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抬高后牙”这个说法在正畸学中通常指的是压低后牙(Lowering the posterior teeth),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抬高”,这是因为:

- “抬高”的歧义: 在中文里,“抬高”可以理解为“升高高度”,但在正畸语境中,当我们讨论后牙位置时,“抬高”或“升高”后牙通常意味着增加后牙的垂直高度(比如后牙伸长),而“压低”则意味着减少后牙的垂直高度(让后牙变矮)。
- 常见需求: 在正畸治疗中,压低后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治疗目标,而“抬高”(升高)后牙相对较少见,通常是在特定情况下(如后牙缺失需要升高咬合面)才需要。
我理解你问的应该是“矫正牙齿压低后牙”,以下是关于压低后牙的详细解释:
📍 为什么需要压低后牙?(主要适应症)
压低后牙是解决多种牙齿和颌骨问题的核心手段之一:
-
矫正深覆合:
-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深覆合是指上颌前牙覆盖下颌前牙过多,垂直方向上咬合过深。
- 原因: 常常是因为后牙(尤其是上颌后牙)位置过低(垂直高度不足),导致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位置靠后,前牙被迫过度萌出或被压低,形成深覆合。
- 解决方法: 通过压低后牙,可以增加后牙区的垂直高度,从而解除前牙的过度覆盖,打开咬合空间,让前牙能够正常排列或唇倾,改善深覆合。
-
改善露龈笑:
- 原因: 有时露龈笑是由于上颌后牙(尤其是第一磨牙)位置过低,导致上颌骨整体垂直向发育不足或后部支撑不足,使得上唇在微笑时被过度拉高,露出过多牙龈。
- 解决方法: 压低后牙可以改变上颌骨的垂直向位置关系,减少后牙支撑,从而在微笑时上唇能更自然地放松覆盖住牙龈,改善露龈笑。
-
纠正后牙反合:
- 原因: 某些类型的后牙反合(上后牙舌倾或下后牙颊倾)可能与后牙垂直高度异常有关。
- 解决方法: 在排齐牙齿的同时,有时需要压低特定一侧的后牙,以解除反合并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
-
为前牙区矫正创造空间:
在某些复杂病例中,需要为前牙(如拥挤、前突)提供排齐或内收的空间,压低后牙可以增加后牙区的垂直高度,相当于在垂直方向上“释放”了空间,为前牙的移动提供可能。
-
治疗开合:(相对少见,有时需要压低特定后牙)
- 原因: 某些类型的开合(后牙咬合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可能是由后牙伸长引起的。
- 解决方法: 压低伸长的后牙是治疗此类开合的关键。
-
调整咬合平面:
当咬合平面倾斜时(如一侧后牙过高),压低较高一侧的后牙有助于建立平坦、稳定的咬合平面。
📍 如何压低后牙?(主要技术方法)
正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骨骼发育情况、牙齿移动需求等,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
传统固定矫治器(托槽+弓丝):
- 摇椅弓: 这是最经典和常用的方法之一,将弓丝弯制成一个类似摇椅的弧度(前牙区抬高,后牙区压低),当弓丝放入托槽后,后牙会被压低,前牙被轻微抬高或唇倾,常用于矫正深覆合。
- 高弹力弓丝(如镍钛丝): 利用其持续轻柔的力压低后牙。
- 后牙区附加曲: 在弓丝的后牙区弯制特定的曲(如欧米曲、T型曲),施加压低力。
- 颌间牵引: 使用橡皮筋在上颌和下颌牙齿之间施加力量,有时也能起到压低后牙的作用(尤其是压低上颌后牙)。
- 后牙区垂直曲: 在后牙区的弓丝上弯制垂直向的曲,用于施加精确的压低力。
-
微种植体支抗(种植钉):
- 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可控、最常用的压低后牙的方法之一。 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小的钛合金种植体(通常直径1.5-2.0mm),作为绝对稳定的支抗点。
- 优点: 提供强大的支抗力量,能实现非常精确、高效的后牙压低,对前牙的影响较小,治疗周期相对缩短。
- 应用: 压单颗后牙、压一组后牙、压整牙弓后牙,尤其适用于成人、需要大幅度压低或对支抗要求高的病例。
-
其他支抗装置:
- 腭杆/舌弓: 放在上颌或下颌后牙之间,连接两侧后牙,提供一定的支抗辅助压低。
- 头帽: 利用头帽上的口外弓,通过施加口外力(如颈牵引、高位牵引)来压低上颌后牙,使用相对较少,依从性要求高。
-
压低垫:
在后牙区制作一个咬合垫,升高咬合平面,使后牙脱离咬合接触,利用肌肉力量(如咀嚼肌、舌肌)的自然力量或配合轻力矫治器压低后牙,常用于早期干预或轻度压低。
📍 压低后牙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 牙根吸收: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会有少量吸收,这是正畸移动牙齿的常见现象,通常轻微且不影响牙齿功能,但压低移动,尤其是使用较大力量时,风险相对略高。
- 牙髓反应: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髓(牙神经)可能出现暂时性炎症反应(疼痛、敏感),通常在移动停止后恢复。
- 牙龈退缩: 压低牙齿可能导致牙龈边缘随牙根移动而退缩,暴露牙根表面。
- 下颌平面角变化: 压低后牙可能改变下颌平面的倾斜度,影响面部侧貌,需要精确设计和控制。
- 颞下颌关节问题: 咬合关系的剧烈改变可能诱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 牙齿松动度增加: 在移动过程中,牙齿会有暂时性松动,移动停止后会稳定。
- 依赖支抗: 压低后牙需要强大的支抗来防止前牙过度伸长或后牙本身支抗丧失失败,微种植体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 需要精确控制: 压低力量和方向必须精确控制,否则效果不佳或产生副作用。
- 治疗周期: 压低后牙,尤其是大幅度压低,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 “矫正牙齿抬高后牙”通常指的是压低后牙。
- 压低后牙是矫正深覆合、改善露龈笑、调整咬合平面等问题的核心手段。
- 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矫治器(摇椅弓、曲等)和微种植体支抗(目前最常用有效)。
- 压低后牙是一种有效的牙齿移动,但存在牙根吸收、牙龈退缩、咬合改变等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精确设计和控制。
- 最重要的一点: 是否需要压低后牙、采用哪种方法、如何控制风险,都必须由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诊断和方案设计。切勿自行尝试或轻信非专业人士的建议。 如果你被医生建议需要压低后牙,务必详细沟通治疗计划、预期效果和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