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期间出现牙酸(也称为酸痛或敏感)是非常常见且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矫正初期、每次调整牙套后以及牙齿移动较快的时候,这主要是由于牙齿在受到矫正器施加的持续、轻柔的力时,牙根周围的组织(牙周膜、牙槽骨)发生改建和适应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牙酸?
- 牙齿移动的压力: 矫正器(如托槽、弓丝、隐形牙套)施加的力会作用于牙齿,使其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这种压力会刺激牙根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酸痛感。
- 牙本质暴露: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龈可能暂时性地轻微退缩,或者牙釉质与牙套摩擦,导致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含有神经)暴露,冷、热、甜、酸的食物或饮料刺激暴露的牙本质,就会引起酸痛。
- 咬合高点: 有时调整后的牙套或弓丝可能暂时性地改变了牙齿的咬合关系,形成某个牙齿的咬合力过大(咬合高点),导致该牙齿酸痛。
- 口腔卫生变化: 矫正器增加了清洁难度,如果清洁不到位,牙菌斑堆积可能刺激牙龈,加重敏感感,甚至引发牙龈炎。
如何缓解和应对牙酸?
牙酸通常在几天到一两周内会逐渐减轻,牙齿适应新的位置后酸痛感会消失,以下方法可以帮助缓解不适:
-
饮食调整:
- 避免刺激性食物: 暂时少吃或避免过冷、过热、过酸(如柠檬、醋)、过甜的食物和饮料,以及过硬、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如坚果、硬糖、排骨、硬面包等)。
- 选择温和食物: 选择温凉、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土豆泥、香蕉、酸奶等。
- 小口进食: 细嚼慢咽,避免用患侧牙齿用力咀嚼。
-
保持口腔卫生:
- 认真刷牙: 使用软毛牙刷(电动牙刷效果更好)和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矫正期间口腔卫生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刺激源(细菌)和预防其他并发症。
- 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 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仔细清洁牙缝和托槽周围,使用冲牙器(水牙线)辅助清洁效果更佳,食物残渣堆积会加剧敏感和炎症。
- 含漱温水: 饭后或感觉酸痛时,用温水轻轻漱口,可以暂时缓解不适。
-
使用正畸蜡:
如果牙套的托槽、弓丝末端或钢丝结扎丝刮蹭口腔黏膜(如内颊、嘴唇、牙龈),引起局部疼痛或溃疡,可以使用正畸蜡覆盖这些尖锐点,形成保护层,这能直接减少摩擦刺激,缓解疼痛。
-
使用咬合垫/咬合板:
- 如果酸痛主要是由咬合高点引起,或者医生判断需要,可能会建议佩戴临时性的咬合垫或咬合板,它可以分散咬合力,让酸痛的牙齿休息,缓解不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止痛药(必要时):
- 如果酸痛感非常明显,影响进食和休息,可以考虑在医生建议或指导下,服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不要自行长期或过量服用。
-
避免自行调整牙套:
- 绝对不要尝试自己弯曲、调整弓丝或拆卸牙套!这可能导致牙齿移动失控、损伤牙根甚至牙套断裂,加重问题并延长矫正时间,所有调整都应在复诊时由专业医生进行。
-
及时复诊沟通: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下次复诊时,一定要向你的正畸医生详细描述牙酸的情况:
- 酸痛的起始时间(是刚戴新牙套/调整后几天?还是持续存在?)
- 酸痛的程度(轻微、中度、剧烈?)
- 酸痛的持续时间(几天?持续不退?)
- 是否有特定食物或动作会加重?
-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咬合异常、口腔溃疡等)?
- 医生会检查你的牙齿移动情况、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判断牙酸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弓丝力度、更换更温和的矫正方式、处理咬合高点、加强口腔卫生指导等)。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下次复诊时,一定要向你的正畸医生详细描述牙酸的情况:
何时需要立即就医?
虽然牙酸是常见现象,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 剧烈疼痛: 疼痛非常剧烈,无法忍受,止痛药无效。
- 疼痛持续不退: 调整牙套后超过两周,酸痛感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 牙齿明显松动: 感觉牙齿异常松动,甚至摇晃。
- 牙龈严重红肿、出血、化脓: 提示可能存在牙龈炎、牙周炎或其他感染。
- 口腔溃疡严重且不愈合: 正畸蜡无法缓解或溃疡范围大。
- 咬合完全紊乱: 无法正常咬合,感觉牙齿卡住或无法闭合。
- 牙套损坏或脱落: 托槽脱落、弓丝断裂或刺出。
牙齿矫正期间的牙酸是牙齿移动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应,不必过度恐慌,通过调整饮食、加强口腔卫生、使用正畸蜡、必要时使用咬合垫或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不适。最关键的是保持与正畸医生的密切沟通,在复诊时详细反馈情况,让医生能及时评估和处理,确保矫正过程顺利且舒适。 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遵循医嘱是顺利完成矫正、获得理想效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