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补种植牙过程

“补种植牙”这个说法在专业上并不常见,因为种植牙一旦成功完成(包括植入种植体、安装基台和戴牙冠),它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不像天然牙齿那样需要“补洞”或填充龋坏,根据你的实际需求,可能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补种植牙过程-图1

🦷 情况一:种植牙牙冠损坏或磨损(最常见的情况)

这是最接近“补”概念的情况,种植牙的牙冠(最顶部的可见部分)可能因为意外撞击、咬合力过大、材料老化或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以下问题:

  • 崩瓷/崩瓷: 烤瓷牙冠表面的瓷层碎裂脱落。
  • 磨损: 牙冠咬合面被过度磨平,影响咀嚼功能或美观。
  • 裂纹/折裂: 牙冠出现裂缝或断裂。
  • 松动或脱落: 牙冠与基台连接螺丝松动或整个牙冠脱落。

处理过程(修复/更换牙冠):

  1. 诊断评估:

    • 牙医会检查损坏情况,拍摄X光片(如根尖片、全景片或CBCT)评估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是否健康。
    • 确定损坏原因(咬合问题、材料问题、外伤等)。
    • 检查种植体本身是否稳固,周围牙龈是否有炎症(种植体周围炎)。
  2. 方案制定:

    • 小范围修复(可能): 如果只是小面积崩瓷,且种植体和基台稳固,牙医可能尝试使用专门的树脂材料进行口内修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效果和耐久性远不如更换新牙冠,且可能影响美观和咬合。
    • 更换牙冠(推荐): 这是最常见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 取模: 拆除旧的损坏牙冠,如果基台稳固,可以直接在基台上取模,如果基台也有问题或需要更换,则可能需要拆下基台。
      • 制作新牙冠: 根据取的模型,在技工室制作新的牙冠(材料可以是全瓷、金属烤瓷、全锆等)。
      • 试戴与粘接/螺丝固位: 新牙冠制作完成后,试戴调整咬合和形态,确认合适后,用特殊的粘接剂粘固在基台上,或者用螺丝固定在基台上(螺丝孔通常用树脂材料封闭)。
  3. 完成: 更换牙冠后,种植牙功能恢复。

🦷 情况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问题(如牙龈萎缩、美学问题)

有时种植牙完成后,可能会出现牙龈萎缩、黑三角、牙龈形态不自然等美学或功能问题,这需要通过牙周手术或软组织增量来改善。

处理过程(软组织修复):

  1. 诊断评估: 评估牙龈退缩的程度、原因(咬合力过大、卫生不良、个体差异、种植体位置等)、对美观和功能的影响。
  2. 手术方案制定:
    •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使用生物膜和骨移植材料引导牙龈组织再生。
    • 结缔组织移植: 从口腔内(如上颚)取一小块结缔组织,移植到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缺损处,增加牙龈厚度和覆盖。
    • 游离龈移植: 移植牙龈组织,增加牙龈宽度。
    • 冠延长术(针对牙冠太短或牙龈覆盖过多): 手术切除部分牙龈和牙槽骨,使牙冠暴露更多,改善形态和清洁。
  3. 手术实施: 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相应的牙周手术。
  4. 愈合与评估: 手术后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愈合时间,期间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最终评估效果,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牙冠。

🦷 情况三: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生病”了)

这是种植牙最严重的并发症,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种植体周围支持组织(牙龈和骨组织)发炎、破坏,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

处理过程(治疗炎症和骨缺损):

  1. 诊断评估:
    • 临床检查: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
    • X光检查:评估骨吸收的程度和范围。
    • 细菌检测(必要时)。
  2. 基础治疗(必须):
    • 机械清创: 使用专门的器械(如超声洁治器、手工刮治器)彻底清洁种植体表面和周围牙龈沟内的菌斑和牙结石,这是控制炎症的基础。
    • 抗菌治疗: 局部使用抗菌漱口水、凝胶,或进行抗生素治疗(口服或局部)。
    • 加强口腔卫生指导: 教授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方法,彻底清洁种植区域。
  3. 手术治疗(如果基础治疗无效或骨缺损严重):
    • 翻瓣清创术: 翻开牙龈瓣,直视下彻底清洁种植体表面,特别是粗糙的表面螺纹部分。
    • 骨增量术: 对于明显的骨缺损,在清创的同时或之后,使用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植骨,引导骨再生。
    • 引导性骨再生术: 使用生物屏障膜覆盖骨缺损区,保护骨移植材料,引导骨组织再生。
    • 截骨术/骨修整: 修整严重破坏的骨组织。
  4. 维护: 治疗后需要更频繁的复查和维护(每3-6个月一次),严格控制菌斑,防止复发。

🦷 情况四: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术前或术后)

在种植手术前或术后,如果发现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高度或宽度不够),可能需要进行骨增量手术来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持。

处理过程(骨增量):

  1. 诊断评估: 通过X光(CBCT)精确评估骨缺损的部位、范围和量。
  2. 手术方案制定:
    • 引导骨再生术: 在骨缺损处放置骨移植材料,覆盖生物屏障膜,引导新骨长入。
    • 骨块移植术: 取自体骨块(如从下巴或髋部)移植到缺损区,稳定性好,但创伤较大。
    • 上颌窦提升术: 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尤其是靠近上颌窦时),通过手术将上颌窦黏膜推起,在骨和膜之间植入骨粉,增加骨高度。
    • 骨劈开/骨挤压术: 在骨宽度不足但高度足够时,将牙槽骨纵向劈开或挤压,植入骨粉,增加宽度。
  3. 手术实施: 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进行相应的植骨手术。
  4. 愈合期: 骨增量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愈合期,等待新骨形成并与种植体结合,期间可能需要佩戴临时修复体。
  5. 二期手术与最终修复: 骨愈合后,进行二期手术(如果需要暴露种植体头部),然后安装基台和牙冠。

📌 总结与关键点

  • “补种植牙”通常不是指像补天然牙那样填充,而是指对种植牙系统(牙冠、软组织、骨组织、种植体本身)出现的损坏、疾病或缺陷进行修复、治疗或重建。
  • 最常见的是更换损坏的牙冠。
  • 种植体周围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种植失败。
  • 骨增量手术是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或保障,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
  • 软组织修复是为了改善美观和功能。
  • 任何问题都需要由专业的种植牙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自行处理或拖延就医可能导致问题恶化。
  • 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是维持种植牙长期健康的关键! 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并遵医嘱定期复诊检查,能大大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如果你感觉你的种植牙有任何不适(松动、疼痛、牙龈红肿出血、牙冠损坏等),请务必尽快预约你的种植牙医进行检查,不要自行判断或处理。 早期发现问题,处理起来通常更简单、效果也更好。💪🏻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