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治疗需往返医院几次?

种植牙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次数没有绝对固定的答案,它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口腔条件、种植方案的选择、所选用的技术以及医生的治疗计划,我们可以根据典型的治疗流程来分析一个大致的范围和关键环节。

种植牙治疗需往返医院几次?-图1

通常情况下,种植牙需要3-5次左右的就诊(不包括可能的额外复查和后期维护)。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 一、核心治疗流程及对应就诊次数

  1. 术前检查与评估(第1次)

    • 详细问诊、口腔检查(牙齿、牙龈、咬合关系)、拍摄X光片(如全景片、根尖片)、可能还需要CBCT(三维锥形束CT)来精确评估牙槽骨的厚度、高度、密度以及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的位置。
    • 目的: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种植,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种植体型号、位置、数量、是否需要植骨等)。
    • 次数: 通常1次,如果检查结果复杂,可能需要分次讨论方案或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血液检查),但核心的检查和方案制定通常在首次或第二次完成。
  2. 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第2次)

    • 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在预定位置制备窝洞,将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然后缝合牙龈。
    • 目的: 将种植体植入骨内,为后续的牙冠提供支撑。
    • 次数: 通常1次,这是关键手术步骤。
  3. 愈合期(骨结合期)

    • 种植体植入后需要等待3-6个月(有时更长),让种植体与周围的牙槽骨紧密结合(骨结合),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或通过电话/线上方式)报告情况。
    • 目的: 确保种植体稳定成活。
    • 就诊次数: 通常不需要额外复诊,除非出现疼痛、感染等异常情况需要处理,医生可能会在术后1-2周安排一次拆线复诊(有时可由助手完成或免拆线线材),但这不算核心治疗次数。此阶段主要是等待,不占用核心就诊次数。
  4. 第二次手术:基台连接(第3次)

    • 在确认骨结合良好后,再次切开牙龈(或通过微小切口),暴露种植体顶部,连接愈合基台(引导牙龈成形)或最终基台(用于支撑牙冠)。
    • 目的: 将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件)安装到种植体上。
    • 次数: 通常1次注意: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微创技术、穿龈式种植体),如果种植体植入时已经安装了愈合基台或最终基台,并且牙龈愈合良好,则可能省略这次手术,直接进入取模阶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尤其对于传统种植。
  5. 取模与制作牙冠(第4次)

    • 基台安装后,牙龈需要1-2周时间适应成形,然后医生会取印模(或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数字模型),记录基台位置、咬合关系等信息,并将模型送到技工中心制作牙冠(牙冠可以是烤瓷冠或全瓷冠)。
    • 目的: 获取制作牙冠所需的精确数据。
    • 次数: 通常1次(取模/扫描),如果取模后需要调整基台高度或方向,可能需要额外一次,但现代技术下通常一次完成。
  6. 牙冠试戴与最终粘固/安装(第5次)

    • 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回来试戴,医生检查牙冠的颜色、形态、大小、咬合关系是否合适,进行必要的调磨,确认无误后,如果是粘固式冠,则用专用粘接剂粘固在基台上;如果是螺丝固位式冠(常见于后牙),则用螺丝固定后用树脂封闭螺丝孔。
    • 目的: 安装最终修复体,完成种植牙。
    • 次数: 通常1次(试戴+最终安装)。

📌 二、影响就诊次数的关键因素

  1. 是否需要植骨/上颌窦提升?

    • 如果牙槽骨条件不足(宽度、高度不够),在种植体植入前或同时需要进行植骨手术(如引导骨再生GBR、块骨移植)或上颌窦内/外提升术。这会增加1次或多次手术(植骨手术本身算一次,上颌窦提升可能算一次或分两次),显著增加总就诊次数(可能达到6次或更多)。
  2. 是否采用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 即刻种植: 在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这通常不减少核心就诊次数(拔牙算一次,种植算一次),但可能缩短整体治疗时间。
    • 即刻负重: 在种植体植入后当天或几天内就安装临时牙冠(甚至永久牙冠),这可能减少第二次手术(基台连接)的次数,或者将基台连接和临时冠安装合并到第一次手术中。可能减少1次就诊,但这对患者条件和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并非所有患者适用。
  3. 是否采用数字化导板技术?

    • 利用CBCT数据制作手术导板,可以更精确、微创地植入种植体。通常不减少核心就诊次数,但可能使手术更快、创伤更小,有时能减少术后肿胀不适,间接减少复诊需求。
  4. 单颗种植 vs 多颗种植/全口种植:

    • 单颗种植通常遵循上述流程(3-5次)。
    • 多颗种植或全口种植(如All-on-4/6技术)流程更复杂,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方案设计、多次手术(分段植入)、更复杂的取模和修复体制作,就诊次数会显著增加(可能6-10次甚至更多)
  5. 医生的操作习惯和诊所流程:

    有些医生习惯将拆线、简单调整等安排在单独的复诊中,有些则尽量合并,诊所的预约安排、技工中心合作效率等也会影响实际就诊次数。

📊 三、总结与建议

  • 最常见范围: 对于单颗种植、骨量充足、采用传统分阶段治疗的患者,通常需要3-5次核心就诊(检查+种植手术+基台手术+取模+戴冠)。
  • 最少可能:骨量极佳、采用微创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技术的理想情况下,可能2次就诊(拔牙+种植+戴冠合并;或检查+种植+戴冠合并),但这属于少数情况。
  • 最多可能: 对于骨量严重不足、需要复杂植骨/上颌窦提升、多颗种植或全口种植的患者,就诊次数可能达到6次、8次甚至更多
  • 后期维护: 种植完成后,每年至少需要1次专业复查和维护(洁牙、检查种植体周围状况),这是终身需要的,但不计入核心治疗次数。

📝 重要建议

  1. 咨询专业医生: 最准确的信息来源是您的主治医生。 在首次咨询时,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口腔检查结果(尤其是CBCT)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明确告知您预计需要就诊的次数、大致时间安排和费用。
  2. 了解方案细节: 确认是否需要植骨?采用什么技术(传统/微创/即刻)?修复方式(粘固/螺丝固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次数。
  3. 保持沟通: 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虽然3-5次是一个常见的参考范围,但种植牙的就诊次数高度个体化,务必与您的种植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针对您个人情况的具体治疗计划和就诊安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