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期间不仅需要刷牙,而且必须更频繁、更仔细地刷牙! 这是确保矫正成功、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一步。

为什么矫正期间刷牙如此重要?
-
食物残渣堆积严重: 牙齿上的托槽(小金属片或陶瓷片)和弓丝(钢丝)会像“捕鼠夹”一样,非常容易卡住食物残渣(尤其是面包、米饭、蔬菜纤维等),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残渣会:
- 导致蛀牙(龋齿): 细菌利用残渣产酸,腐蚀牙齿表面,尤其在托槽周围、牙龈边缘等清洁死角,容易形成蛀牙,严重时可能影响矫正效果甚至导致矫正提前结束。
- 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病: 残渣和牙菌斑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红肿、出血、发炎(牙龈炎),长期忽视可能发展为牙周病,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损害牙齿健康和长期稳定性。
- 导致口臭: 食物残渣腐败产生异味。
-
牙菌斑堆积加速: 矫正装置本身为牙菌斑提供了更多的附着表面和难以清洁的缝隙,牙菌斑是导致蛀牙和牙周病的元凶。
-
维护矫正效果: 干净的牙齿和健康的牙龈是牙齿移动的基础,如果牙龈发炎或牙齿有蛀洞,医生可能需要暂停矫正或进行额外治疗,影响整体进度和效果。
矫正期间刷牙的正确方法和要点:
- 刷牙频率: 至少每天刷牙3次(早、中、晚),每次饭后(包括零食后)都应该刷牙,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彻底漱口并使用牙线/牙缝刷。
- 刷牙时间: 每次刷牙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可以分段刷,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清洁。
- 选择合适的工具:
- 牙刷: 使用小头、软毛的正畸专用牙刷或普通软毛牙刷,小头更容易伸入口腔深处和托槽周围。避免使用硬毛牙刷,会磨损牙齿和托槽。
- 牙膏: 使用含氟牙膏(如含氟化钠或单氟磷酸钠),有助于增强牙齿抗酸能力,预防蛀牙。
- 牙缝刷/正畸专用刷: 极其重要! 这种小刷头(像小瓶刷)是清洁托槽周围、弓丝下方和牙齿邻面(牙缝)的利器,每次刷牙后,务必使用牙缝刷仔细清洁每个托槽的上下方和两侧。
- 冲牙器(水牙线): 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利用高压水流冲洗牙缝、牙龈沟和托槽周围的食物残渣和软垢,是牙刷和牙缝刷的完美补充,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缝刷。
- 正畸专用牙线/牙线穿引器: 用于清洁牙齿邻面(牙缝)的牙菌斑,使用穿引器可以将牙线顺利地从弓丝下方穿过,再进行常规的牙线清洁动作。
- 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
- 将牙刷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指向牙龈沟。
- 用轻柔的压力,小幅度水平震颤或画小圈的方式,刷毛部分覆盖牙龈,部分覆盖牙齿。重点清洁牙龈边缘和托槽周围。
- 先刷牙齿表面: 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
- 再刷牙齿咬合面: 前后刷动。
- 最后刷牙齿内侧面: 方法同外侧面。
- 清洁托槽: 这是关键!将刷毛轻轻放在托槽的上方、下方和两侧,进行小幅度震颤或画圈,确保托槽周围没有食物残渣和软垢,特别要注意托槽边缘与牙齿接触的地方。
- 清洁弓丝下方: 将刷毛轻轻压在弓丝下方,做小幅度震颤或前后刷动,清除弓丝下方和托槽下方的残渣。
- 漱口: 刷牙后用清水彻底漱口,将牙膏泡沫和被刷下的残渣冲掉。
矫正期间刷牙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 用漱口代替刷牙。 漱口只能冲掉大块食物残渣,无法清除牙菌斑,必须用牙刷和牙缝刷进行机械清洁。
- 刷牙太用力。 用力过猛会磨损牙齿表面(釉质)、损伤牙龈,甚至可能导致托槽脱落,动作要轻柔。
- 忽略牙龈边缘和托槽周围。 这些是最容易堆积食物和牙菌斑的地方,是清洁的重点。
- 忽略弓丝下方。 弓丝下方是清洁的死角,必须用刷毛仔细清理。
- 使用硬毛牙刷或普通牙刷头过大。 清洁效果差且易损伤牙齿和牙龈。
- 不使用牙缝刷/正畸专用刷。 仅靠普通牙刷很难彻底清洁托槽周围和邻面。
- 刷牙时间太短。 2-3分钟是基本要求,要确保每个角落都刷到。
- 注意事项:
- 如果托槽或弓丝脱落、松动,不要自行处理,及时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 如果刷牙时牙龈出血,不要停止刷牙,这通常是牙龈炎的信号,应更仔细地清洁并坚持几天,出血会减轻,如果持续出血,告知医生。
- 定期(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专业的口腔洁治(洗牙),清除牙结石和难以清洁的牙菌斑。
牙齿矫正期间,刷牙不仅必要,而且要求更高、更频繁、更仔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善用牙缝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坚持饭后刷牙,是预防蛀牙、牙龈炎,确保矫正顺利进行并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你和正畸医生共同努力的最好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