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二期治疗(也称为“二期手术”或“基台连接术”)是种植牙修复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目的是在埋入骨内的种植体(一期手术完成)上安装基台,并为最终牙冠的戴入做准备,以下是详细的二期治疗流程:

📍 一、核心目的
- 暴露种植体: 将覆盖在种植体顶部的牙龈组织切开,暴露种植体基台连接部位。
- 安装基台: 将一个称为“基台”的连接件拧入或安装在种植体上,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埋在骨里)和最终牙冠(可见部分)的桥梁。
- 形成牙龈袖口: 通过手术技巧,使牙龈组织在基台周围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袖口(类似天然牙的牙龈缘),为牙冠提供良好的美学和生物学封闭。
- 为戴牙冠做准备: 基台安装完成后,牙龈需要愈合一段时间(通常1-2周),形成稳定的袖口后,才能进行最终的牙冠取模和戴入。
📍 二、详细治疗流程
🩺 1. 术前准备
- 评估与检查:
- 医生会进行口腔检查,评估种植体区域的牙龈愈合情况、软组织健康度、是否有炎症。
- 通常需要拍摄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或CBCT(锥形束CT),确认种植体在骨内的位置、方向、深度以及与邻牙、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的关系,确保手术安全。
- 评估咬合关系和对颌牙情况。
- 口腔卫生维护: 确保口腔卫生良好,如有牙龈炎或牙周炎需要先进行治疗控制。
- 医患沟通: 医生会详细解释二期手术的目的、过程、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牙龈愈合不良等)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前准备: 通常不需要禁食禁水(除非有特殊麻醉需求),手术当天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不要佩戴首饰,术前可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如果需要)和止痛药。
⚙ 2. 手术过程(通常在门诊局麻下进行,约30分钟 - 1小时)
- 消毒与麻醉: 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铺巾,然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确保手术区域完全无痛。
- 切开牙龈: 医生会使用手术刀或电刀,在覆盖种植体的牙龈上做一个切口(通常是“梯形”或“角形”切口),小心地翻开牙龈瓣(像翻开书页一样),充分暴露种植体顶部的连接部位。
- 暴露种植体: 清理覆盖在种植体顶部的骨组织和软组织,确保连接螺纹清晰可见。
- 安装基台:
- 根据种植系统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基台。
- 使用专用的工具(如扭矩扳手)将基台精确地拧入或安装在种植体内部。扭矩值非常关键,必须严格按照种植体制造商的推荐值进行,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长期成功率,过松可能导致微渗漏、细菌入侵;过紧可能导致种植体或基台内部结构损伤。
- 有时为了更好的美学效果,医生会选择个性化基台,这种基台是预先根据患者口内情况定制的,能更好地引导牙龈塑形。
- 牙龈塑形与缝合:
- 将牙龈组织小心地复位到基台周围。
- 使用可吸收缝线(如羊肠线、PGA线等)或不可吸收缝线,将牙龈瓣缝合固定在基台周围,形成袖口形态,缝合的目的是引导牙龈愈合,形成理想的龈缘形态和袖口深度。
- 有时医生会使用愈合基台(一种暂时性的、高度抛光的基台),它贯穿牙龈暴露在口腔内,在愈合期间维持牙龈袖口的形态,直到取模前更换为取模基台。
- 检查与止血: 仔细检查缝合情况,确保无明显出血,可能放置止血纱布。
🩹 3. 术后恢复期(约1-2周)
- 术后即刻:
- 咬紧棉卷或纱布30-60分钟,帮助止血,吐出棉卷后,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的。
- 冰敷:术后24小时内,在手术区域对应的脸颊外部进行间断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
- 饮食:术后2-4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酸奶、布丁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手术侧咀嚼。
