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种植牙之前先植入人工骨(或称为骨增量、骨移植)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步骤,尤其当患者的牙槽骨量不足以安全、稳定地支持种植体时。

以下是关于种植牙前植骨的详细解释:
为什么需要植骨?
种植体(相当于人工牙根)需要植入到颌骨中,就像天然牙根扎根在牙槽骨里一样。种植体能否长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周围是否有足够数量、密度和质量的牙槽骨来支撑它。
以下情况通常会导致牙槽骨量不足,需要植骨:
- 长期缺牙: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像肌肉萎缩一样发生“废用性萎缩”,失去刺激后会逐渐吸收、变窄、变低,缺牙时间越长,骨量流失越严重。
- 牙周病: 严重的牙周病会导致牙槽骨被炎症破坏吸收,即使拔牙后,骨量也可能严重不足。
- 拔牙后立即种植: 有时为了保存拔牙窝的骨量,会进行“即刻种植”,但如果拔牙窝本身骨量不佳或形态不规则,可能需要同时植骨。
- 外伤或肿瘤切除: 牙齿或颌骨区域受到外伤,或因肿瘤手术切除部分颌骨,都会导致骨缺损。
- 先天发育异常: 少数人可能天生牙槽骨发育不足。
植骨的作用是什么?
植骨的核心目的是重建或增加牙槽骨的体积和密度,为种植体提供理想的植入环境,具体作用包括:
- 提供支撑: 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高度、宽度和厚度,确保其初期稳定性和长期骨结合(骨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牢固结合)。
- 恢复轮廓: 重建因骨吸收而塌陷的牙槽嵴(牙槽骨边缘),恢复牙齿周围的正常解剖形态,有利于后期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
- 创造空间: 在特定部位(如上颌窦、神经管附近)创造足够的空间,安全地放置种植体。
- 引导骨再生: 植入的人工骨材料(骨移植材料)作为支架,引导患者自身的骨细胞长入,最终被自体骨替代,形成新的、健康的骨组织。
植骨材料是什么?
目前常用的植骨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
人工合成骨材料:
- 羟基磷灰石: 最常用,成分与人骨矿物质相似,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吸收慢,主要起支架作用。
- 磷酸三钙: 吸收速度比羟基磷灰石快,最终会被自体骨完全替代。
- 复合材料: 如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物,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 生物活性玻璃: 能促进骨再生,有抗菌作用。
- 优点: 来源充足(人工合成),无疾病传播风险,免疫排斥反应极低,可塑性好。
- 缺点: 单独使用时骨诱导性(主动刺激骨生长)较弱,主要依赖骨引导性(提供空间引导骨长入)。
-
异种骨材料:
- 来源:主要来自牛骨(经过严格处理)。
- 优点: 来源广泛,价格相对较低,有一定的骨引导性。
- 缺点: 存在极低的免疫排斥风险(尽管处理得很彻底),部分产品可能含有动物蛋白残留,少数人可能过敏,吸收速度和成骨效果因产品而异。
-
同种异体骨材料:
- 来源:来自人类捐献的骨组织(如骨库)。
- 优点: 骨质和结构接近人骨,骨引导性好,免疫排斥风险低(处理得当)。
- 缺点: 来源有限,存在极低的疾病传播风险(尽管现代处理技术已极大降低),成本较高。
-
自体骨:
- 来源: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下巴、髋骨)取骨。
- 优点: 金标准! 具有最强的骨诱导性和骨引导性,无免疫排斥,成骨效果最好。
- 缺点: 需要额外的手术部位(供区),增加手术创伤、时间和费用,供区也可能有并发症(疼痛、感染等),通常用于骨缺损严重或对成骨要求极高的区域。
现代种植中,最常用的是人工合成骨材料(如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易用性,自体骨常用于严重骨缺损或作为其他材料的补充。
植骨的流程是怎样的?
- 术前评估: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全景片、根尖片)、CT(锥形束CT)等精确评估骨缺损的范围、大小和位置,判断是否需要植骨以及植骨的量和方式。
- 手术方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设计手术方案(包括切口、植骨范围、是否需要屏障膜等)。
- 植骨手术:
- 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 切开牙龈,暴露骨缺损区域。
- 清理骨面。
- 将选定的骨移植材料紧密填塞到缺损区域。
- 通常会在骨移植材料表面覆盖一层生物膜(如胶原膜),这层膜像“篱笆”一样,阻止软组织(牙龈)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提供纯净的空间生长,同时保护移植材料。
- 缝合牙龈,关闭伤口。
- 愈合期: 这是关键步骤,植骨后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让移植材料与自体骨充分融合、稳定,期间骨细胞会缓慢长入移植材料的支架中,最终形成新的、健康的骨组织。在此期间,绝对不能进行种植手术。
- 二期手术(如果需要): 愈合后,医生可能需要再次小切口,暴露植骨区域,确认骨量充足,然后植入种植体,有时植骨和种植体植入可以在一次手术中完成(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但条件非常严格)。
- 种植体植入及后续: 骨愈合后,按照常规种植流程植入种植体,等待骨结合(通常3-6个月),最后安装牙冠。
植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 风险: 植骨手术是常规手术,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材料暴露、伤口裂开、植骨失败(未达到预期骨量)、感觉异常(神经损伤,罕见)、出血等,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正规材料可显著降低风险。
- 费用: 植骨会增加种植牙的总费用,费用取决于植骨的范围、材料种类和手术复杂程度。
- 时间: 植骨需要额外的愈合时间,意味着整个种植周期比骨量充足的患者更长。
-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遵医嘱使用漱口水、抗生素,避免在植骨区域咀嚼硬物,定期复查。
- 成功率: 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植骨的成功率很高,为后续种植体的长期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植牙前植入人工骨是解决牙槽骨不足问题的标准且必要的手段,它通过重建骨组织,为种植体提供稳固的“地基”,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美观和功能的关键步骤,虽然增加了手术次数、时间和费用,但为了种植牙的长期效果和避免失败,这个步骤通常是值得的。
建议: 如果你被告知需要植骨,不要过于担心,与你的种植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你骨缺损的具体情况、植骨的必要性、计划使用的材料、手术流程、预期愈合时间、费用以及替代方案(如果有的话),选择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种植医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