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时怎么刷牙?90%的人都做错的清洁指南,附牙医实操步骤
“戴上牙套后,刷牙像拆弹!”这是很多牙齿矫正者的真实写照——托槽周围塞食物残渣、牙缝刷不到、牙龈总出血……稍不注意,就可能收获“龋齿+牙龈炎”双重暴击,作为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2年的牙科医生,今天就用一篇干货,手把手教你矫正期间高效刷牙的正确姿势,让你远离牙菌斑,悄悄变美不“遭罪”!

先搞懂:为什么矫正期间刷牙比“拆弹”还重要?
牙齿矫正时,托槽、弓丝等正畸装置会在牙齿表面“搭建”起复杂的“微型障碍物”,让原本简单的刷牙变成“大工程”,临床数据显示:矫正人群龋齿发生率比非矫正者高2-3倍,牙龈炎发生率超60%!
原因很简单:食物残渣容易卡在托槽边缘、弓丝下方,普通牙刷很难彻底清洁,牙菌斑疯狂堆积→产酸腐蚀牙釉质→形成“脱矿斑”(牙齿表面白垩色斑点,是龋齿前兆),同时刺激牙龈红肿、出血,甚至导致“牙套脸”(因牙龈萎缩、牙根吸收导致的面部凹陷)。
划重点:矫正期间刷牙,核心目标是——清除托槽/弓丝周围、牙缝、牙龈沟的牙菌斑,预防“白斑病”和牙龈炎症。
备好这些“神器”,清洁效率翻3倍!
普通牙刷+牙膏在矫正面前“战斗力不足”,必须搭配专业工具,根据《口腔正畸护理指南》,推荐以下“矫正清洁天团”:
▶ 必备1:正畸专用牙刷(比普通牙刷多2个“清洁爪”)
选款技巧:刷头小(能包裹单颗牙)、刷毛软(避免损伤牙龈)、刷毛顶端磨圆(不磨损牙釉质)、带“V形凹槽”或“正畸清洁刷毛”(专门卡进托槽与牙齿的缝隙)。
避坑:别买“硬毛牙刷”!矫正期间牙龈更敏感,硬毛会加剧牙龈萎缩,推荐“软毛交叉刷毛型”(如欧乐B正畸牙刷、狮王正畸专用牙刷)。
▶ 必备2:牙缝刷(托槽旁边的“食物残渣粉碎机”)
选款技巧:根据托槽间距选直径(0.6-0.8mm最常用),刷头带“抗菌涂层”(减少细菌滋生),手柄易抓握(推荐“小鹿妈妈”“得易舒”牙缝刷)。
用法:每天3次(饭后+睡前),将刷头垂直插入托槽与牙齿的缝隙,来回拉动3-5次,像“小拖把”一样带走残渣,注意:动作要轻,别用力捅牙龈!
▶ 必备3:冲牙器(牙缝里的“高压水枪”)
选款技巧:选“脉冲式”(水流温和不刺激),压强可调(新手从“最低档”开始),带“正畸专用喷头”(喷嘴设计更细,能精准清洁托槽下方)。
用法:刷牙后使用,装满温水(避免冷水刺激敏感牙),喷头对准牙缝和托槽边缘,每个位置停留2秒,水流能冲走牙缝刷够不到的“隐藏残渣”,推荐“松下、洁碧”入门款,性价比足够。
▶ 辅助工具:正畸蜡(托槽磨嘴的“救星”)
矫正初期,托槽边缘可能磨破口腔黏膜,取一小块正畸蜡(如“奥贝”正畸蜡)揉软,贴在托槽凸起处,能立即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影响刷牙。
分步教学:5分钟搞定“正畸刷牙法”(附牙医实操视频文字版)
别再“拉大锯”式刷牙了!矫正期间推荐改良版“巴氏刷牙法”,分6步彻底清洁,跟着做:
Step 1:准备工具(3件套不能少)
正畸牙刷+牙缝刷+冲牙器+含氟牙膏(推荐“高露洁全优效抗敏”或“舒适达修复”,含氟量≥1000ppm,预防脱矿)。
Step 2:刷牙前冲一冲(松动残渣先“撤退”)
用温水冲牙器,对准口腔内所有牙缝和托槽,每个位置冲5秒,先冲掉大块食物残渣(如菜叶、肉丝),避免刷牙时“越刷越脏”。
Step 3:45度角刷“托槽周边”(牙菌斑重灾区)
- 刷上牙:刷头与牙齿呈45度角,斜向上贴住托槽上缘,震颤式刷牙(每次刷2-3颗牙,来回移动5次),重点清洁托槽与牙齿的“缝隙死角”(这里最容易积牙菌斑)。
