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是一种理想的牙齿修复方式,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了解其适应症(适合做的情况)和禁忌症(不适合做或需谨慎的情况)至关重要,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种植牙的适应症
种植牙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单个牙缺失: 缺失一颗牙,尤其是后牙(磨牙),不想磨损邻牙做固定桥时。
- 多个牙连续缺失: 缺失两颗或更多连续的牙齿,希望获得类似自然牙的修复效果,避免做活动假牙。
- 全口牙缺失:
- 无牙颌: 上下颌都没有牙齿。
- 传统活动义齿固位不良: 牙槽骨严重吸收,导致活动假牙容易松动、脱落、咀嚼效率低。
- 对活动假牙异物感强或无法适应: 患者无法忍受活动假牙带来的不适感。
- 希望获得更好的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 种植支持的固定义齿或覆盖义齿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 活动义齿固位差: 牙槽骨条件差,导致传统活动假牙固位力不足,容易脱落。
- 对美观和功能要求高: 希望获得接近自然牙的咀嚼力、美观度和舒适度,不愿磨损邻牙(如固定桥)。
- 颌骨条件允许: 具备足够的骨高度、宽度和密度来支持种植体,骨量不足时,可通过植骨、上颌窦提升等骨增量技术解决。
-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能耐受常规口腔外科手术(如拔牙、牙周治疗等)。
- 口腔卫生状况良好: 患者具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愿意并能够维护种植体周围的清洁。
- 有合理的期望值: 理解种植牙是一种修复方式,并非“一劳永逸”,需要长期维护。
种植牙的禁忌症
种植牙的禁忌症分为绝对禁忌症(通常不能进行种植手术)和相对禁忌症(需要谨慎评估,控制风险后可能进行)。
(一) 绝对禁忌症(通常不能进行)
-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未控制:
- 未控制的心脏病: 如严重的心绞痛、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 未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极高(如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 未控制的糖尿病: 空腹血糖过高(如>8.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不佳(通常要求<7%,但不同医生标准可能略有差异),因为会增加感染和骨结合失败风险。
- 严重的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血小板严重减少症等,无法有效止血。
- 严重的未控制的肝肾功能障碍: 影响药物代谢和伤口愈合。
- 活动性传染病: 如活动性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活动性结核病、艾滋病(晚期或未控制)等。
- 恶性肿瘤患者: 尤其是头颈部放疗后或正在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放疗会严重影响骨血供和愈合能力,化疗期间免疫力低下)。
- 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无法理解治疗过程、配合手术和维护治疗。
- 对种植材料严重过敏: 对钛合金或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过敏者。
- 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骨坏死: 这些区域血供差,感染风险极高,骨结合困难。
- 颌骨内病变: 如囊肿、肿瘤等未彻底清除或影响种植区域。
- 严重未控制的牙周病: 口腔内存在活动性、广泛的牙周炎症,感染源未控制,会威胁种植体长期成功。
- 严重磨牙症或夜磨牙: 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咬合异常,过大的咬合力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或修复体松动折裂。
- 口腔卫生极差且无法改善: 患者无法或不愿维护口腔卫生,种植体周围炎风险极高。
- 经济原因: 种植牙费用较高,患者无法承担。
(二) 相对禁忌症(需谨慎评估,控制风险后可能进行)
- 一般全身性疾病控制良好:
- 控制良好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 在内科医生评估许可,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谨慎进行。
- 骨质疏松: 需评估严重程度和用药情况(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者需警惕颌骨坏死风险,需专科医生评估)。
- 慢性肾病/肝病: 病情稳定,不影响手术和愈合。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情稳定时可能进行,但感染和骨结合失败风险可能增加。
- 哮喘、癫痫: 需在控制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并做好术中应急准备。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与内科医生沟通评估出血风险,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或术中加强止血措施。
- 局部骨条件不足:
- 骨量不足(高度、宽度、厚度): 可通过骨增量技术(如引导骨再生GBR、骨移植、上颌窦提升术等)解决,但增加了手术复杂度和时间,费用也更高,成功率可能受影响。
- 骨质量差: 如III类或IV类骨(骨密度低),可能需要选择更合适的种植体设计、延长骨结合时间或进行骨增量。
- 吸烟: 这是影响种植牙成功率最重要的可改变风险因素之一。 吸烟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和骨结合失败的风险,强烈建议患者术前戒烟,至少术前1-2周开始并持续术后数月,重度吸烟者(如>20支/天)需充分告知风险,可能需要更长的愈合期或更严格的维护。
- 口腔卫生习惯不佳: 需在术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必要的牙周治疗,患者需承诺并学会维护种植体周围清洁。
- 咬合异常: 如严重的深覆颌、深覆盖、偏颌等,需在种植前或种植后进行正畸治疗或咬合调整,避免异常咬合力影响种植体。
- 长期服用特定药物:
- 双膦酸盐类药物: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有极低概率引发颌骨骨坏死(BRONJ),需详细告知用药史,由口腔种植专科医生综合评估风险,通常建议在非创伤性口腔操作前停药,但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
- 免疫抑制剂: 如器官移植后服用者,感染和骨结合失败风险增加。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 头颈部放疗史: 放射会损伤骨组织,导致血供差、骨坏死风险高、骨结合困难,放疗后通常需等待较长时间(1-2年或更久),且手术风险极高,需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评估。
- 年龄因素:
- 青少年: 颌骨未发育完全(通常需18-20岁以上,女性更早),过早种植会影响颌骨发育,导致种植体位置异常,通常需待颌骨发育稳定后再考虑。
- 老年人: 年龄本身不是绝对禁忌症,主要看全身健康状况和口腔条件,老年人可能伴随更多全身疾病和骨吸收,需综合评估。
重要注意事项
- 个体化评估: 以上禁忌症和适应症并非绝对,最终决策需要口腔种植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局部条件、骨情况、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经济能力、期望值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 多学科协作: 对于有复杂全身疾病的患者,口腔种植医生需要与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等相关专科医生密切沟通,共同评估手术风险。
- 充分沟通: 医生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种植牙的预期效果、潜在风险、成功率、费用、维护要求,以及患者自身的责任(如戒烟、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 选择正规机构和医生: 种植牙手术技术要求高,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专科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是成功的关键。
种植牙是一项成功率很高的修复技术,但并非人人适合,严格的适应症筛选和对禁忌症的充分评估是保证种植牙长期成功、避免并发症的基础,如果您考虑种植牙,务必找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全身健康评估,共同制定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