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边缘与牙龈不密合(也称为“边缘不密合”、“边缘缝隙”或“牙龈退缩暴露种植体边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种植牙的长期成功和美观。

为什么种植牙边缘与牙龈不密合?
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可能涉及手术、修复体制作、患者自身条件或术后维护等多个环节:
手术相关因素
- 种植体位置/角度偏差: 种植体植入时位置过偏(偏向唇侧/颊侧或舌侧/腭侧)、角度不正(倾斜度过大),导致种植体平台(或基台连接处)未能位于牙槽嵴顶下方理想的骨-牙龈交界处,而是暴露在牙龈上方或侧面。
- 牙槽骨条件不佳:
- 骨量不足: 种植区域唇侧/颊侧骨板较薄或吸收,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来维持牙龈轮廓。
- 骨缺损: 种植体周围存在骨缺损(如种植体穿出骨皮质、骨缺损未植骨等),导致牙龈无法紧密贴合。
- 软组织处理不当:
- 切口设计不佳: 切口位置或方式导致瓣张力过大或血供不良。
- 瓣缝合技术问题: 缝合时张力过大、对位不佳,导致牙龈无法完全覆盖种植体边缘。
- 牙龈瓣过薄: 尤其在薄龈生物型患者中,如果瓣过薄,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组织厚度来覆盖边缘。
- 种植体/基台设计: 某些种植体系统的平台设计(如非平台转移设计)或基台形态可能不利于牙龈封闭,平台转移设计(基台直径小于种植体平台)通常更有利于维持牙龈健康。
修复体制作相关因素
- 牙冠边缘设计不当:
- 位置错误: 牙冠边缘(尤其是金属烤瓷冠的金属边缘)制作得过浅(位于龈上)或过深(侵犯生物学宽度),或者位置偏移。
- 形态不佳: 边缘形态过于尖锐、不光滑,或没有形成良好的肩台形态,不利于牙龈附着。
- 牙冠密合度差:
- 制作精度不足: 印模制取不准确,或技工加工过程中误差导致牙冠与基台(或种植体)之间产生缝隙。
- 粘接剂残留: 使用粘接剂固位牙冠时,多余的粘接剂未被彻底清除,滞留在龈沟内,刺激牙龈导致炎症和退缩。
- 咬合问题:
- 早接触/干扰: 牙冠存在早接触或咬合干扰,导致异常的咬合力作用于牙龈边缘,长期压迫可能导致牙龈退缩。
- 咬合力过大: 患者咬合力过大,超出牙龈和骨组织的承受能力。
患者自身因素
- 牙龈生物型: 薄龈生物型患者比厚龈生物型患者更容易发生牙龈退缩。
- 牙龈状况: 术前存在牙龈炎、牙周炎,或术后维护不当导致牙龈炎症,破坏了牙龈附着。
- 吸烟: 吸烟严重影响牙龈血供和愈合能力,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和牙龈退缩的风险。
- 口腔卫生不良: 未能有效清洁种植牙周围,导致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进而导致退缩。
- 不良习惯: 如咬硬物、夜磨牙/紧咬牙等。
术后因素
- 愈合期问题: 术后感染、血肿、瓣裂开等影响愈合。
- 维护不当: 术后未能遵医嘱维护,或日常清洁不到位。
不密合可能导致的后果
- 牙龈炎/种植体周围炎: 缝隙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炎症可向深层发展,破坏牙槽骨,最终导致种植体松动失败。
- 美观问题: 暴露的金属边缘(尤其是前牙区)影响美观,形成“黑三角”或“灰线”。
- 敏感: 暴露的种植体或基台表面可能引起冷热敏感。
- 食物嵌塞: 缝隙容易嵌塞食物,引起不适和清洁困难。
-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持续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进行性吸收,威胁种植体稳定。
- 最终失败: 如果不处理,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
如何处理?
处理方法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原因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
专业清洁与维护:
-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由专业的种植医生或牙周医生进行,彻底清除龈沟内和种植体表面的菌斑、牙石和粘接剂残留。
- 加强口腔卫生指导: 学习并掌握有效的种植牙清洁方法(如使用种植体专用牙刷、冲牙器、牙线/牙缝刷、牙间刷等)。
- 定期复查和维护: 严格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和专业洁治。
-
修复体处理:
- 修改牙冠边缘: 如果牙冠边缘位置或形态不当,可能需要重新制作牙冠,调整边缘位置(通常建议位于龈下0.5-1mm,形成清晰的肩台)和形态。
- 去除粘接剂: 如果是粘接剂残留导致,需要专业设备(如显微镜、超声设备)彻底清除龈沟内的粘接剂。
- 更换修复体: 如果牙冠本身制作不良(如密合度差、咬合问题),需要重新制作高质量的修复体。
-
手术干预:
- 软组织增量术: 对于牙龈退缩明显、组织量不足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
- 游离龈移植: 从上颚或其他部位取少量牙龈组织,移植到缺损区域。
- 结缔组织移植: 取上颚结缔组织,覆盖暴露的种植体边缘,增加牙龈厚度和高度。
-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利用屏障膜引导组织再生。
- 瓣移植术: 将邻近的牙龈瓣转移覆盖缺损区域。
- 骨增量术: 如果存在明显的骨缺损,可能需要同时进行骨移植(如GBR),为软组织提供支撑。
- 种植体调整/更换: 如果种植体位置严重偏差导致无法通过修复体或软组织手术解决,可能需要暴露种植体,调整位置(如果可能)或拔除原种植体,待骨愈合后重新植入(这是最后的选择)。
- 软组织增量术: 对于牙龈退缩明显、组织量不足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
-
控制全身及局部风险因素:
- 戒烟: 强烈建议戒烟,这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 治疗牙周病: 确保口腔其他部位没有活动性牙周病。
预防措施
-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机构: 种植手术和修复体制作对技术和经验要求很高。
- 全面的术前评估: 包括CBCT检查评估骨量、骨密度、重要结构位置,牙龈生物型评估等。
- 精确的手术计划: 利用数字化导板等技术提高种植体植入位置的精准度。
- 精细的手术操作: 注意保护骨组织和软组织,良好的切口设计、无张力缝合。
- 高质量的修复体制作: 使用精确的印模技术(如数字印模)、高精度的加工(如CAD/CAM),确保修复体边缘密合、形态合适,对于粘接剂固位,必须彻底清除多余粘接剂(最好使用螺丝固位修复体,尤其在前牙区)。
- 良好的咬合设计: 确保修复体有均匀、适中的咬合力,避免早接触和干扰。
- 严格的术后维护: 患者需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并坚持定期复查和专业维护。
- 戒烟: 戒烟是预防种植体周围问题和牙龈退缩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种植牙边缘与牙龈不密合是一个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问题,一旦发现牙龈退缩、暴露种植体边缘或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BCT)明确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加强维护、修改修复体、软组织手术甚至骨手术等,预防始终胜于治疗,选择专业医生、严格把控手术和修复质量、并做好术后维护是避免这一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