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期间必须坚持刷牙,而且比平时更需要认真、更频繁地刷牙!

答案是:绝对可以,而且非常必要!
为什么矫正期间刷牙如此重要?
- 防止蛀牙: 牙套(托槽、弓丝等)会占据牙齿表面,并在牙齿和牙套之间形成许多不易清洁的缝隙和死角,食物残渣和细菌极易在这些地方堆积,形成牙菌斑,如果清洁不彻底,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发生蛀牙(龋齿),这会让之前矫正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导致牙齿无法移动到理想位置或需要额外治疗。
- 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 牙菌斑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发炎、出血(牙龈炎),如果长期不清洁,牙龈炎可能发展成牙周病,破坏支撑牙齿的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矫正期间牙齿本身就在移动,牙龈组织也相对敏感,更需要细致的清洁来维持健康。
- 保持口腔清新: 食物残渣在牙套缝隙中发酵会产生难闻的口气,影响社交。
- 确保矫正效果: 健康的牙龈和没有蛀牙的牙齿是牙齿能够顺利移动到目标位置的基础,口腔卫生差会大大增加矫正失败的风险。
矫正期间刷牙的正确方法和要点:
-
工具选择:
- 正畸专用牙刷: 这种牙刷刷毛中间有凹槽,或者刷毛呈“V”字形设计,可以更好地包裹托槽,清洁托槽周围和托槽与弓丝之间的区域,这是首选。
- 小头软毛牙刷: 如果没有正畸牙刷,选择刷头小、刷毛软的普通牙刷也可以,但需要更仔细地操作。
- 牙缝刷/正畸刷: 非常重要! 用于清洁托槽和弓丝之间、以及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头,轻轻插入缝隙,来回移动刷头。
- 冲牙器: 强烈推荐! 利用高压水流冲刷牙缝、托槽下方和牙龈沟,能清除大量牙菌斑和食物残渣,是牙刷和牙缝刷的有力补充,注意调整压力,避免损伤牙龈。
- 含氟牙膏: 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
刷牙频率和时间:
- 至少每天三次: 每次饭后(尤其是正餐后)必须刷牙! 因为食物残渣在矫正装置上停留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彻底漱口。
-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确保每个面(唇面、颊面、舌面、咬合面)都刷到,特别是托槽周围、弓丝下方和牙龈边缘。
-
刷牙技巧(以正畸牙刷为例):
- 45度角: 将刷毛以45度角对准牙齿和牙龈交界处。
- 小幅度震颤: 小幅度水平震颤或画圈刷洗,每次覆盖2-3颗牙齿。
- 重点清洁托槽: 将刷毛的凹槽部分或“V”字形部分对准托槽,轻轻按压,上下刷洗托槽的上方、下方和侧面,确保刷毛能进入托槽和牙齿的缝隙。
- 清洁弓丝下方: 将刷毛轻轻倾斜,使其能接触弓丝下方,来回刷洗,清除粘附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 清洁牙龈沟: 刷毛轻柔地进入牙龈沟(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缝隙),打圈刷洗。
- 清洁咬合面: 刷毛平放,前后刷洗牙齿的咬合面。
- 不要用力过猛: 用力过猛会损伤牙龈和牙釉质,尤其是矫正期间牙龈可能更敏感。
-
使用牙缝刷/正畸刷:
- 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头。
- 轻轻将刷头插入托槽和弓丝之间,或者牙缝中。
- 来回移动刷头,像拉锯一样清洁缝隙。
-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戳伤牙龈或损坏托槽。
-
使用冲牙器:
- 装好水槽(建议使用温水)。
- 选择合适的喷头(如正畸专用喷头)。
- 将喷头对准牙缝、托槽下方或牙龈沟,开启开关。
- 缓慢移动喷头,确保水流能冲洗到所有需要清洁的区域。
- 水流不要直接对准牙龈,以免刺激。
- 冲洗后最好再用牙刷和牙缝刷辅助清洁。
总结关键点:
- 必须刷!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比平时更重要、更复杂。
- 要刷干净! 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正畸牙刷、牙缝刷、冲牙器)和正确方法,重点清洁托槽周围、弓丝下方、牙龈沟和牙缝。
- 要刷得勤! 每次饭后都要刷牙! 至少每天三次。
- 要刷得久! 每次至少2分钟。
- 定期检查: 除了遵医嘱定期复诊检查牙齿移动情况,也要让牙医或口腔卫生士检查你的清洁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清洁死角问题。
在矫正期间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好口腔清洁,是保证矫正成功、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牙齿的关键投资!不要偷懒,认真刷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