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外突矫正危害大吗?现在矫正要注意什么?

牙齿外突矫正(正畸治疗)是解决牙齿排列不齐、咬合问题以及改善面部美观的有效方法,但和其他医疗干预一样,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了解这些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在矫正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将风险降到最低。

2025牙齿外突矫正危害大吗?现在矫正要注意什么?-图1

以下是一些牙齿外突矫正可能带来的危害或潜在问题:

矫正过程中的常见不适和问题

  1. 疼痛与不适:

    • 原因: 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移动会产生压力,导致酸痛、胀痛,尤其在头几天最明显,这种疼痛通常在几天内会逐渐缓解。
    • 影响: 可能影响进食、说话和睡眠。
  2. 口腔溃疡:

    • 原因: 矫治器(托槽、弓丝、结扎丝等)的边缘或凸起部分容易摩擦口腔内壁(颊黏膜、舌侧),形成溃疡。
    • 影响: 引起疼痛,影响进食和说话,医生通常会提供正畸蜡或调整矫治器来缓解。
  3. 牙齿松动:

    • 原因: 在矫正过程中,牙齿需要在牙槽骨中移动,这是生理性的松动,这是牙齿移动的必要过程。
    • 影响: 患者会感觉牙齿比平时更松动,尤其是在加力后。但请注意: 这种松动是暂时的,矫正完成后,随着牙槽骨改建稳定,牙齿会重新稳固。严重危害: 如果操作不当或患者口腔卫生极差导致牙周炎严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4. 牙根吸收:

    • 原因: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的牙骨质可能被吸收,导致牙根变短。
    • 影响: 轻微的牙根吸收通常不影响牙齿功能和寿命,但严重的吸收会降低牙齿的稳固性,增加未来牙齿脱落的风险,并可能影响牙齿的美观(如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发生率不高,与个体差异、矫正力大小、牙齿移动距离、牙齿原有状况等因素有关,医生在矫正前和矫正中会通过X光片监测牙根情况。
  5. 牙龈退缩:

    • 原因:
      • 牙齿移动(尤其是唇向移动)可能导致牙龈附着位置改变。
      •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牙龈炎、牙周炎,进而破坏牙周组织支持,导致牙龈萎缩。
      • 牙根吸收也可能伴随牙龈退缩。
    • 影响: 牙龈退缩后,牙根可能暴露,影响美观,增加牙齿敏感和龋齿风险。

咬合与功能相关的问题

  1. 颞下颌关节紊乱:

    • 原因: 矫正改变了咬合关系,可能加重或诱发原有的颞下颌关节问题(如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矫正本身不是TMD的直接原因,但咬合变化可能是诱因之一。
    • 影响: 导致关节疼痛、弹响、杂音、张口困难、头痛等。
  2. 咬合创伤:

    • 原因: 矫正过程中或矫正后,如果咬合关系调整不当,某些牙齿可能承受过大的咬合力(早接触、干扰)。
    • 影响: 导致牙齿酸痛、松动、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咀嚼效率下降。
  3. 神经损伤:

    • 原因: 非常罕见,可能在放置矫治器、拔牙或牙齿移动过程中损伤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
    • 影响: 导致下唇、下巴或舌尖麻木或感觉异常,通常是暂时性的,但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永久性的。

美观与心理影响

  1. 矫正期间美观影响:

    • 原因: 佩戴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治器或陶瓷托槽,在矫正期间会影响美观,尤其对于对外观要求高的患者(如成年人、演员等)。
    • 影响: 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社交尴尬,隐形牙套在这方面有优势。
  2. 矫正后复发风险:

    • 原因: 这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潜在危害之一,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复发)。
    • 影响: 如果矫正后不认真佩戴保持器(尤其是终身佩戴),或者保持器丢失、损坏后不及时更换,牙齿(尤其是前牙)可能会部分或全部回到矫正前的位置,导致矫正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牙齿外突(尤其是双颌前突)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口腔卫生与并发症

  1. 食物嵌塞与清洁困难:

    • 原因: 矫治器本身会阻碍牙齿清洁,容易在托槽周围、弓丝下方、牙齿邻间隙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
    • 影响: 如果患者口腔卫生维护不到位,极易导致:
      • 龋齿(蛀牙): 托槽周围、牙龈边缘容易发生龋坏。
      • 牙龈炎/牙周炎: 牙龈红肿、出血、萎缩,严重时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
  2. 釉质脱矿(白斑):

    • 原因: 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堆积产酸,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钙、磷),在牙齿表面形成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
    • 影响: 影响美观,是龋齿的前兆,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发展成龋洞。

其他潜在问题

  1. 拔牙风险:

    • 原因: 对于牙齿严重拥挤或外突的患者,拔牙是常见的矫正手段之一。
    • 影响: 拔牙本身有手术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邻牙损伤等),拔牙后的间隙关闭也可能带来上述的牙齿移动相关风险,拔牙后面部软组织可能会有轻微变化(如嘴唇丰满度变化)。
  2. 矫正方案不当带来的问题:

    • 原因: 如果正畸医生诊断错误、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
    • 影响: 可能导致:
      • 矫正效果不佳或失败。
      • 出现新的咬合问题(如深覆合加深、开颌等)。
      • 牙齿过度移动导致牙龈退缩、牙根吸收加剧。
      • 面部美观不协调甚至变差。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专业的医生能进行准确诊断、制定合理方案、规范操作,并在矫正过程中密切监控。
  2. 充分沟通与知情同意: 矫正前与医生详细讨论所有可能的利弊、风险、预期效果、费用、矫正周期等。
  3. 严格保持口腔卫生: 这是患者自己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学会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等,坚持饭后刷牙,定期进行专业洁牙(洗牙)。
  4. 遵从医嘱: 按时复诊,认真佩戴橡皮筋、牵引装置等,不随意调整矫治器。
  5. 矫正后严格佩戴保持器: 终身佩戴是防止复发的关键,认真对待保持器阶段。
  6. 定期复查: 矫正完成后也要定期回访医生,监控牙齿稳定性和口腔健康状况。

牙齿外突矫正的潜在危害确实存在,涵盖了疼痛、不适、口腔溃疡、牙齿松动、牙根吸收、牙龈退缩、咬合问题、关节问题、美观影响、复发风险、口腔卫生问题(龋齿、牙周病)、釉质脱矿,甚至拔牙风险和方案不当风险等。

需要强调的是:

  • 这些风险并非一定会发生。 在专业医生的操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下,大部分风险可以显著降低甚至避免。
  • 矫正的益处(改善美观、功能、健康)通常远大于其潜在风险。
  • 现代正畸技术(如数字化诊断、轻力矫治、隐形矫治等)的发展,也在不断降低风险和提高舒适度。

如果你有牙齿外突的问题并考虑矫正,不要因为害怕潜在风险而放弃治疗,但一定要充分了解风险,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生,并严格遵从医嘱,尤其是保持口腔卫生和坚持佩戴保持器,这样,你就能最大程度地享受矫正带来的益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