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咬合怎么调?最新调整方法看这里!

牙齿矫正中的“咬合调整”是矫正治疗后期和结束后非常关键的一步,目的是确保上下牙齿在咬合时能够稳定、协调、功能良好且无不适,避免早接触、干扰、创伤等问题,这不仅仅是排齐牙齿那么简单,更是建立健康咬合关系的关键。

2025牙齿矫正咬合怎么调?最新调整方法看这里!-图1

以下是关于牙齿矫正咬合调整的详细说明:

📍 一、为什么需要咬合调整?

  1. 排齐不等于完美咬合: 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到理想位置后,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咬合)可能还需要精细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2. 建立稳定的咬合平衡: 理想的咬合是上下牙齿在最大咬合时(牙尖交错位)有广泛、均匀的接触,前牙引导后牙工作,没有早接触点(某个牙齿或某个牙尖比其他牙齿先接触)或干扰(非功能性的接触点)。
  3. 改善功能: 好的咬合关系能确保咀嚼效率高、发音清晰、下颌运动(开口、侧向、前伸)顺畅无阻碍。
  4. 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 不良咬合(如深覆合、深覆盖、反合、锁合、个别牙齿早接触)会导致某些牙齿过度受力,容易引起牙齿磨损、松动、牙周创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
  5. 维持矫正效果: 即使牙齿排齐了,如果咬合关系不稳定,矫正后的牙齿也容易复发(回到不整齐的位置)。

📍 二、咬合调整的时机

  • 矫正后期(精细调整期): 在主要排齐和关闭间隙阶段完成后,医生会进入精细调整阶段,这时牙齿位置已接近最终目标,重点就是精细调整每颗牙齿的位置、倾斜度和高度,以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
  • 拆除矫治器前: 在拆除托槽或隐形牙套之前,医生会进行最终的咬合检查和调整。
  • 保持器阶段: 有时在佩戴保持器初期,如果发现轻微的咬合高点或不适,医生也可能进行微调。
  • 保持器佩戴一段时间后: 随着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稳定,咬合关系可能需要进一步微调。

📍 三、咬合调整的具体方法(医生如何操作)

咬合调整通常由正畸医生在口腔内精细操作,常见方法包括:

  1. 咬合纸/咬合箔检查:

    • 医生将蓝色的咬合纸(或类似材料)放在患者的牙齿上。
    • 让患者做各种咬合动作(正中咬合、前伸咬合、左右侧向咬合)。
    • 咬合纸会在牙齿早接触或高接触点处留下印记(蓝色印迹),医生通过观察印迹的位置和大小来判断问题所在。
  2. 咬合调整(选择性调磨):

    • 目的: 去除牙齿上造成早接触或干扰的微小高点(牙尖、边缘嵴、颊尖、舌尖等)。
    • 工具: 医生使用精细的磨石或金刚砂钻头(高速或低速手机)在局部进行非常精细的磨改。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经验,磨改量必须非常精确,避免过度磨除牙釉质。
    • 原则: 只磨改造成干扰的牙尖或边缘嵴,尽量保留功能尖(主要咀嚼的牙尖),保持牙齿的形态和高度,目标是建立多点、均匀、稳定的接触。
    • 位置: 可能涉及上颌牙、下颌牙、前牙、后牙的不同区域。
  3. 正畸弓丝的精细弯制:

    • 在矫正后期,医生会使用更精细、更富弹性的不锈钢丝或镍钛丝。
    • 通过在弓丝上弯制特定的曲度(如后倾曲、转矩曲、停止曲等),精确控制每颗牙齿的近远中倾斜度、唇颊舌向倾斜度和高度,从而引导牙齿达到理想的三维位置,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这是最核心的调整手段之一。
  4. 颌垫(咬合板)的使用:

    • 在某些复杂病例或咬合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在治疗中或后期制作临时性或永久性的颌垫(通常戴在上颌或下颌)。
    • 作用:
      • 暂时分离咬合,让某些肌肉或关节得到休息或调整。
      • 引导下颌到正确的位置。
      • 为咬合调整创造空间或时间。
      • 作为稳定咬合的最终手段(如永久性颌垫)。
    • 类型: 有很多种,如松弛颌垫、 stabilization 颌垫、再定位颌垫等,具体根据问题选择。
  5.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钉)的辅助:

    • 对于需要较大支抗或进行复杂移动(如压低牙齿、整体移动牙列)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种植体作为支抗。
    • 利用种植体提供的绝对支抗,可以更精准、更高效地移动牙齿,从而更容易达到理想的咬合平面和接触关系。
  6. 修复体(牙冠、贴面)的辅助:

    • 如果个别牙齿形态不佳(如过小、过大、缺损)或位置难以仅靠正畸完全达到理想咬合,医生可能会在矫正结束后,建议患者进行牙冠或贴面修复。
    • 修复体可以精确调整牙齿的形态、大小和高度,与邻牙建立完美的接触关系,改善咬合和美观。

📍 四、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 定期复诊: 矫正后期和保持器阶段的复诊至关重要,医生需要通过检查和咬合纸来评估咬合状态并进行调整。不要因为牙齿看起来整齐了就自行减少复诊次数。
  2. 及时反馈: 在复诊时,主动向医生反馈任何不适感,如:
    • 某个牙齿咬合时特别酸软、疼痛。
    • 咬东西时感觉某个牙齿先碰到。
    • 下颌运动时有弹响、卡顿感。
    • 咀嚼无力或疼痛。
    • 颞下颌关节(耳朵前方)区域疼痛或不适。
  3. 配合医生操作: 咬合调整时,医生会让你做各种咬合动作,请尽力配合,以便医生能准确找到问题点,调磨时可能会有轻微的震动或声音,通常不会有明显疼痛。
  4. 保持口腔卫生: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牙齿健康和矫正效果维持的基础,尤其是在咬合调整期间和之后。
  5. 耐心: 咬合关系的建立和稳定需要时间,有时需要多次复诊进行微调,保持器需要按要求佩戴足够长的时间(通常建议至少1-2年,甚至更久),以确保咬合关系彻底稳定。

📍 五、重要提醒

  • 专业操作: 咬合调整是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自行调整或找非专业人士操作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牙齿磨损、牙周损伤、咬合紊乱等问题。
  • 个体化差异: 每个人的咬合问题不同,调整方案也因人而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 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咬合调整有时也涉及改善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和健康,但两者关系复杂,需要医生综合评估。

牙齿矫正的咬合调整是矫正治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将排齐的牙齿转化为一个功能协调、稳定健康的咬合系统。 这需要医生的专业技术、精细操作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你在矫正过程中或结束后有任何关于咬合的疑虑,务必及时与你的正畸医生沟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