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基本治疗过程是一个需要多个步骤、较长时间(通常3-6个月或更长)的系统工程,旨在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待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骨结合)后,再在其上安装基台和牙冠,最终恢复缺失牙的功能和美观。

以下是种植牙治疗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 第一阶段:术前评估与准备
- 详细问诊与口腔检查:
- 医生会询问您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是否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口腔病史、过敏史、吸烟饮酒习惯等。
- 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检查缺牙区周围牙龈、邻牙、对颌牙的情况,评估口腔卫生状况。
- 影像学检查:
- 关键步骤: 通常需要拍摄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
- 更精确评估: 对于复杂情况或需要精确评估骨量和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的位置时,会进行锥形束CT扫描,CBCT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骨高度、宽度、密度,判断神经血管位置,是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 制定治疗计划:
-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您是否适合种植牙,缺牙区的骨量是否充足,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等额外手术。
- 与您讨论治疗方案,包括种植体品牌、数量、植入位置、手术方式、修复方案(单冠、桥、覆盖义齿等)、治疗时间、费用等,达成共识。
- 口腔准备:
- 治疗口腔问题: 如果存在牙周炎、龋齿、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需要先进行系统治疗(如牙周基础治疗、根管治疗、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等),确保口腔处于健康状态。
- 拔牙后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 如果是拔牙后种植,医生会决定是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即刻种植),还是等待拔牙窝愈合3-4个月后再植入(延期种植)。
- 骨增量手术(如需要): 如果评估发现骨量不足(骨高度或宽度不够),可能需要在种植手术前或同时进行骨增量手术,如引导骨再生术、骨劈开术、上颌窦提升术等,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支持,这会增加治疗时间和复杂性。
🔧 第二阶段:种植体植入手术
- 术前准备: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进行术前口腔清洁(如洗牙)。
- 根据医嘱可能需要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漱口水)。
- 麻醉:
在缺牙区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
- 手术切口与翻瓣: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翻开一小块牙龈组织(翻瓣),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 备洞:
使用专用的种植手机和钻针,在牙槽骨上按照预先设计的位置、角度和深度,逐级扩大窝洞,为植入种植体准备合适的空间。
- 植入种植体:
将选好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备好的窝洞中,医生会确保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以获得最佳的生物力学效果和美学效果。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伤口。
- 术后医嘱:
- 医生会详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包括:
-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24小时后用温盐水轻轻漱口。
- 术后24小时内冰敷面颊减少肿胀。
- 术后几天内避免手术区咀嚼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
- 保持口腔卫生,但避开手术区。
- 按时拆线(通常7-10天)。
- 拍摄术后X光片确认种植体位置。
- 医生会详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包括:
⏳ 第三阶段:骨结合期(愈合期)
- 目的: 这是种植牙成功的最关键阶段,植入的种植体需要与周围的牙槽骨组织发生牢固的生物性结合(骨结合),成为稳定可靠的“人工牙根”。
- 时间:
- 一般情况: 需要 3-6个月,下颌骨通常愈合较快(约3个月),上颌骨因骨质较疏松,愈合较慢(约4-6个月)。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在特定条件下(如骨质良好、初期稳定性好),可能进行即刻种植(拔牙后马上种)甚至即刻负重(当天或几天内戴上临时牙冠),但这对病例选择和技术要求极高,并非普遍适用。
- 骨增量后: 如果进行了骨增量手术,骨结合时间可能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
- 注意事项:
- 在此期间,种植体完全埋在牙龈组织下或暴露在口腔内(取决于手术方式),不能承受咀嚼力。
- 需要严格遵守口腔卫生维护,避免种植体周围发生感染。
- 按医嘱定期复查,评估骨结合情况。
🛠 第四阶段:二期手术(如需要)
- 目的: 如果种植体在骨结合期是完全埋入式的(即牙龈完全覆盖种植体顶部),在骨结合完成后,需要进行二期手术,在种植体顶部安装一个愈合基台,将牙龈切开一个小口,使愈合基台穿出牙龈,为后续安装永久基台和牙冠做准备。
- 过程:
- 局部麻醉。
- 在种植体顶部的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
- 拧下覆盖螺丝,安装愈合基台。
- 缝合牙龈,使愈合基台部分暴露在口腔内。
- 通常需要 1-2周 的牙龈成形期,让牙龈围绕愈合基台形成良好的袖口形态。
- 情况: 如果种植体在骨结合期就是穿龈式设计的(即顶部有临时基台暴露在口腔内),则无需进行二期手术,可直接进入下一步。
🦷 第五阶段:印模与牙冠制作
- 安装取模基台:
- 去除愈合基台(如果有的话),安装一个与最终修复基台外形匹配的取模基台。
- 取印模:
使用专用印模材料(如硅橡胶、聚醚等)精确取下包含种植体位置、邻牙、对颌牙、牙龈形态的印模,这是制作出完美贴合牙冠的关键一步。
- 比色与沟通:
医生会根据您的肤色、邻牙颜色,选择合适的牙冠颜色(比色),并与您沟通牙冠的形态、大小等细节。
- 制作牙冠:
- 将印模和比色信息送到技工中心。
- 技工根据模型和设计,制作出最终的牙冠(或桥),牙冠材料可以是全瓷、烤瓷金属冠等。
- 临时修复(可选):
在等待永久牙冠制作期间,医生可能会制作一个临时塑料牙冠安装在基台上,以恢复美观和基本功能(但需避免用力咀嚼)。
🎯 第六阶段:最终修复体安装
- 试戴:
- 永久牙冠制作完成后,复诊试戴,医生会检查牙冠的密合度、咬合关系、颜色、形态、邻接关系是否满意,并进行必要的调磨。
- 安装:
- 试戴满意后,医生会去除取模基台,消毒种植体内部。
- 将最终基台拧入种植体内。
- 将永久牙冠粘接或螺丝固定在基台上。
- 调整与确认:
- 再次检查咬合,确保无早接触、无干扰,行使功能时舒适自然。
- 拍摄X光片确认修复体就位良好。
🔄 第七阶段:定期复查与维护
- 重要性: 种植牙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像真牙一样进行终身维护。
- 复查:
- 安装后短期内(如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评估伤口愈合、咬合情况。
- 之后建议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专业复查。
- 维护:
- 日常清洁: 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清洁种植牙及其邻面、牙龈沟。
- 专业洁治: 定期(通常每年1-2次)到口腔科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洁治(超声波洁治、喷砂等),清除菌斑和牙结石,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 定期检查: 医生会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咬合情况、修复体是否有松动或磨损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总结关键点
- 多步骤、长周期: 通常需要3-6个月或更长时间完成骨结合。
- 个体化差异大: 治疗时间、步骤复杂程度因个人口腔条件(骨量、全身健康)而异。
- 骨结合是核心: 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牢固结合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基石。
- 专业团队很重要: 需要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技师团队配合。
- 患者配合是关键: 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日常维护都需患者高度配合。
- 终身维护: 即使种植成功,也需要像对待真牙一样进行定期复查和专业维护。
了解种植牙的基本过程有助于您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如果您有具体问题或疑虑,务必与您的种植医生详细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