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功能型矫正器作用如何?最新效果与优势解析!

牙齿功能型矫正器(也称为功能性矫治器)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混合牙列期(即乳牙和恒牙交替时期)使用的早期矫治装置,它的核心作用不是直接移动牙齿(像固定矫治器那样),而是利用和引导口腔周围肌肉的力量以及颌骨的生长潜力,来改善颌骨之间的关系和面部轮廓

2025牙齿功能型矫正器作用如何?最新效果与优势解析!-图1

以下是牙齿功能型矫正器的主要作用:

  1. 引导颌骨正常发育:

    • 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 这是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对于存在下颌后缩(小下巴、下巴后缩) 的患者,功能矫正器可以引导下颌骨向前、向下生长,改善面下三分之一的比例,使面部轮廓更协调。
    • 抑制或引导上颌骨发育: 对于上颌前突(龅牙、凸嘴) 患者,某些功能矫正器可以抑制上颌骨过度向前生长,或者引导其向更理想的位置发展。
    • 改善颌骨垂直向关系: 对于深覆合(上牙盖下牙过多)开合(上下牙无法咬合) 等垂直向问题,功能矫正器可以帮助调整颌骨的垂直高度,建立更稳定的咬合关系。
  2.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 口呼吸: 很多功能矫正器设计有唇挡扩弓装置,能帮助唇肌放松,减少口呼吸,促进鼻呼吸,从而改善面部肌肉平衡和颌骨发育环境。
    • 吐舌习惯: 功能矫正器可以阻挡舌头向前推压牙齿的力量,防止形成“地包天”或开合。
    • 吮指/咬唇习惯: 通过改变口腔内环境或提供生理性刺激,有助于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3. 改善面部美观:

    • 通过引导颌骨向更协调的方向生长,功能矫正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侧貌和正面观,例如使后缩的下巴更突出,使过突的上颌相对后缩,使面部比例更和谐。
  4. 为后续固定矫治创造有利条件:

    • 功能矫正器不直接移动牙齿,但它通过改善颌骨关系和咬合基础,为后续使用固定矫治器(如托槽矫治器)进行精细的牙齿排列和咬合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通常能缩短后续固定矫治的时间,并可能减少拔牙的必要性
  5. 刺激牙槽骨改建:

    • 虽然主要目标是颌骨,但功能矫正器产生的肌肉力也会刺激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发生改建,为后续的牙齿移动做好准备。

功能矫正器的工作原理:

  • 利用肌力: 它通过改变口腔内肌肉(唇、颊、舌)的平衡状态,使肌肉力量从异常方向转为正常方向,从而引导颌骨生长。
  • 引导颌骨生长: 在儿童青少年颌骨生长潜力最大的时期(通常在10-14岁左右),功能矫正器可以“借力”这种自然生长力,引导骨骼向更理想的方向发育。
  • 改变颌位关系: 它通常将下颌引导到一个前伸或打开的位置,并保持在这个位置一段时间,让肌肉和骨骼适应这种新的关系,从而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

常见的功能矫正器类型:

  • Frankel矫治器: 利用唇挡和颊屏,将唇颊肌对牙弓的压力移除,引导牙弓向颊侧扩展,同时刺激下颌生长。
  • Twin Block矫治器: 由上下两部分咬合斜面组成,当患者咬合时,斜面引导下颌前伸并打开咬合,同时产生强大的矫治力。
  • Bionator矫治器: 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引导下颌向前生长,并调整肌力平衡。
  • Activator矫治器: 一种经典的咬合板式矫治器,通过引导下颌前伸和打开咬合来刺激下颌生长。
  • Herbst矫治器: 固定式的功能矫治器,通过杆装置将上颌和下颌骨连接起来,强制下颌前伸,效果更显著,但通常用于固定矫治器开始前。

重要注意事项:

  • 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10-14岁左右),对于颌骨发育问题效果最佳,成年患者颌骨已停止生长,效果有限。
  • 非万能: 功能矫正器不能替代固定矫治器,它主要解决骨性不调肌肉习惯问题,后续通常仍需固定矫治器进行精细的牙齿排列和咬合调整。
  • 患者配合: 大多数功能矫正器是可摘戴的,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足够的时间(通常14-22小时),并保持口腔卫生,不配合会严重影响效果。
  • 专业评估: 是否需要使用功能矫正器、选择哪种类型、何时开始、佩戴多长时间,都需要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诊断和评估(包括X光片、模型、面型分析等)后决定。
  • 效果有限: 对于严重的骨骼畸形,功能矫正器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等治疗。

牙齿功能型矫正器是一种强大的早期干预工具,其核心作用在于利用自然生长力和肌力,引导颌骨向更协调的方向发育,纠正不良习惯,改善面部美观,并为后续的精细牙齿移动创造有利条件,它特别适合在儿童青少年颌骨生长活跃期使用,对于解决轻中度的骨性错颌畸形效果显著,但需要专业评估和患者高度配合,并且通常不能完全替代后续的固定矫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