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正畸治疗)时,有时需要磨牙,但这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具体是否需要取决于患者的牙齿问题、治疗方案以及医生的专业判断。

这种磨牙在正畸学中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邻面去釉(Interproximal Reduction, IPR),有时也称为片切。
为什么需要磨牙(邻面去釉)?
- 解决轻度至中度拥挤: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牙齿排列不齐,存在一定程度的拥挤,但拥挤程度不足以需要拔除健康牙齿时,医生可以通过磨掉相邻牙齿接触面(邻面)的一小部分釉质来创造额外的空间,让牙齿有足够的位置排齐,这可以避免拔牙。
- 为牙齿排齐创造空间: 即使计划拔牙,有时也需要在拔牙前或拔牙后进行邻面去釉,以更精细地调整牙齿的位置和角度,使最终排列更稳定、美观。
- 调整牙齿大小比例: 如果某些牙齿(比如侧切牙)天生过大或过小,或者上下牙弓宽度不匹配,可以通过选择性磨牙来调整牙齿的视觉大小或协调上下牙弓的宽度。
- 为矫治器附件(如隐形牙套附件)提供空间: 在隐形矫正(如Invisalign)中,为了增强矫治器对牙齿的控制力,有时需要在牙齿上粘贴小附件,如果牙齿邻面空间不足,可能需要先进行轻微的邻面去釉,为附件腾出位置。
- 改善咬合接触: 有时磨牙是为了调整牙齿之间的咬合接触点,使咬合更稳定、更舒适。
磨牙(邻面去釉)是如何进行的?
- 位置: 只磨牙齿之间相互接触的邻面区域。
- 量: 通常只磨掉非常薄的一层釉质(通常每侧邻面约0.25毫米,总共约0.5毫米),这个量相当于一张纸的厚度,对牙齿的强度和健康影响极小。
- 工具: 医生会使用专门设计的细长砂条或金刚砂钻头,在牙齿邻面进行精确、轻柔的打磨。
- 过程: 过程通常无痛或仅有轻微不适,不需要麻醉,医生会使用橡皮障或专门的吸唾器保护牙龈和口腔软组织。
- 抛光: 磨牙后,医生会对打磨过的表面进行高度抛光,使其光滑,减少食物嵌塞和菌斑附着。
关于磨牙的常见疑虑和解答
- 磨牙会伤害牙齿吗?
- 不会。 磨掉的是最外层的牙釉质,这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磨去的量非常少,远低于安全阈值,磨牙后牙齿的强度和功能不受影响。
- 不会导致蛀牙。 磨牙后表面会高度抛光,且釉质被磨掉后,新的表面会被唾液中的矿物质再矿化,变得更加光滑致密,实际上可能比原来的邻面更不容易堆积菌斑(前提是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 磨牙后牙齿会变敏感吗?
- 通常不会。 因为磨牙只发生在釉质层,不会暴露下面的牙本质(敏感的来源),如果操作后出现短暂敏感(非常罕见),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 磨牙后牙齿之间会有缝隙吗?
- 不会。 磨牙的目的是创造空间,而不是制造缝隙,医生会精确控制磨去的量,确保牙齿之间在排齐后仍有正常的接触点,保持牙齿的稳定性和咀嚼功能,在排齐过程中,磨牙创造的空间会被牙齿利用来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 磨牙是可逆的吗?
- 理论上不可逆。 一旦釉质被磨掉,它不会自然再生,但在正畸治疗中,磨牙量非常小,且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益处远大于微小的不可逆性,如果未来有特殊需要(如修复),可以通过树脂等材料恢复邻面形态,但这并非常规操作。
- 所有矫正都需要磨牙吗?
- 绝对不是。 很多矫正案例完全不需要磨牙,是否需要磨牙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牙齿情况(拥挤程度、牙弓大小、牙齿大小比例、咬合关系等)和拟定的治疗方案综合判断的结果,对于严重拥挤或存在其他复杂问题的病例,拔牙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 磨牙(邻面去釉)是正畸治疗中一种常见且安全的技术手段。
- 它主要用于创造空间解决拥挤、调整牙齿大小比例、改善咬合等,有时可以避免拔牙。
- 磨去的量非常小(每侧邻面约0.25毫米),只涉及釉质层,对牙齿强度和健康影响微乎其微。
- 是否需要磨牙,完全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根据你的具体口腔检查、X光片模型分析以及治疗目标来决定。
- 如果你担心磨牙问题,在咨询正畸医生时一定要明确提出,医生会详细解释你的治疗方案中是否包含这一步骤以及原因。
最终建议: 咨询一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告诉你是否需要磨牙以及为什么需要,不要因为担心磨牙而拒绝必要的治疗,专业的医生会以最合适、最安全的方式帮助你获得健康的牙齿和美丽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