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做种植牙,为何后遗症频发?

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但和任何外科手术一样,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即“后遗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全身健康状况下,但了解它们对于做出知情决定非常重要。

2025年做种植牙,为何后遗症频发?-图1

以下是种植牙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按发生阶段和类型分类:

手术期并发症(即刻或术后短期内)

  1. 感染:

    • 表现: 术后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流脓、发烧。
    • 原因: 手术创伤、口腔内细菌污染、患者免疫力低下、术后护理不当。
    • 处理: 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切开引流或移除种植体。
  2. 出血:

    • 表现: 术后创口渗血不止或形成血肿。
    • 原因: 手术损伤血管、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剧烈运动或漱口过猛。
    • 处理: 局部压迫止血、缝合、药物止血,严重时需就医。
  3. 神经损伤:

    • 表现: 下唇、下巴、舌头或牙龈区域出现麻木、刺痛、感觉异常或疼痛。
    • 原因: 种植体植入时靠近或损伤了下牙槽神经(下颌后牙区)、颏神经(下颌前牙区)或舌神经(上颌后牙区)。
    • 处理: 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几周到几个月),少数可能持续存在或永久性,可能需要药物、理疗或进一步处理。
  4. 邻牙损伤:

    • 表现: 相邻牙齿的牙根、牙釉质或牙周组织受损。
    • 原因: 种植时方向或位置不当,器械意外损伤。
    • 处理: 根据损伤程度,可能需要根管治疗、修复或拔牙。
  5. 上颌窦穿孔/穿通:

    • 表现: 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种植体或器械穿透上颌窦壁,可能表现为术后鼻腔出血、鼻腔有血性分泌物、感觉空气从鼻子进入口腔、或继发感染。
    • 原因: 骨量不足时植入过深。
    • 处理: 小穿孔可能自行愈合或简单缝合;大穿孔需要手术修补(如膜片覆盖),有时需延期种植。
  6. 下颌骨骨折:

    • 表现: 术后下颌骨疼痛、肿胀、咬合异常、牙齿移位。
    • 原因: 极罕见,通常发生在骨量严重不足、骨质疏松严重或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不当导致应力集中时。
    • 处理: 需要外科固定。
  7. 麻醉并发症:

    • 表现: 局麻药物过敏、中毒(过量)、晕厥等。
    • 处理: 医生会进行监测和处理。

愈合期并发症(术后几周到几个月)

  1. 种植体失败(骨结合失败):

    • 表现: 种植体在愈合期内松动、脱落,或术后几个月仍无骨结合迹象(X光显示种植体周围透射影)。
    • 原因: 感染、创伤过大、患者全身因素(如严重糖尿病、吸烟、骨质疏松、放疗史)、骨质量差、手术技术问题、过早负重等。
    • 处理: 失败的种植体通常需要取出,待骨愈合后(3-6个月)尝试再次种植。
  2.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问题:

    • 牙龈退缩: 种植体周围的牙龈边缘向根方退缩,暴露种植体或基台金属部分,影响美观和清洁。
    • 牙龈增生/肥大: 牙龈组织过度生长,覆盖部分基台或牙冠,不易清洁。
    • 瘘管: 牙龈上出现小孔,有脓液溢出,通常提示深部感染或骨结合失败。
    • 原因: 口腔卫生差、生物宽度不足、修复体边缘不良、创伤、感染。
    • 处理: 加强口腔卫生、药物治疗、牙龈成形术、调整修复体边缘、严重时可能需要重新手术。

长期使用期并发症(种植后数月到数年甚至更久)

  1. 种植体周围炎:

    • 这是种植牙最常见、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相当于天然牙的牙周炎。
    • 表现: 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形成、种植体周围骨吸收(X光可见)、种植体松动、牙冠松动或脱落。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菌斑堆积)、修复体边缘不良、咬合创伤、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种植体表面处理问题等。
    • 处理: 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包括专业的种植体清洁(刮治、喷砂)、抗生素辅助、调整咬合、更换不良修复体、严重骨吸收时可能需要手术(骨增量、翻瓣清创),甚至最终导致种植体失败。
  2. 机械并发症:

    • 基台/牙冠松动: 螺丝松动或基台与种植体连接不紧密。
    • 牙冠/基台折裂: 瓷层崩瓷、金属支架断裂。
    • 种植体折裂: 极罕见,通常发生在金属疲劳或过大咬合力下。
    • 原因: 咬合力过大、咬合不良、材料问题、螺丝固位力不足、粘接剂残留。
    • 处理: 重新拧紧螺丝、更换修复体、调整咬合、严重折裂可能需要更换种植体(罕见)。
  3. 咬合问题:

    • 表现: 咬合过高、早接触、咬合干扰、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症状(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
    • 原因: 种植体位置不当、修复体制作问题、咬合调整不充分。
    • 处理: 调改咬合、重做修复体、必要时进行咬合板治疗。
  4. 美学问题:

    • 表现: 牙龈形态不对称、颜色不协调、牙冠与邻牙不协调(形态、大小、颜色)、黑三角。
    • 原因: 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不佳、骨量不足导致牙龈退缩、修复体设计或制作问题。
    • 处理: 可能需要复杂的软硬组织增量手术、重新制作修复体、或通过牙周手术改善牙龈形态。
  5. 种植体折断/螺丝松动: (机械并发症的一种)

其他可能的问题

  • 对金属过敏: 虽然钛合金生物相容性极好,但极少数人可能对钛或其他金属成分过敏,表现为局部慢性炎症、疼痛或愈合不良。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感觉异常: 持续的麻木或感觉异常(通常神经损伤在愈合期已解决)。
  • 种植体相关疼痛: 排除其他原因后,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

如何降低后遗症风险?

  1. 选择经验丰富、资质良好的口腔种植专科医生: 这是成功的关键。
  2. 全面的术前评估: 包括口腔检查、CBCT影像评估骨量质量、全身病史评估(糖尿病、心脏病、凝血功能、吸烟史、骨质疏松、放疗史等)。
  3.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规范手术技术。
  4. 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这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核心! 坚持每天正确刷牙(包括种植体周围)、使用牙线/牙缝刷、定期使用漱口水。
  5. 定期复查和维护: 按照医生要求(通常术后1年、半年、甚至更频繁)进行专业洁治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问题。
  6. 避免吸烟: 吸烟是种植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风险因素。
  7. 控制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需控制良好。
  8. 遵循医嘱: 术后护理、饮食、避免过早负重等。
  9. 良好的修复体设计制作: 确保咬合合理、边缘密合。

种植牙的成功率很高(95%以上),但并非100%无风险,了解可能的并发症有助于您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并做好长期维护的心理和行动准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专业维护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等长期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您在种植后出现任何不适(如持续疼痛、肿胀、松动、出血等),务必及时联系您的种植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