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种植牙何时需外提?骨量不足最新指征来了!

“种植牙外提”这个术语在种植牙领域并不算非常标准的术语,但通常指的是当牙槽骨的骨量(宽度或高度)不足以直接植入种植体时,通过外科手术技术来增加骨量,从而为种植体创造足够支撑空间的过程。

2025种植牙何时需外提?骨量不足最新指征来了!-图1

就是“增加骨头”或“骨头增量”,这种技术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尤其是在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

以下是需要进行“外提”(骨增量)手术的常见情况:

🦷 1. 牙槽骨宽度不足(水平骨缺损)

  • 原因: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逐渐吸收变窄,尤其后牙区(上下颌磨牙区)的牙弓宽度本身就有限,拔牙后吸收更明显,天生牙槽骨较窄也可能存在。
  • 问题: 如果骨头太窄,种植体植入后没有足够的骨壁包裹,会导致:
    • 种植体稳定性差,容易松动失败。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龈)过薄,美观效果差,容易萎缩。
    • 种植体颈部暴露(“黑三角”),影响美观和卫生。
  • 解决方案(外提技术):
    • 牙槽骨劈开术/骨膨胀术: 在牙槽骨嵴顶做切口,用特殊的器械将牙槽骨从中间劈开或横向撑开,在形成的间隙中植入骨粉(骨移植材料),再放入种植体,这样既增加了宽度,又同时植入了种植体。
    • 引导骨再生术: 在骨缺损区域覆盖生物膜,将骨粉填入缺损处,利用屏障膜引导骨组织再生,这通常需要分阶段手术(先植骨,等骨头长好再种牙)。

🦷 2. 牙槽骨高度不足(垂直骨缺损)

  • 原因: 同样是牙齿缺失后吸收,尤其是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鼻腔下方)的气腔会随着时间向下膨胀,占据本该是骨头的高度空间,下颌后牙区也可能因吸收导致高度不足。
  • 问题: 如果骨头高度不够,种植体长度不足,无法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或者可能穿透上颌窦底,引发感染或鼻窦炎。
  • 解决方案(外提技术):
    • 上颌窦提升术: 这是垂直骨增量最常见的技术。
      • 上颌窦内提升术: 通过牙槽嵴顶开一个小窗,小心地将上颌窦底粘膜(“窗”的粘膜)向上推起,在下方形成的间隙中植入骨粉,适用于高度缺损较小的情况(通常1-3mm),有时可以同期植入种植体。
      • 上颌窦外提升术: 在上颌窦侧壁开一个较大的骨窗,将粘膜完整剥离推起,在下方间隙中植入大量骨粉,适用于高度缺损较大(gt;3mm)的情况,通常需要等待骨粉与自身骨头融合(4-6个月以上)后,再二期手术植入种植体。
    • 块状骨移植术: 从身体其他部位(如下颌骨颏部、髂骨)取下一块带骨膜的骨头,移植到高度缺损区域,用钛板钛钉固定,这是增加骨量最直接有效但创伤也相对较大的方法,通常用于严重的垂直骨缺损。
    • 牵引成骨术: 通过在骨内安装特殊的牵引装置,在术后逐渐牵拉骨块,利用骨组织再生的原理缓慢增加骨量,技术复杂,周期长,适用于严重的骨缺损。

🦷 3. 局部骨缺损(如囊肿、外伤后)

  • 原因: 拔牙窝内残留的囊肿、根尖周炎导致的骨质破坏、外伤造成的骨缺损等。
  • 问题: 这些区域骨头本身就不健康或缺失,无法直接支持种植体。
  • 解决方案(外提技术):
    • 囊肿/病变刮除术 + 引导骨再生术: 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在骨缺损处植入骨粉,覆盖生物膜,引导健康骨组织再生。
    • 块状骨移植术: 对于较大的骨缺损,可能需要移植自体骨块。

🦷 4. 种植体位置不佳(美学区或功能要求高)

  • 原因: 即使骨量足够,有时为了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前牙区牙龈形态、邻接关系)或功能咬合,需要通过骨增量技术(如引导骨再生)来塑造理想的牙槽嵴形态,为最终修复体(牙冠)创造最佳基础。

📌 总结关键点

  • 核心目的: 解决骨量不足(宽度或高度)的问题,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初期稳定性长期骨结合基础。
  • 常见适应症: 牙齿长期缺失导致的骨吸收、拔牙后立即种植但骨量不足、上颌窦气化、先天骨量不足、局部骨缺损、美学要求高的区域。
  • 技术选择: 医生会根据缺损的类型(水平/垂直)、程度(大小)、位置(前牙/后牙)、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期望值,选择最合适的骨增量技术(如GBR、骨劈开、上颌窦提升、块状骨移植等)。
  • 手术时机:
    • 同期植入: 在骨增量手术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如部分上颌窦内提升、骨劈开)。
    • 分期植入: 先进行骨增量手术,等待移植骨与自身骨完全融合(通常需要4-9个月),再进行二期手术植入种植体(如上颌窦外提升、GBR后)。
  • 必要性: 骨增量是解决骨量不足问题的必要且成熟的技术,虽然增加了手术次数、时间和费用,但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牙的成功率和远期效果,避免了因骨量不足导致的种植失败、并发症和美学缺陷。

📎 重要建议

如果你被医生告知需要进行“外提”或骨增量手术,不必过于紧张,这通常是保障你种植牙长期成功和美观的必要步骤,务必与你的种植医生充分沟通:

  1. 明确原因: 了解自己具体是哪种骨量不足(宽度?高度?程度?)。
  2. 了解方案: 医生计划采用哪种骨增量技术?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
  3. 了解流程: 是同期种牙还是分次手术?整个治疗周期大概多长?
  4. 了解风险: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了解骨增量手术可能的风险(如感染、移位、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等)及应对措施。
  5. 了解替代方案: 是否有其他选择?比如骨增量不成功会怎样?是否考虑其他修复方式(如活动假牙、固定桥)?

通过详细的沟通和充分的了解,你就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获得满意的种植牙效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