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植体(Implant Fixture) - 人工牙根
种植体是整个种植牙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被直接植入到缺失牙齿的牙槽骨内。

-
功能:
- 骨结合: 种植体最核心的功能是利用其特殊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主要是纯钛或钛合金)和表面处理技术,与牙槽骨发生牢固的生物学结合,这个过程称为“骨结合”,这为后续的修复体提供了稳定、坚固的支撑基础,模拟了天然牙根的作用。
- 承受咀嚼力: 种植体将咀嚼力传递到周围的牙槽骨上,刺激骨组织,防止因缺牙导致的骨吸收萎缩。
- 提供固位: 它为上方的修复体(牙冠、牙桥等)提供了稳固的锚点。
-
特点:
- 生物相容性: 必须与人体组织高度相容,不会引起排异反应或毒性反应,钛是目前最理想的材料。
- 骨结合能力: 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如喷砂酸蚀、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浆喷涂等),极大地促进了骨细胞附着和生长,实现长期稳定的骨结合。
- 强度和稳定性: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长期咀嚼力而不变形或断裂,设计上通常有螺纹结构,以增加初期稳定性和骨结合面积。
- 长期性: 在良好的骨结合和口腔卫生维护下,种植体可以在体内长期稳定存在(理论上数十年甚至终身)。
- 不可见性: 植入后完全位于牙龈和牙槽骨内部,口腔内不可见。
-
结构:
- 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虽然有时基台会独立):
- 植入体: 主体部分,呈螺钉状,植入牙槽骨内。
- 基台: 连接植入体和修复体的中间部件,其设计(角度、高度、直径)影响修复体的位置和咬合关系,有些系统将基台与植入体连为一体(一体式种植体)。
- 愈合基台/转移体: 在植入体骨结合期间或取模时使用的临时部件。
- 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虽然有时基台会独立):
-
选择考量:
- 品牌和系统: 不同品牌(如Straumann, Nobel Biocare, ITI, Osstem, Dentis等)在材料、表面处理、设计、临床数据上存在差异,影响成功率和长期效果。
- 尺寸: 根据缺牙位置、牙槽骨的宽度、高度、密度选择合适的直径和长度。
- 表面处理: 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影响骨结合的速度和质量。
- 医生经验和技术: 植入体的位置、角度、深度对最终效果至关重要,需要医生精准操作。
🦷 二、修复体(Prosthesis) - 人工牙冠/桥
修复体是安装在种植体(或基台)上,位于口腔内可见部分的“假牙”。
-
功能:
- 恢复美观: 模拟天然牙的形态、颜色、大小和透明度,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改善笑容和面部美观。
- 恢复咀嚼功能: 提供有效的咬合面,恢复咀嚼效率,享受各种食物。
- 恢复发音功能: 填补牙齿空缺,改善因缺牙导致的发音不清。
- 维持邻牙和对颌牙稳定: 防止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维持咬合关系稳定。
- 保护种植体: 为种植体提供功能性覆盖。
-
特点:
- 美观性: 材料和工艺要求高,需要高度仿真。
- 功能性: 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承受日常咀嚼力。
- 生物相容性: 材料需对口腔软组织安全无害。
- 精确性: 必须与下方的种植体基台(或天然牙)形成精确、密合的连接,防止食物嵌塞和微渗漏。
- 可更换性: 相对于种植体,修复体在长期使用后如果损坏或需要更新(如颜色不匹配、磨损严重),通常可以拆卸更换,而无需更换下方的种植体(除非种植体本身有问题)。
-
类型:
- 单冠: 用于替代单颗缺失牙,是最常见的类型。
- 牙桥: 用于连续缺失2颗或以上牙齿,桥体(中间的假牙)连接两端的种植体(或种植体+天然牙)。
- 覆盖义齿: 用于全口或半口缺牙,利用多个种植体(通常2-4颗)提供固位和稳定,大大提高传统活动义齿的舒适度和咀嚼效率。
- 基台: 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和修复体的中间件,但它本身也常被视为修复体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最终修复体安装前),基台可以是成品基台或个性化基台。
-
材料:
- 全瓷: 如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等,美观性极佳,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尤其是氧化锆),是前牙和后牙的首选材料,不含金属,避免牙龈着色。
- 金属烤瓷: 金属内冠(如镍铬合金、钴铬合金、贵金属合金)外烤瓷粉,强度高,但美观性略逊于全瓷,且金属边缘可能影响牙龈美观(尤其是非贵金属)。
- 树脂: 用于临时修复体或小范围修复,强度和耐磨性不如全瓷或金属烤瓷。
- 金属: 极少用于最终修复体,主要用于特殊基台或某些覆盖义体的结构部分。
-
固位方式:
- 粘接固位: 使用专用粘接剂将修复体粘固在基台上,优点是美观性好(没有螺丝孔),缺点是粘接剂残留可能刺激牙龈,且拆卸困难。
- 螺丝固位: 通过修复体内部的螺丝将其固定在基台上,优点是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和修理;缺点是修复体表面需要开孔,可能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且螺丝孔处有微渗漏风险。
🤝 三、种植体与修复体的关系
- 基础与上层建筑: 种植体是基础,如同房子的地基;修复体是上层建筑,如同房子本身,没有稳固的种植体,修复体无法长期稳定存在;没有精心制作的修复体,种植体的功能无法完美发挥。
- 相互依存: 两者必须高度匹配,种植体的位置、角度、基台的选择直接影响修复体的设计、咬合关系和美观效果,修复体的咬合力大小、方向分布也直接影响种植体的长期健康(避免过载导致骨吸收或种植体周围炎)。
- 长期协同: 在良好的维护下,一个成功的种植牙系统是种植体和修复体长期协同工作的结果,种植体提供稳定支撑,修复体完成功能与美观。
- 种植体: 是植入牙槽骨内的“人工牙根”,负责骨结合、承受咀嚼力、提供稳定支撑,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石,要求生物相容性好、骨结合能力强、长期稳定。
- 修复体: 是安装在种植体基台上的“人工牙冠/桥”,负责恢复美观、咀嚼功能、发音,并维持咬合稳定,它是系统的功能体现,要求美观、坚固、精确、舒适。
选择种植牙时,需要综合考虑种植体的品牌、质量、医生技术以及修复体的材料、设计、工艺,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美观舒适的“第三副牙齿”,定期复诊和维护(尤其是种植体周围卫生的维护)对保证种植体和修复体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