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牙齿矫正咬合调整过程现在要注意什么?

牙齿矫正中的“咬合调整”是矫正后期极其关键的一步,它发生在牙齿基本排齐、关闭间隙之后,目标是建立稳定、协调、功能正常的咬合关系,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精细调整期”或“咬合平衡期”。

2025最新牙齿矫正咬合调整过程现在要注意什么?-图1

以下是牙齿矫正咬合调整过程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 一、 咬合评估与分析 (精细调整的起点)

  1. 全面检查:

    • 模型分析: 医生会取上下颌的石膏模型或进行数字化扫描,在模型上仔细检查牙齿的排列、咬合接触点、覆合(上前牙盖下前牙的程度)、覆盖(上前牙切缘到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牙弓形态、中线对齐情况等。
    • 口内检查: 直视观察牙齿排列、牙龈健康、咬合接触点(用咬合纸或 articulating paper 染色)。
    • X光片: 评估牙根位置、牙槽骨状况、颞下颌关节(TMJ)情况。
    • 功能性检查: 让患者做各种咬合动作(正中咬合、前伸咬合、侧方咬合),观察下颌运动轨迹、有无干扰点、肌肉紧张情况。
    • 患者反馈: 询问患者有无咬合不适、颞下颌关节弹响或疼痛、咀嚼效率、发音问题等。
  2. 识别问题: 基于以上检查,医生会识别出存在的咬合问题,

    • 早接触点/干扰点: 在下颌进行各种功能性运动时,某些牙齿的咬合接触点比其他牙齿更早出现或位置不当,导致咬合力分布不均。
    • 咬合不平衡: 某些牙齿接触过紧(高点),某些牙齿接触不足(低点)。
    • 覆合过深或过浅: 上下前牙垂直关系异常。
    • 覆盖过大或过小: 上下前牙水平关系异常。
    • 中线不齐: 上下颌中线未对齐。
    • 后牙咬合关系异常: 如中性咬合、近中咬合、远中咬合不良。
    • 颞下颌关节问题: 可能与咬合干扰有关。

📍 二、 咬合调整的具体方法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调整:

  1. 调颌 (Occlusal Adjustment / Equilibration):

    • 目的: 精确磨改牙齿咬合面上的高点(早接触点或干扰点),消除干扰,建立广泛、均匀、多点接触的咬合关系。
    • 方法:
      • 使用精细的金刚石磨头或砂条在牙齿咬合面上进行微量、精确的磨改。
      • 过程中会反复让患者咬合,使用咬合纸或 articulating paper 染色来确认接触点,指导磨改。
      • 磨改量非常小,仅去除妨碍咬合平衡的薄薄一层牙釉质,不会影响牙齿的强度和健康。
    • 适用: 主要针对个别牙齿的早接触点、干扰点、轻微的咬合创伤。
  2. 颌板 (Occlusal Splint):

    • 目的:
      • 诊断性:暂时性佩戴,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判断问题是否源于咬合。
      • 治疗性:引导下颌到最放松、最舒适的位置,消除肌肉紧张和关节压力,为后续的咬合调整创造条件或作为最终稳定咬合的一种方式。
      • 稳定性:作为最终咬合关系的稳定器。
    • 类型: 常用的有 stabilization splint(稳定颌板)、repositioning splint(再定位颌板)、orthotic splint(矫治颌板)等。
    • 制作: 根据患者的模型或口内扫描数据,在技工室制作。
    • 适用: 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肌肉疼痛、需要引导颌位关系、或在调颌后需要进一步稳定咬合的情况。
  3. 正畸力的精细调整:

    • 更换弓丝: 在矫正后期,医生可能会更换更细、弹性更好的不锈钢丝或镍钛丝,进行更精细的移动,微调牙齿的倾斜度和位置。
    • 使用精细附件: 如小圈结扎、微种植钉辅助的牵引、精细的橡皮筋(颌间牵引、颌内牵引)等,进行非常精确的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以改善咬合接触关系。
    • 转矩调整: 通过弓丝或特定托槽的转矩设计,精确控制牙齿的唇颊舌腭向倾斜度,使其达到理想的咬合位置。
  4. 保持器调整:

    在矫正结束,拆除矫治器后,佩戴保持器(如 Hawley 保持器、透明保持器)本身也是一种咬合稳定和微调的过程,医生会根据初戴保持器时的咬合接触情况,对保持器进行必要的调改,确保其在稳定牙齿位置的同时,也能提供良好的咬合引导。

📍 三、 咬合调整的时间周期

  • 精细调整期通常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具体取决于:
    • 初始咬合问题的复杂程度。
    • 患者的配合程度(如正确佩戴橡皮筋、按时复诊)。
    • 医生的技术方案和调整频率。
  • 这个阶段复诊间隔可能会缩短(例如每2-4周一次),以便医生密切观察调整效果并及时进行微调。

📍 四、 患者配合的重要性

  • 严格遵医嘱: 按时复诊,按要求佩戴橡皮筋或其他附件。
  • 反馈不适: 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咬合不适、疼痛、关节弹响等症状。
  • 保持口腔卫生: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维持矫正效果和咬合健康的基础。
  • 饮食注意: 在调整期,避免过硬、粘性大的食物,防止损坏矫治器或影响调整效果。

📍 五、 咬合调整的目标与意义

  • 功能恢复: 建立稳定、高效的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
  • 舒适体验: 消除因咬合干扰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弹响疼痛、头痛等症状。
  • 长期稳定: 减少矫正后牙齿复发(反弹)的风险,确保矫正效果的持久性。
  • 健康保障: 避免咬合创伤导致的牙齿磨损、松动、牙周问题。
  • 美观协调: 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如中性咬合),使微笑和面部轮廓更协调。

牙齿矫正的咬合调整是一个精细、动态、医患密切配合的过程,它是在牙齿排列基本完成后,对咬合功能进行最后的“精装修”,医生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调改技术(如调颌、颌板、精细正畸力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舒适、功能良好、健康美观的咬合关系,这是整个矫正治疗成功和长期稳定的基石,患者在此阶段的耐心配合和及时反馈至关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