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的治疗顺序是怎样的?各步骤间隔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具体要点?

种植牙是一个精密且分阶段进行的外科修复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其核心目的是在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待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骨结合)后,再在其上安装基台和牙冠,最终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种植牙的治疗顺序是怎样的?各步骤间隔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具体要点?-图1

以下是种植牙的标准顺序和主要步骤:

🦷 第一阶段:术前检查与设计

  1. 初诊咨询与评估:
    • 患者向口腔医生详细讲述口腔问题、病史、用药史、生活习惯等。
    • 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等。
    • 关键检查:
      • 口腔CBCT(锥形束CT): 这是种植牙术前最重要的检查,它提供三维立体影像,精确显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位置),帮助医生评估是否具备种植条件、确定种植体植入的位置、角度和深度。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提供口腔颌骨的全局视图,辅助评估骨量。
      • 口内/口外照片: 记录口腔现状和面部美学。
      • 模型研究: 取取模,制作研究模型,用于分析咬合关系、设计修复方案。
      • 血液检查(必要时): 评估全身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如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 制定治疗计划: 基于所有检查结果,医生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是否适合种植、种植数量、位置、方案(如是否需要植骨、上颌窦提升等)、预期效果、费用、时间周期等。

🏥 第二阶段:外科手术阶段(通常分两次手术)

  1. 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

    • 术前准备: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术前口腔清洁(如洗牙),可能需要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漱口水)。
    • 麻醉: 在种植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确保手术过程无痛。
    • 手术操作:
      • 切开牙龈,翻开黏骨膜瓣,暴露牙槽骨。
      • 使用专业钻针(逐级扩大)在牙槽骨上预备种植窝洞,精确按照术前设计的位置、角度和深度进行。
      • 将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预备好的窝洞中。
      • 缝合牙龈切口。
    • 术后处理: 压迫止血、冰敷、指导术后护理(饮食、口腔卫生、用药等)。
    • 愈合期: 这是骨结合的关键时期,种植体需要与周围的牙槽骨紧密结合,达到足够的稳定性,这个时间通常需要 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骨质条件、种植体类型等,期间种植体完全埋在牙龈下,看不到。
  2. 第二次手术:安装愈合基台(或基台)

    • 时机: 通常在第一次手术后 3-6个月,经医生检查确认骨结合良好后进行。
    • 麻醉: 局部麻醉。
    • 手术操作:
      • 切开种植体顶部的牙龈。
      • 暴露埋在牙龈下的种植体顶部。
      • 安装愈合基台: 将一个高度较低、形态简单的基台(称为愈合基台)拧到种植体上,它的作用是:
        • 引导牙龈形成自然的袖口形态,为日后安装永久基台和牙冠做准备。
        • 保持牙龈创口开放,便于清洁。
      • 缝合牙龈切口,使愈合基台露出口腔。
    • 术后处理: 同第一次手术。
    • 愈合期: 牙龈需要 1-2周 适应并围绕愈合基台形成健康的袖口形态,期间患者可以看到金属的愈合基台露在牙龈外。

🦷 第三阶段:修复制作与安装

  1. 取模(印模)

    • 在牙龈袖口形态稳定后(通常在安装愈合基台后2-4周)进行。
    • 医生使用精确的印模材料或数字化扫描设备,获取种植体周围牙龈、对颌牙、邻牙的精确形态数据。
    • 将数据发送给牙科技工所。
  2. 牙冠制作

    • 技工所根据印模或扫描数据,在模型上或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上,制作最终的牙冠(修复体)。
    • 牙冠材料有多种选择:全瓷(最常用,美观耐用)、烤瓷、全金属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位置(前牙或后牙)、美观要求、咬合力、预算等推荐合适的材料。
    • 制作过程通常需要 1-2周
  3. 戴牙(最终修复)

    • 医生在患者口腔内试戴制作好的牙冠,检查其:
      • 适合性: 与基台和牙龈边缘是否密合。
      • 咬合关系: 与对颌牙、邻牙的接触点是否正常,有无早接触或干扰,咬合力是否均匀分布。
      • 美观性: 颜色、形态、大小是否与邻牙协调。
      • 发音功能: 是否影响发音。
    • 调整合适后,将牙冠用特殊的粘接剂或螺丝固定在基台上。
    • 患者即刻获得一个功能恢复、美观自然的“新牙齿”。

🔄 第四阶段:定期复诊与维护

  1. 术后复诊
    • 戴牙后,医生会安排定期复诊(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检查: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龈)的健康状况。
      • 种植体和牙冠的稳定性。
      • 咬合情况。
      • 口腔卫生维护情况。
    • 之后建议每 6-12个月 进行一次专业的种植体维护检查和洁治(专业清洁),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

📌 重要注意事项

  • 时间跨度: 整个流程从开始到完成通常需要 4-8个月,甚至更长(如果需要复杂的植骨手术或患者骨愈合慢),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 骨结合是核心: 第一次手术后的骨结合期是种植牙成功最关键、最耗时的阶段,必须耐心等待。
  • 个体差异: 如果患者牙槽骨条件不佳(骨量不足、骨密度低),可能需要在种植体植入前或同时进行植骨手术上颌窦提升术,这会增加手术次数和总治疗时间。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在特定条件下(如新鲜拔牙窝、骨质良好、无感染等),医生可能选择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或即刻负重(在植入种植体后短时间内安装临时牙冠甚至永久牙冠),但这需要严格的适应症评估,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 微创技术: 现代种植牙越来越注重微创,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不适,加速恢复。

种植牙的顺序是:检查设计 → 种植体植入(埋入)→ 骨结合等待 → 安装愈合基台 → 牙龈愈合 → 取模 → 制作牙冠 → 戴牙 → 终身维护。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配合才能获得长期成功的效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