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矫正牙齿原理图解,牙齿如何一步步变整齐?

核心原理: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

牙齿并非直接“粘”在骨头上,而是通过牙周膜(PDL)连接牙槽骨,正畸力通过托槽、弓丝等装置传递给牙齿,引发牙槽骨的改建:

  1. 压力侧(牙根受压)

    • 骨吸收: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被吸收,为牙齿移动“让路”。
    • 图示:牙根周围深色区域代表骨吸收。
  2. 张力侧(牙根远离受压)

    • 骨形成:成骨细胞活跃,新骨沉积在牙根后方,稳固移动后的位置。
    • 图示:牙根后方浅色区域代表新骨形成。

2025最新矫正牙齿原理图解,牙齿如何一步步变整齐?-图1


正畸装置如何传递力量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组成:托槽(粘在牙齿表面) + 弓丝(穿过托槽槽沟)。
  • 力的传递
    • 弓丝被弯成理想牙弓形态,但初始状态下弓丝与托槽之间存在“间隙”。
    • 弓丝试图恢复原状,产生回弹力,通过托槽传递给牙齿。
    • 图示
      牙齿初始位置:❌  
      弓丝形状:理想弧形  
      施力过程:弓丝回弹 → 推/拉牙齿向理想位置移动  
      最终效果:✅ 牙齿整齐排列  

隐形矫正(如隐适美)

  • 原理:通过一系列透明牙套( aligners)施加力量。
  • 力的传递
    • 每副牙套根据牙齿移动目标设计微凸/微凹结构。
    • 牙套贴合牙齿时,凸起处对牙齿施加轻柔压力,引导移动。
    • 图示
      牙套内壁:局部凸起 → 推牙齿向目标方向移动  
      每副牙套使用1-2周 → 更换下一副(力量持续变化)  

牙齿移动的三大类型

  1. 倾斜移动(Tipping)

    • 牙冠和牙根朝相反方向移动。
    • 图示:→ 牙冠向右,牙根向左。
  2. 整体移动( bodily movement)

    • 牙冠和牙根同步移动,保持垂直方向不变。
    • 图示:→ 整个牙齿平行移动。
  3. 旋转移动(Rotation)

    • 牙齿绕自身长轴旋转。
    • 图示:↻ 牙齿顺时针旋转。

2025最新矫正牙齿原理图解,牙齿如何一步步变整齐?-图2


矫正流程图解

graph LR
A[初诊检查] --> B[取模/拍片]
B --> C[制定矫正方案]
C --> D[安装矫正装置]
D --> E[定期复诊加力]
E --> F[牙齿移动中]
F --> G[达到目标位置]
G --> H[拆除矫正器]
H --> I[佩戴保持器]

关键图解:牙齿移动的生物学过程

初始状态:牙齿拥挤 ❌  
↓  
施加正畸力(如弓丝回弹)  
↓  
压力侧(牙根前方):破骨细胞活跃 → 骨吸收  
张力侧(牙根后方):成骨细胞活跃 → 新骨形成  
↓  
牙齿逐渐移动 → 排列整齐 ✅  
↓  
牙槽骨改建完成 → 新位置稳固  

为什么需要持续加力?

  • 牙槽骨改建周期约需 1-3个月
  • 每次复诊调整弓丝/更换牙套,是为了在骨改建完成前施加新力量,避免牙齿反弹。
  • 图示
    力量不足 → 牙齿停滞 → 骨改建完成 → 牙齿回到原位 ❌  
    持续加力 → 牙齿持续移动 → 达到目标 ✅  

**七、矫正后的保持(为什么戴保持器?)

  • 牙齿移动后,牙槽骨和牙龈需要时间适应新位置(约1年)。
  • 保持器防止牙齿因肌肉力量或咀嚼习惯反弹。
  • 图示
    拆除矫正器后 → 戴保持器 → 维持新位置 → 骨骼稳定  

总结图解

正畸原理 = 持续轻柔力 + 牙槽骨改建(吸收+形成) + 时间(1-3年)

通过以上机制,矫正牙齿不仅能排齐牙列,还能改善咬合功能、面部比例,提升长期口腔健康。务必由专业正畸医生操作,确保力量控制精准,避免牙根吸收等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