附着龈宽度不足: 缺少足够厚度的附着龈,种植体周围的牙龈容易退缩,影响美观和自洁。
    • 系带或肌肉附着异常: 可能影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和形态。
    • 口腔黏膜疾病: 如严重的口腔扁平苔藓、白斑等未控制。
  4. 邻牙或对颌牙问题:

    • 邻牙严重病变: 如无法保留的残根、严重龋坏、牙周病患牙未治疗,需先处理患牙。
    • 对颌牙为活动义齿且垂直距离过低: 可能影响种植体的咬合设计,导致受力过大。
    • 对颌牙为天然牙且伸长/倾斜: 可能造成种植体承受非轴向力,增加失败风险。
  5. 咬合关系异常:

    • 严重的夜磨牙/紧咬牙: 长期、过大的非功能性咬合力会直接传递到种植体上,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螺丝松动甚至折断。解决方案: 通常建议先佩戴夜磨牙垫(咬合板)进行治疗,待症状缓解或稳定后再考虑种植,并可能需要设计更坚固的种植修复体。
    • 深覆颌、深覆盖等错颌畸形: 可能影响种植体的咬合设计和受力。
  6. 口腔卫生极差:

    • 患者无法或不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种植体周围炎最主要的诱因。解决方案: 必须在种植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训练,建立良好的维护习惯,否则种植失败风险极高。

🚬 三、生活习惯因素

  1. 重度吸烟: 吸烟是种植牙失败(尤其是骨结合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尼古丁收缩血管,减少血液供应,影响骨细胞活性和伤口愈合,显著增加失败率。解决方案: 强烈建议戒烟,通常要求术前戒烟数周至数月,术后也需长期戒烟或大幅减少吸烟量,医生会根据吸烟量和戒烟情况评估风险。

  2. 酗酒: 长期过量饮酒影响营养吸收、肝脏功能、凝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和愈合不良风险。

📌 重要提示

  • 个体化评估是关键: 以上列出的条件并非绝对“不能做”,而是需要医生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医生会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严重程度、控制情况、年龄、期望值、经济能力等)判断:
    • 是否绝对禁忌(风险远大于收益,不能做)。
    • 是否相对禁忌(风险较高,但通过预处理、调整方案或密切监测可能可以尝试)。
    • 是否需要先进行其他治疗(如控制血糖、治疗牙周病、植骨、戒烟等)再评估种植可行性。
  • 没有完美的替代方案? 如果确实无法种植牙,医生会建议其他修复方式,如固定桥(需要磨除健康邻牙)、活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等,虽然效果可能不如种植牙理想,但仍是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选择。
  • 专业咨询必不可少: 是否能做种植牙,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或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口腔检查、CBCT/CT影像评估骨量)、全身病史询问、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肝肾功能等)后才能做出判断。

种植牙成功的关键在于:足够的骨量、健康的口腔环境(尤其是牙周)、稳定的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戒烟)、以及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和长期维护。 如果存在上述限制条件,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所有可能的风险和替代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