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取模是种植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用于精确获取种植体在口腔内的位置、方向、深度以及周围软硬组织形态,为最终制作完美契合的牙冠、牙桥或基台提供基础模型,对于瑞士种植体(如Straumann(士卓曼)、ITI、Nobel Biocare的某些高端系列等),取模流程与其他主流种植系统基本一致,但精度要求极高,因为瑞士种植体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和长期成功率著称,其修复体的精准度也必须达到最高标准。

以下是瑞士种植体取模的详细流程和关键点:
🦷 一、 取模前的准备
-
确认种植体状态:
- 骨结合完成: 确保种植体在植入后经过了足够的愈合期(通常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骨质条件、手术方案等),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如根尖片、曲面断层片或CBCT)确认种植体与牙槽骨达到良好的骨结合(无松动)。
- 牙龈健康: 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无红肿、出血、溢脓等炎症表现,如有牙龈炎或种植体周围炎,需先进行治疗。
- 愈合基台位置: 通常在取模前,医生会更换一个愈合基台,这个基台的作用是引导牙龈形成理想的袖口形态(类似天然牙的牙龈缘),为取模提供清晰的参考边缘,愈合基台的高度、角度和直径需要根据最终修复体的设计来选择。
-
口腔检查与评估:
- 检查种植体位置、方向、深度是否符合预期。
- 评估牙龈袖口的形态、深度、宽度是否理想。
- 检查对颌牙关系、咬合关系,为修复体设计提供依据。
- 拍摄必要的影像学片(如根尖片)以确认种植体位置及与邻牙、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
-
选择取模方式:
- 开窗式取模: 这是最常用且精度最高的方法,通过在印模托盘上开窗,暴露转移体(连接种植体和印模杆的部分),在印模材料凝固前插入印模杆,确保转移体被精确复制到印模中。
- 闭合式取模: 使用带有内部通道的专用印模托盘,将转移体和印模杆一起放入托盘内,通过通道连接外部印模杆,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对转移体和托盘的配合要求极高,精度有时不如开窗式。
-
选择印模材料:
- 高精度硅橡胶: 是目前最主流、精度最高的选择,通常采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初印模材料+精细印模材料)。
- 初印模材料: 通常是低黏度的聚醚或硅橡胶,用于获取初步的软硬组织形态。
- 精细印模材料: 通常是高黏度、高精度的聚醚或加成型硅橡胶,用于精确复制种植体转移体的细节、牙龈袖口形态以及邻牙形态,聚醚材料流动性好、精度高但弹性较差;加成型硅橡胶弹性好、精度高、操作时间相对灵活,瑞士种植体系统通常推荐使用其配套的高精度印模材料。
- 聚醚: 也是一种高精度材料,流动性极佳,能复制微小细节,但操作时间短、弹性差、成本较高。
- 高精度硅橡胶: 是目前最主流、精度最高的选择,通常采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初印模材料+精细印模材料)。
🧪 二、 取模操作流程(以开窗式取模为例)
- 消毒: 彻底消毒口腔内取模区域,特别是种植体周围和牙龈袖口,消毒剂(如氯己定)需充分冲洗或等待其挥发,避免影响印模材料凝固。
- 安装转移体:
- 移除愈合基台。
- 根据种植体品牌和型号,选择合适的转移体,转移体内部有与种植体内部结构(如内六角、莫氏锥度)相匹配的接口,确保能精确地连接在种植体上。
- 使用专用工具(如扳手)将转移体牢固地旋入种植体内。关键点: 转移体必须完全就位,无晃动,方向必须与最终修复体的长轴方向一致(通常通过转移体上的定位杆或方向标记来体现)。
- 选择并放置印模托盘:
- 选择大小合适、能够覆盖整个取模区域(包括种植体周围至少2-3mm牙龈、邻牙、对颌牙)的个别托盘或成品托盘,对于复杂病例,通常使用个别托盘,其内壁边缘经过修整,更贴合牙龈,能更好地获取边缘细节。
- 在托盘的对应种植体位置开窗,大小应能容纳转移体和印模杆,并留出操作空间。
- 混合印模材料:
按照制造商说明,精确混合初印模材料(如果使用)和精细印模材料,确保混合均匀,无气泡。
- 注入印模材料并放置托盘:
- 将精细印模材料(或初印模材料)注入托盘的开窗区域和牙龈袖口周围,确保材料能完全覆盖转移体和印模杆连接处。
- 将托盘平稳、轻柔地放入口腔,就位到预定位置。关键点: 避免托盘压迫牙龈导致变形,确保转移体和印模杆垂直就位,方向标记清晰可见(通常在印模杆顶端)。
- 等待材料凝固:
- 保持托盘位置不动,等待印模材料完全凝固,时间根据材料类型而定(硅橡胶通常5-10分钟,聚醚3-5分钟)。
- 在材料凝固前,可以轻轻调整印模杆的位置(如果设计允许),确保其方向标记清晰可见且无干扰。
- 取出印模:
- 待材料完全凝固后,顺牙长轴方向、轻柔地取出印模托盘,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印模变形或损伤牙龈。
- 检查印模:确认印模完整,无气泡、无变形、无脱模;转移体和印模杆被清晰复制;牙龈袖口边缘形态清晰、连续;方向标记清晰可见。如果任何一项不合格,必须重新取模!
