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MBT托槽粘结位置的主要标准,按牙齿分类说明:
核心原则
- 精确的垂直高度: 托槽槽沟的龈缘到牙冠切缘或牙尖顶的距离是标准化的,这是最关键的标准。
- 正确的近远中位置: 托槽槽沟的中心应位于牙冠近远中中心或稍微偏近中(尤其对于前牙)。
- 准确的转矩方向: 托槽底座本身已包含预成的转矩角度(唇颊舌向倾斜度),粘结时必须确保托槽底座与牙面平行,使预成的转矩得以准确传递。
- 对称性: 同名牙左右两侧的粘结位置必须高度对称。
- 参考点清晰: 粘结前必须清晰辨认牙冠的解剖标志点(切缘、牙尖顶、龈缘等)。
各牙齿具体粘结位置标准(以槽沟龈缘为参考点)
上颌牙
| 牙齿 | 槽沟龈缘到切缘/牙尖顶的距离 (mm) | 近远中位置 | 转矩 (托槽底座设计) | 备注 |
|---|---|---|---|---|
| 中切牙 | 5 mm | 物理性中心或稍偏近中 | 冠舌向转矩 (12°) | 位置最关键,影响前牙美观和咬合。 |
| 侧切牙 | 5 mm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8°) | 注意与中切牙对称。 |
| 尖牙 | 5 mm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0°) | 牙尖顶位置需精确定位。 |
| 第一前磨牙 | 0 mm (槽沟龈缘到牙尖顶) | 物理性中心 | 冠颊向转矩 (-7°) | 通常粘结于颊尖上。 |
| 第二前磨牙 | 0 mm (槽沟龈缘到牙尖顶) | 物理性中心 | 冠颊向转矩 (-7°) | 通常粘结于颊尖上。 |
| 第一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中央窝) | 物理性中心 | 冠颊向转矩 (-14°) | 注意区分颊面管(带环)和托槽(颊面管通常粘结在颊侧龈方,位置不同)。 |
| 第二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中央窝) | 物理性中心 | 冠颊向转矩 (-20°) | 同上。 |
下颌牙
| 牙齿 | 槽沟龈缘到切缘/牙尖顶的距离 (mm) | 近远中位置 | 转矩 (托槽底座设计) | 备注 |
|---|---|---|---|---|
| 中切牙 | 0 mm | 物理性中心 | 冠唇向转矩 (-1°) | 位置影响下前牙排列和咬合接触。 |
| 侧切牙 | 0 mm | 物理性中心 | 冠唇向转矩 (-1°) | 注意与中切牙对称。 |
| 尖牙 | 0 mm | 物理性中心 | 冠唇向转矩 (-8°) | 牙尖顶位置需精确定位。 |
| 第一前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牙尖顶)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0°) | 通常粘结于颊尖上。 |
| 第二前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牙尖顶)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0°) | 通常粘结于颊尖上。 |
| 第一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中央窝)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6°) | 注意区分颊面管(带环)和托槽(颊面管通常粘结在颊侧龈方,位置不同)。 |
| 第二磨牙 | 5 mm (槽沟龈缘到中央窝) | 物理性中心 | 冠舌向转矩 (+11°) | 同上。 |
关键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 牙面处理: 严格遵循酸蚀、涂布粘结剂(如树脂)的流程,确保牙面清洁、干燥、无污染,这是托槽牢固粘结的基础。
- 定位工具: 使用托槽定位尺是保证高度准确性的关键,定位尺上的刻度直接对应槽沟龈缘到牙冠参考点的距离。
- 参考点识别:
- 前牙: 切缘(中切牙、侧切牙)、牙尖顶(尖牙)。
- 前磨牙: 颊尖顶(。
- 磨牙: 中央窝(用于确定高度,但磨牙托槽/颊面管的位置还需考虑咬合关系和空间)。
- 垂直高度测量: 将定位尺的龈缘刻度线对准牙冠的龈缘(注意是牙冠本身的龈缘,不是牙龈边缘),然后观察尺上对应的切缘/牙尖顶刻度线是否落在正确的位置,调整托槽位置直到满足标准距离。
- 近远中位置: 在确定高度后,将托槽槽沟的中心线对准牙冠的近远中中心线(或稍偏近中),可通过目测或使用定位辅助工具。
- 转矩方向: 托槽底座本身已设计好角度,粘结时,确保托槽底座与牙面完全贴合、无翘动,这样预成的转矩才能有效传递,避免因粘结剂过厚或牙面处理不当导致转矩丢失或改变。
- 对称性检查: 粘结完一侧后,立即与对同名牙对比,检查高度、近远中位置是否对称。
- 磨牙颊面管/托槽: 磨牙位置除了高度(槽沟龈缘到中央窝),还需考虑轴倾度(近中倾斜)和垂直位置(通常位于牙冠中份或龈中份,以利于后牙咬合关系建立和支抗),MBT标准对磨牙颊面管的近远中倾斜角度也有具体要求(如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倾斜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倾斜0°)。
- 临床检查: 粘结完成后,从唇颊面、合面、舌腭面多角度检查托槽位置是否准确、对称,有无影响咬合或软组织。
- 常见问题:
- 托槽过高/过低: 影响牙齿垂直向移动(压低或伸长)和转矩效果。
- 托槽偏近中/偏远中: 影响牙齿的轴倾度和旋转控制。
- 转矩丢失: 托槽底座未完全贴合牙面,导致预成转矩无法有效传递,牙齿移动方向偏离预期。
- 左右不对称: 影响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建立。
MBT托槽粘结位置标准是高度精确化的,其核心在于垂直高度的标准化和托槽底座预成角度的准确利用,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是实现高效、可预测的正畸治疗结果的基础,临床医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定位尺的使用和对牙冠解剖标志点的精确辨认是保证粘结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