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风险、提高长期成功率的关键环节,它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患者自身、医生团队和医疗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下是种植牙术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患者自身准备
-
详细病史采集:
- 全身健康状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既往病史、手术史、住院史、过敏史(特别是药物过敏)、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等),重点了解:
-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等(需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及麻醉)。
- 糖尿病: 血糖控制情况是影响种植体骨结合和感染风险的关键因素。
- 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贫血、出血性疾病等(需评估出血风险)。
-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或正在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治疗骨质疏松、某些癌症)的患者需特别评估,可能影响骨结合或增加颌骨坏死风险。
- 免疫系统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自身免疫病治疗)。
- 肾脏/肝脏疾病: 影响药物代谢和伤口愈合。
- 精神疾病: 如严重焦虑症、恐惧症,可能影响手术配合和术后恢复。
- 吸烟史: 非常重要! 吸烟是种植牙失败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会显著降低骨结合成功率、增加感染和并发症风险,强烈建议术前戒烟至少1-2周,术后长期戒烟或大幅减少吸烟量。
- 酗酒史: 影响伤口愈合和药物效果。
- 口腔局部情况: 既往口腔疾病史、治疗史(特别是缺牙原因)、口腔卫生习惯、有无夜磨牙或紧咬牙等不良习惯。
- 全身健康状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既往病史、手术史、住院史、过敏史(特别是药物过敏)、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等),重点了解:
-
全面口腔检查:
- 视诊、触诊、叩诊、扪诊: 检查缺牙区软组织(牙龈、粘膜)状况、邻牙健康状况、咬合关系、有无炎症、瘘管、骨隆突等。
- 牙周状况评估: 极其重要! 必须进行系统的牙周检查(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等),如果存在牙周炎,必须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并控制炎症,待牙周健康稳定后才能考虑种植,牙周炎未控制是种植失败的高危因素。
- 咬合分析: 评估咬合关系、咬合创伤风险、有无干扰等,这对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
影像学检查:
- 口腔曲面体层片: 初步了解全口牙槽骨的概况、邻牙位置、下颌神经管位置、上颌窦底位置等,但精度有限,无法精确评估骨量。
- 锥形束CT: 种植术前检查的金标准! 提供缺牙区颌骨的三维立体影像,精确测量:
- 骨高度、宽度、厚度: 判断骨量是否充足。
- 骨密度: 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 重要解剖结构位置: 如下颌神经管、颏孔、上颌窦、鼻底、邻牙牙根尖等,确保种植体植入的安全距离。
- 骨缺损情况: 评估是否需要植骨。
- 根尖片/咬翼片: 用于评估特定患牙或邻牙的根尖状况。
-
模型分析:
- 取模: 制取上下颌的石膏模型或进行口内扫描。
- 模型分析: 在模型上进行诊断性排牙、制作手术导板(如果需要)、评估咬合关系、制作临时修复体等。
医生团队准备
-
诊断与治疗计划制定:
- 综合所有检查结果(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模型),明确诊断。
- 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 这是术前准备的核心。
- 确定种植位点: 在三维空间中精确设计种植体的植入位置(近远中、颊舌向、垂直向),确保最佳生物力学分布、美学效果和避开重要解剖结构。
- 选择种植系统: 根据患者骨质条件、咬合力、经济预算等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品牌、型号、直径和长度。
- 确定手术时机: 即刻种植、延期种植、即刻负重还是延期负重?
- 评估是否需要植骨: 如骨量不足,需确定植骨类型(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部位、方式和时间点(同期植骨或分期植骨)。
- 确定修复方案: 最终修复体是单冠、桥、还是覆盖义齿?材料选择(全瓷、烤瓷、金属)?上部结构(基台)选择?
- 制定详细手术计划: 包括手术步骤、麻醉方式、所需器械、应急预案等。
- 评估费用: 向患者详细说明各项费用构成(种植体、基台、牙冠、手术费、植骨费、检查费等)。
-
术前沟通与知情同意:
- 充分沟通: 医生需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详细解释:
- 手术的必要性、目的和预期效果。
- 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步骤、时间周期。
- 手术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上颌窦穿通、种植体失败、美学效果不理想等)及其处理方法。
- 术后注意事项、饮食要求、口腔卫生维护。
- 费用明细及支付方式。
- 术后复诊计划。
- 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在充分理解并同意后签署,这是法律程序,也体现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决策。
- 充分沟通: 医生需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详细解释:
-
术前医嘱:
- 口腔卫生指导: 术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洁治(洗牙),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菌斑控制方法(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确保口腔环境清洁。
- 药物准备:
- 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有心脏病史、人工关节置换史、免疫抑制等),以及术前是否需要服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如焦虑患者)。
- 停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需根据药物类型、剂量和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数天至一周停药,并监测凝血功能(如INR值),以减少术中出血风险。切勿自行停药!
- 饮食准备: 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根据麻醉方式要求),防止术中或术后呕吐、误吸。
- 着装与陪同: 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穿高领、紧身衣,建议有家属或朋友陪同,尤其是全身麻醉或患者紧张时。
- 健康状况告知: 术前如有感冒、发烧、月经期(部分医生建议避开)、身体不适等,务必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要推迟手术。
- 戒烟: 再次强调戒烟的重要性。
医疗环境与器械准备
- 手术室/诊室准备: 消毒、无菌操作环境符合标准。
- 器械与设备准备:
- 准备种植手术专用器械盒(根据方案选择)。
- 准备种植体、基台、相关配件。
- 准备麻醉药品和设备。
- 准备止血材料、骨粉、骨膜(如需要)。
- 准备无菌手术包、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等。
- 准备监护设备(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准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
- 准备吸引器、无影灯等。
种植牙术前准备是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系统化、个体化的过程,充分的术前准备能够:
- 确保手术安全: 识别并规避风险因素。
- 提高手术成功率: 精准设计,优化种植体位置和初期稳定性。
- 减少并发症: 控制感染风险,避免神经损伤等。
- 优化长期效果: 为骨结合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修复体的功能、美观和耐用性。
- 保障患者知情权: 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过程和风险,做出理性决策。
- 提升患者体验: 减少患者焦虑,建立信任感。
患者务必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和准备步骤,与医生充分沟通,这是种植牙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切勿因为图省事或害怕而跳过必要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