- 刷下牙:同理,45度角斜向下贴住托槽下缘,震颤清洁,别漏了最后一颗磨牙(最难刷的位置!)。
- 刷弓丝下方:将牙刷刷毛轻轻压在弓丝下方,水平小幅度刷动(像“擦玻璃”一样),清除弓丝与牙齿之间的菌斑(普通牙刷刷不到这里,是蛀牙高发区)。
Step 4:牙缝刷“补位清洁”(托槽侧面不放过)
用牙缝刷垂直插入托槽侧面(靠近牙龈的一侧和靠近舌头的一侧),来回拉动3次,刷掉牙刷震颤没清理干净的“微小残渣”,注意:牙缝刷要“旋转式进出”,避免戳伤牙龈。
Step 5:牙龈沟“重点提防”(预防牙龈炎的关键)
将牙刷刷毛轻压在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处(牙龈沟),45度角小幅度打圈(每个位置转5圈),这里最容易堆积“龈下菌斑”,是牙龈出血的“元凶”,矫正期间牙龈沟深度增加(正常1-2mm,矫正后可能2-3mm),必须重点清洁!
Step 6:冲牙器“最后检查”(确保无残留)
再次用冲牙器全口冲洗,重点关注托槽周围、牙缝、牙龈沟,如果水流依然浑浊,说明还有残渣,重复Step3-Step5,直到水流清澈,最后用清水漱口,吐出牙膏泡沫(含氟牙膏不用刻意漱净,让氟化物继续保护牙齿)。
矫正刷牙3大误区,90%的人中招!
误区1:“电动牙刷比手动刷得干净”?
真相:电动牙刷(声波式)确实效率高,但前提是“方法正确”,如果只用电动牙刷“怼着托槽刷”,反而会忽略牙缝和牙龈沟,建议:手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组合拳,比单纯用电动牙刷更靠谱。  
误区2:“牙龈出血是刷牙太用力,别刷了”?
真相:矫正期间牙龈出血,90%是“牙龈炎”(牙菌斑刺激),不是“用力过猛”,正确做法:出血位置放轻力度,但必须刷!坚持1周,炎症消退后出血会停止,如果持续出血,可能是“牙周炎”,需及时看牙医。  
误区3:“晚上刷一次牙就够了”?
真相:矫正期间必须“早晚刷+饭后漱口”!晚上睡觉时,唾液分泌减少(天然清洁剂减弱),牙菌斑会“疯狂繁殖”,如果只早上刷,晚上不刷,脱矿风险直接翻倍!建议:随身携带“正畸漱口水”(不含酒精,如“李施德林正畸专用”),吃完饭无法刷牙时,漱口30秒应急。
特殊情况:牙龈出血/托槽脱落,怎么处理?
▶ 牙龈总出血?试试这招
每天用“盐水漱口”(温开水+1勺盐,搅匀),或含“康复新液”(每次5分钟,每天2次),能缓解牙龈炎症,如果出血严重(刷牙时满口血),需检查是否有“牙菌斑堆积过多”或“正畸力过大”,及时复诊调整。
▶ 托槽/弓丝脱落?别慌!
- 托槽松动:用正畸蜡固定,避免刮伤口腔,尽快联系正畸医生(一般1-2天内处理,不影响矫正效果)。
- 弓丝戳嘴:用棉花或正畸蜡包裹凸起处,别用手掰(可能损坏弓丝),复诊时请医生调整。
牙医总结:矫正刷牙“黄金公式”
高效清洁=正畸牙刷(托槽周边)+牙缝刷(侧面死角)+冲牙器(缝隙残留)+含氟牙膏(防脱矿)+巴氏刷牙法(正确姿势)
矫正期间刷牙,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保护投资”(你花了那么多钱矫正,可别因为清洁不到位让牙齿遭罪!),每天多花5分钟,让牙齿“白净整齐”两不误,摘下牙套那一刻,才能自信露齿笑!
最后提醒:矫正期间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洁治”(洗牙),彻底清除牙结石和菌斑,让牙齿在“干净环境”里移动,收藏这篇指南,转发给正在矫正的朋友,一起避开“刷牙坑”,轻松拥有健康好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