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体种植的步骤

术前准备与评估

初诊咨询与病史采集

医生会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用药史(抗凝药物需提前调整)、过敏史及吸烟习惯,同时记录主诉需求(单颗/多颗缺失、全口无牙等),初步判断可行性。

牙体种植的步骤-图1

检查项目 目的
临床视诊+探诊 观察余留牙稳定性、牙龈炎症程度、邻牙倾斜情况
全景X光片 评估骨量、窦腔位置、下齿槽神经管走向
CBCT三维成像 精确测量可用骨高度≥8mm、宽度≥5mm,规划种植体型号及角度
血常规+凝血功能 排除感染风险,监测血小板计数
数字化微笑设计 模拟术后效果,确定种植体三维位置与最终修复体形态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方案:①即刻种植(拔牙同期植入);②延期种植(等待3-6个月骨改建);③复杂病例需结合上颌窦提升术或GBR(引导骨再生术)。


一期手术——种植体植入

局部麻醉

采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常用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延长麻醉时效并减少出血,对紧张患者可辅以笑气镇静或静脉镇静。

切开翻瓣

沿牙槽嵴顶作水平切口,锐性分离黏骨膜瓣,充分暴露术区,注意保护颏神经免受损伤。

预备种植窝

使用系列钻针逐级扩孔:定位钻→先锋钻→扩孔钻→成形钻,全程持续生理盐水冷却降温,避免产热损伤骨细胞,终末钻孔直径需比种植体小0.5-1mm以保证初期稳定性。

植入种植体

将预选的钛合金种植体缓慢旋入预备好的窝洞,扭矩控制在35Ncm以内防止过度挤压导致骨坏死,部分品牌支持即刻负重技术时可直接连接临时基台。

闭合创口

冲洗术区后分层缝合黏膜瓣,放置胶原蛋白塞保护伤口,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关键参数示例:诺贝尔Biocare种植系统推荐初期插入扭矩≥20Ncm,ISQ值>65视为良好初期稳定性。


骨结合期管理

愈合阶段

传统方案需等待3-6个月使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直接结合(Osseointegration),期间禁止佩戴义齿压迫术区,建议软食饮食。

拆线复查

术后7-10天拆除缝线,检查有无感染迹象,若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清创处理。

影像学验证

术后3个月拍摄根尖片确认骨结合质量,可见连续阻射线条环绕种植体颈部。


二期手术——基台连接

二次开窗

局麻下切除覆盖螺丝上方的小范围黏膜,暴露种植体顶端,此步骤适用于非埋入式愈合设计的系统。

安装转移杆

将印模帽固定于种植体上,制取精准硅橡胶印模送至技工室,部分数字化流程可直接口扫建模。

选择基台类型

根据穿龈轮廓需求选用直发基台、角度基台或个性化基台,角度基台可纠正超过15°的偏差,但需注意软组织管理。


修复体制作与戴入

模型设计与蜡型试戴

技师依据工作模型雕刻蜡型,临床试戴时重点检查邻接关系、咬合平面及美学效果,数字化切削设备可将误差控制在50μm以内。

材料选择

修复体类型 优势 适用场景
氧化锆全瓷冠 生物相容性好,透光率接近天然牙 前牙美学区
钴铬合金烤瓷冠 强度高,价格适中 后牙功能区
PMMA树脂临时冠 快速制作,便于调整咬合 过渡期使用

最终粘接

使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光照固化后去除多余粘接剂,调整咬合至轻接触状态,避免早接触导致的机械并发症。


术后维护与随访

日常护理指导

教导患者使用冲牙器清洁种植体周围,配合含氯己定漱口水控制菌斑,戒烟可显著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

定期复查计划

时间节点
术后1周 拆线,评估伤口愈合
术后3个月 X线片查骨吸收情况
每年1次 咬合检查、洁治、菌斑染色显示

并发症处理

  • 早期失败(<6个月):多因感染或初始稳定性不足,需取出种植体刮治后重新植入。
  • 晚期失败(>1年):常伴种植体周围炎,表现为垂直向骨吸收>2mm,可通过激光治疗联合局部用药控制。

相关问答FAQs

Q1: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做种植牙?
A: 绝对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未控制的糖尿病(HbA1c>8%)、头颈部放疗史导致的颌骨坏死风险、重度磨牙症患者,相对禁忌证如吸烟者需承诺戒烟,免疫抑制患者需严格评估感染风险。

Q2: 种植牙能用多久?如何延长使用寿命?
A: 临床数据显示10年存活率约95%,妥善维护可达20年以上,关键在于:①每日两次正确刷牙+牙线清洁;②每半年专业洁治;③避免咬硬物(如坚果壳);④控制夜磨牙习惯,最新研究表明,定期使用0.12%氯己定凝胶可降低37%的种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