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被动就位是什么?为何对种植效果关键?

“被动就位”是种植牙修复中一个极其重要且追求的目标,它指的是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的部分)与其上方的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分)以及最终的修复体(牙冠)之间达到完美、无应力、无间隙的贴合状态

种植牙被动就位是什么?为何对种植效果关键?-图1

被动就位意味着当基台(或牙冠)被放置在种植体上时,它能够自然、顺畅地就位,不需要任何外力(如敲击、旋转强行拧入)就能完全贴合,并且没有任何肉眼可见或可探及的微小缝隙或应力。

为什么被动就位如此重要?

被动就位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基石,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机械并发症:

    • 螺丝松动/折断: 如果基台或牙冠与种植体之间存在微小的缝隙或应力,在咀嚼等反复受力作用下,连接螺丝会承受额外的应力,容易导致松动甚至折断,被动就位能最大程度减少这种应力。
    • 基台/修复体折裂: 应力集中点会导致基台或牙冠材料疲劳、折裂。
  2. 保证生物学封闭性:

    微小的缝隙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这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被动就位确保了连接处的紧密性,有效阻止细菌侵入。

  3. 确保修复体精度和功能:

    • 被动就位意味着修复体(牙冠)的位置、高度、咬合关系都精确无误,这能提供良好的咀嚼效率、舒适的咬合感,避免早接触或干扰。
    • 非被动就位可能导致修复体悬突、边缘不密合,影响美观和自洁能力。
  4. 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过大的微动和应力传递到种植体-骨界面,会刺激骨组织,导致骨吸收,被动就位能将应力更均匀地传递到骨组织,维持骨稳定。

如何实现被动就位?

实现被动就位是一个需要精密技术、高质量材料和严格流程的系统工程,主要步骤包括:

  1. 精准的种植体植入: 种植体本身必须被植入在理想的三维位置(角度、深度、位置),为后续修复打下基础。
  2. 高精度的印模/扫描:
    • 传统印模: 使用开窗式印模托盘和精确的印模材料(如聚醚硅橡胶),确保能精确复制种植体基台连接处的精细结构。
    • 数字化口内扫描: 使用高精度的口内扫描仪直接获取种植体周围的数字化模型,精度通常高于传统印模。
  3. 精密的CAD/CAM设计加工:
    • 基于印模或扫描数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精确设计基台和牙冠。
    • 使用数控机床或3D打印技术,从高精度材料(如钛、氧化锆)上加工出修复体,确保尺寸误差极小。
  4. 严格的试戴与调整:
    • 基台试戴: 在口内试戴加工好的基台,检查其是否能完全被动就位于种植体上,如果发现轻微的接触点或应力,需要精细调磨(通常在模型上或口内谨慎进行),直到达到被动就位。
    • 修复体试戴: 在基台上试戴牙冠(或桥),同样检查边缘密合度、咬合关系以及被动就位情况,可能需要精细调改咬合和外形。

被动就位 vs. 主动就位

  • 被动就位: 理想状态,修复体自然、无应力、无间隙地就位。
  • 主动就位: 不理想状态,修复体需要施加外力(如敲击、强行拧紧螺丝)才能就位,表明存在微小的干涉或间隙,这会导致上述的各种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

被动就位是种植牙修复追求的“黄金标准”。 它意味着种植体、基台和修复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无缝、无应力、生物封闭的整体,虽然实现被动就位需要更精密的技术、更长的操作时间和更高的成本,但它是确保种植牙长期稳定、功能良好、美观耐用、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对于患者而言,理解被动就位的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到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优质的修复机构对于种植牙成功至关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