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后出现“牙内倾”现象,确实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它指的是牙齿(尤其是后牙)在矫正结束后,发生了不期望的、向口腔内部(舌侧/腭侧)倾斜移动,这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咬合功能和口腔健康。

🦷 一、 牙齿矫正后牙内倾的可能原因
-
正畸设计或生物力学问题:
- 支抗控制不足: 在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或排齐时)的过程中,如果对后牙的支抗控制不够(比如没有使用足够的支抗装置,如微种植体、支抗钉、强支抗弓丝等),后牙可能会向前、向内倾斜,导致前牙过度内收或后牙位置异常。
- 垂直向控制不当: 矫正深覆合或开合时,如果压低前牙或伸长后牙的力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后牙伸长不足或前牙压低过度,从而引发后牙内倾或前牙内倾。
- 矫正力过大或方向错误: 过大的矫治力或施力方向不正确,可能导致牙齿移动失控,包括不必要地内倾。
- 拔牙病例设计不当: 在拔除前磨牙的病例中,如果拔牙间隙的关闭方案设计不合理,或者后牙支抗损失过多,可能导致后牙前移、内倾。
-
保持阶段问题:
- 保持器佩戴不足或不规范: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矫正结束后,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和牙周组织需要时间(通常6-12个月甚至更久)来稳定和重建,如果在此期间没有严格、足时地佩戴保持器(尤其是夜间),牙齿就有可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发生其他位置的微小调整,包括内倾。
- 保持器设计或制作不当:
- 下颌后牙区保持器覆盖不足: 如果下颌活动保持器(如哈雷保持器)的舌侧卡环或基托没有很好地包裹住后牙的舌侧(尤其是颊尖和舌尖的舌侧斜面),或者压膜保持器在后牙区的贴合度不够,就无法有效防止后牙向内倾斜。
- 舌侧保持器粘接问题: 舌侧丝保持器如果粘接不牢固、部分脱落或未覆盖所有需要保持的牙齿(尤其是后牙),后牙也可能发生内倾。
- 自然生理性调整: 即使有保持器,在极少数情况下,口腔肌肉(如舌肌、颊肌)的力量长期作用,或者牙齿本身的轻微移动趋势,也可能导致非常缓慢的内倾。
-
其他因素:
- 不良口腔习惯: 如长期吐舌、异常吞咽(如吞咽时舌体前伸抵住前牙或后牙)、咬颊/咬唇等习惯,持续的力量会推动牙齿向内倾斜。
- 牙周支持组织健康问题: 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度增加,更容易在保持期发生位置改变。
- 生长发育因素: 对于青少年患者,矫正结束后颌骨仍在生长发育,如果生长方向或量与预期不符,也可能影响牙齿位置。
⚠ 二、 牙内倾的危害
- 咬合功能下降: 后牙内倾会导致咬合接触面积减小,咀嚼效率降低,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症状(如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
- 美观影响: 下颌后牙内倾可能导致下颌后牙区看起来“瘪进去”,影响侧貌和微笑曲线。
- 清洁困难: 内倾的牙齿,尤其是后牙,其舌侧/腭侧表面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增加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
- 前牙覆合加深: 后牙内倾可能伴随前牙覆合的加深,甚至导致深覆合复发。
- 颞下颌关节负担增加: 咬合关系的改变可能加重关节负担。
🛠 三、 如何处理牙内倾问题
关键点:一旦发现牙齿内倾,务必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不要自行尝试调整。
-
及时复诊检查:
-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取模型、拍摄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手段,准确评估内倾的程度、原因(是轻微移动还是显著改变?是哪颗或哪些牙?)以及对咬合功能的影响。
- 分析是保持期问题还是矫正设计遗留问题。
-
根据原因和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 轻微内倾/保持期不稳定:
- 加强保持: 可能需要调整保持器(如重新制作更贴合的压膜保持器、增加舌侧丝保持器、确保哈雷保持器后牙区覆盖良好),并严格、延长佩戴时间(可能需要全天佩戴一段时间后再转为夜间长期佩戴)。
- 密切观察: 定期复查,监测牙齿位置是否稳定。
- 明显内倾/影响咬合功能:
- 重新进行正畸治疗(微调):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不需要像初次矫正那样复杂,医生可能会:
- 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小的种植钉作为稳固的支抗点,通过弓丝或橡皮筋施加精确的力,将内倾的后牙直立或向外调整,同时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前牙位置。
- 使用精细的弓丝:更换更粗、更稳定的不锈钢方丝或镍钛方丝,配合弹性牵引(如橡皮筋),精细控制牙齿位置。
- 压低前牙(如果伴随深覆合):通过特定的矫治器或附件压低前牙,为后牙直立创造空间。
- 治疗时间: 这种微调治疗通常比初次矫正时间短,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 重新进行正畸治疗(微调):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不需要像初次矫正那样复杂,医生可能会:
- 非常严重/复杂情况: 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综合治疗计划。
- 轻微内倾/保持期不稳定:
-
处理并发症: 如果已经导致龋齿或牙周问题,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牙体治疗或牙周治疗。
🛡 四、 如何预防牙内倾
- 矫正期间严格遵医嘱: 配合佩戴橡皮筋、头帽等,确保支抗控制到位,定期复诊,让医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
- 保持期重中之重:
- 严格佩戴保持器: 这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天佩戴、夜间长期佩戴)坚持佩戴,切勿偷懒或觉得“牙齿已经稳了”就擅自减少佩戴时间,即使感觉牙齿稳定了,也要遵医嘱进行长期夜间保持。
- 选择合适的保持器: 确保保持器制作精良,尤其是后牙区的覆盖和贴合度,如果感觉保持器变松或不贴合,立即复诊,不要勉强佩戴。
- 妥善保管和清洁: 避免保持器损坏或变形。
- 破除不良习惯: 如有吐舌、异常吞咽等习惯,应积极纠正,必要时可寻求言语治疗师或正畸医生的帮助。
-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定期洗牙,维护牙周健康。
- 定期复查: 即使在保持期,也要遵医嘱定期回医院复查,让医生监控牙齿位置的变化,及时处理任何不稳定迹象。
牙齿矫正后的牙内倾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其发生可能源于矫正设计、生物力学控制或保持不当,它不仅影响美观,更会损害咬合功能和口腔健康。发现牙齿位置异常,尤其是内倾,务必第一时间联系你的正畸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 通过及时的微调治疗和严格的保持措施,这个问题通常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预防的关键在于矫正期间的配合和保持期严格的依从性,矫正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长期维护的开始,坚持佩戴保持器是保护你来之不易的矫正成果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