- 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24小时后,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非常轻柔地刷牙,避开手术区域,可用医生开的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轻轻含漱,避免用力漱口。
- 术后几天:
- 肿胀、疼痛、淤青:是正常反应,通常在术后2-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可按医嘱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 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用手术区咀嚼。
- 口腔卫生:继续轻柔刷牙,使用漱口水,可以使用冲牙器(水牙线),但水流调至最小档,避开手术区域。
- 缝线:如果使用的是不可吸收线,通常在术后7-10天需要复诊拆线,可吸收线无需拆线,会自行脱落。
- 复诊拆线(如果需要): 按预约时间复诊,医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如果是不可吸收线)。
- 愈合观察: 拆线后,牙龈继续愈合,形成稳定的袖口,医生会告知何时可以进行下一步——取模制作牙冠(通常在拆线后1周左右,或使用愈合基台的患者在基台安装后2周左右)。
🖨 4. 取模与牙冠制作(二期手术后的1-2周)
- 更换基台(如果使用愈合基台): 在取模前,医生会将愈合基台更换为取模基台(一种精确复制最终基台形态的基台,用于取模)。
- 取印模: 医生使用专用材料(如硅橡胶印模材料)在口内精确获取包含种植体基台、邻牙、对颌牙、牙龈形态的印模,这是制作完美适配牙冠的关键步骤,有时需要取对颌牙的咬合记录。
- 比色与沟通: 医生会与患者沟通牙冠的颜色、形态,选择最接近邻牙的牙色。
- 技工室制作: 印模和相关信息送至技工中心,由牙科技师根据模型和医生要求制作最终的牙冠(可能是全瓷冠、烤瓷冠等)。
- 临时牙冠(可选): 在等待永久牙冠制作的期间,有时会制作一个临时的树脂牙冠戴在基台上,以保护基台、维持美观和部分咀嚼功能,临时牙冠期间需避免咬硬物。
👑 5. 最终牙冠戴入(取模后1-2周)
- 试戴: 永久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复诊,医生将牙冠暂时戴在基台上,检查:
- 就位性: 牙冠是否顺利、完全就位。
- 密合度: 牙冠与基台、牙龈边缘是否贴合紧密,无悬突。
- 咬合关系: 检查正中咬合、前伸咬合、侧方咬合是否协调,有无早接触、干扰,调整咬合至关重要,以避免创伤和基台/种植体松动。
- 美观与形态: 检查颜色、透明度、形态是否与邻牙协调,牙龈缘是否自然。
- 邻接关系: 与邻牙接触点是否松紧适度。
- 粘接或螺丝固位:
- 粘接固位: 如果牙冠设计为粘接式,医生会使用专用的树脂水门汀将牙冠粘固在基台上,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 螺丝固位: 少数情况下(如后牙、对美观要求极高的前牙),牙冠是通过中央螺丝固定在基台上的,医生会拧紧螺丝,并用树脂材料封闭螺丝孔。
- 最终调整与抛光: 确认所有方面都满意后,医生进行最终的精细调整和抛光。
🦷 6. 术后维护与定期复查
- 清洁指导: 医生会详细指导如何清洁种植牙,包括使用种植体专用牙刷、牙线/牙线棒(如Superfloss)、冲牙器、牙缝刷等,重点清洁种植体周围,防止种植体周围炎。
- 定期复查: 种植牙成功后需要终身维护,通常建议:
- 戴入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
- 之后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洗牙)和全面检查,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牙龈健康和咬合情况。
📍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具体流程、时间、使用的基台类型等会根据患者的口腔条件、种植系统、医生技术和美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 无痛操作: 二期手术在完善的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通常是无痛的,术后可能有轻微不适,可通过药物和护理缓解。
- 专业团队: 整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外科医生和修复医生密切配合。
- 遵医嘱: 严格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和复诊要求是保证长期成功的关键。
种植牙二期手术是连接“地下基础”(种植体)和“地上建筑”(牙冠)的关键桥梁,技术要求高,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是获得长期稳定美观种植牙效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