- 清洁与消毒:
- 清洁印模表面多余的唾液和杂质。
- 对印模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戊二醛喷雾浸泡或专用消毒剂),消毒时间需严格遵循印模材料制造商和消毒剂的说明,避免损坏印模精度。
🏗 三、 取模后的处理
- 灌模:
- 将消毒后的印模尽快(通常在消毒后或消毒过程中)灌入超硬石膏或专用模型石膏,石膏需要调拌均匀,真空搅拌效果更佳。
- 灌注时,从印模底部开始,轻轻震动,排除气泡,确保石膏完全充满印模的每个细节,尤其是转移体和牙龈袖口区域。
- 待石膏完全凝固后,小心分离印模和石膏模型。
- 模型检查:
检查石膏模型:表面光滑无气泡,种植体位置、方向、深度准确,牙龈袖口形态清晰完整,邻牙形态清晰,确认印模杆在模型上的方向标记清晰可见。
- 制作临时修复体(可选):
- 在最终修复体制作完成前,通常会制作一个临时冠或临时基台,医生可能会在取模后,利用同一个转移体和印模杆,在口内直接制作临时修复体,或者在模型上制作后戴入。
- 比色:
- 在取模时或取模后,医生会进行牙齿比色,选择与邻牙颜色最接近的牙冠材料颜色。
- 送技工所:
将带有印模杆的石膏模型、比色信息、咬合记录等资料一起送到专业的牙科技工所,由技师根据设计制作最终的基台和牙冠/牙桥。
📌 四、 瑞士种植体取模的关键要点
- 精度至上: 瑞士种植体系统对修复体的精度要求极高,取模是保证最终修复体完美密合、功能良好、长期稳定的基础,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修复体松动、食物嵌塞、牙龈炎甚至种植体周围炎。
- 转移体选择与安装: 必须使用与种植体品牌和型号完全匹配的转移体,安装必须牢固、方向正确,这是取模准确性的核心。
- 印模材料质量: 务必使用瑞士种植体系统推荐或认可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印模材料(如配套的硅橡胶或聚醚)。
- 牙龈袖口形态: 理想的牙龈袖口形态是取模成功的关键,愈合基台的选择和佩戴时间对塑造良好袖口至关重要。
- 方向标记: 转移体/印模杆上的方向标记必须清晰可见且无干扰,这是技工所技师确定修复体正确方向的唯一依据。
- 操作规范: 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取模技术,动作轻柔、规范,避免变形和气泡,开窗式取模通常比闭合式更容易保证精度。
- 消毒与灌模: 严格遵循消毒和灌模流程,防止模型变形或污染。
瑞士种植体的取模是一个技术要求极高的精密过程,它直接决定了最终修复体的质量和长期成功率,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种植牙医生,并严格遵循瑞士种植体系统的操作规范和材料要求,是确保取模精准、获得理想修复效果的关键,在取模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保持张口状态,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取模后的模型是技工所技师制作完美修复体的蓝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