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工具怎么选?不同类型适合哪些矫正需求?

诊断与设计工具

这是矫正开始前的关键阶段,用于获取信息、制定方案。

牙齿矫正工具怎么选?不同类型适合哪些矫正需求?-图1

  1. 口镜与探针:

    • 用途: 基础口腔检查,观察牙齿排列、牙龈状况、龋齿等。
    • 特点: 小巧、常用,是口腔检查的标配。
  2. 口内扫描仪:

    • 用途: 取代传统取模(咬印模),快速、精准地获取患者牙齿、牙龈、咬合关系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 优势: 提高患者舒适度(避免恶心感),数据精准,便于数字化设计、制作隐形矫治器、保持器等,是现代正畸的核心工具。
  3. X光设备:

    • 全景片: 显示全口牙齿、牙根、颌骨、颞下颌关节等情况,是评估骨骼关系、埋伏牙、牙根状况的重要工具。
    • 头颅侧位片: 用于测量骨骼结构(上下颌骨位置)、牙齿角度、软组织轮廓等,是制定矫治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核心依据。
    • 根尖片: 观察单颗或少数几颗牙齿的牙根、牙槽骨情况。
    • CBCT: 提供三维立体影像,清晰显示颌骨、牙根、神经血管管等精细结构,常用于复杂病例(如阻生牙、正颌手术前评估)。
  4. 相机:

    • 用途: 拍摄面部照片、口内照片(牙齿、牙龈、咬合),记录矫治前后的变化,用于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估。
  5. 模型分析工具:

    • 用途: 在石膏模型或数字化模型上测量牙齿大小、宽度、拥挤度、间隙、咬合关系等,辅助诊断和设计。
    • 工具: 游标卡尺、分析尺等。

主动矫治工具(治疗阶段)

这是将牙齿移动到目标位置的核心阶段。

A. 固定矫治器(俗称“钢牙套”)

  1. 托槽:

    • 用途: 粘贴在牙齿表面,作为弓丝的“轨道”和施力的“支点”,引导牙齿移动。
    • 类型:
      • 金属托槽: 最常见,强度高,价格相对低廉。
      • 陶瓷托槽: 透明或接近牙齿颜色,美观性较好,但相对较脆、价格较高。
      • 自锁托槽: 带有闭锁装置,弓丝可直接嵌入或通过滑盖固定,摩擦力小,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复诊间隔可延长,口腔卫生相对容易维护。
      • 舌侧托槽: 粘贴在牙齿舌侧面(靠近舌头的一面),完全隐形,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费用昂贵,舒适度相对较差。
  2. 弓丝:

    • 用途: 穿过托槽槽沟,作为施力的主要载体,利用其形状恢复力或弹性力来移动牙齿。
    • 材料与特性:
      • 镍钛丝: 超弹性,在很大范围内能持续柔和地施力,常用于初期排齐整平。
      • 不锈钢丝: 刚性较好,力量稳定,常用于精细调整、关闭间隙、稳定牙齿位置。
      • β钛丝: 兼具弹性和刚性,介于镍钛和不锈钢之间,用于特定阶段。
    • 形状: 圆丝、方丝(用于三维控制)、麻花丝、T型曲等。
  3. 颊管:

    • 用途: 粘贴在最后一颗大牙(通常是磨牙)的颊面,用于容纳弓丝末端或放置口外弓附件,是重要的支抗装置。
  4. 结扎丝/橡皮圈:

    • 用途: 将弓丝固定在托槽槽沟内。
    • 类型:
      • 结扎丝: 细钢丝,用于传统托槽。
      • 橡皮圈: 套在托槽翼上固定弓丝(常用于自锁托槽或部分传统托槽)。
  5. 正畸附件:

    • 用途: 辅助特定牙齿移动或增强支抗。
    • 类型:
      • 支抗钉: 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内,提供强大的绝对支抗,用于内收前牙、压低牙齿、纠正颌骨关系等。
      • 舌侧扣: 粘贴在牙齿舌侧面,用于挂橡皮圈牵引。
      • 牵引钩: 焊接在弓丝上或直接粘在牙齿上,用于挂橡皮圈。
      • 扩弓器: 用于扩大牙弓(如上颌快速扩弓器)。

B. 可摘矫治器(活动矫治器)

  1. 传统活动矫治器:

    • 用途: 用于简单病例(如个别牙移动、轻度拥挤、保持),或作为固定矫治的辅助。
    • 结构: 基托(塑料基板)、卡环(固位)、各种弹簧、螺钉等附件。
  2. 隐形矫治器:

    • 用途: 利用一系列透明、可摘戴的塑料牙套,通过精确计算的压力逐步移动牙齿。
    • 特点: 美观、舒适、可摘戴、方便清洁,但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20-22小时),适应症相对固定矫治器有一定限制。
    • 代表品牌: 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 核心技术: 3D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

C. 功能性矫治器

  1. 用途: 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利用肌肉功能引导颌骨和牙齿向更协调的方向生长,常用于矫治骨性错颌(如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2. 类型:
    • Activator: 简单的塑料基托,覆盖在牙齿上,利用下颌前伸和开颌的姿势引导颌骨生长。
    • Twin Block: 由上下颌两部分组成,咬合时形成斜面,引导下颌向前。
    • Frankel矫治器: 主要作用于口腔前庭的粘膜和肌肉,引导颌骨生长。
    • Herbst矫治器: 固定在磨牙上的装置,强制下颌处于前伸位置。

保持阶段工具

牙齿移动完成后,需要保持器稳定效果,防止复发。

  1. 哈雷保持器:

    • 用途: 最常见的可摘保持器,由塑料基托和钢丝(带有调整卡环)组成。
    • 特点: 可通过钢丝调整,对个别牙齿微调有一定作用,需全天或夜间佩戴。
  2. 透明压膜保持器:

    • 用途: 类似隐形矫治器,由透明塑料制成,紧密包裹牙齿。
    • 特点: 美观舒适,但不可调整,主要用于维持位置,常用于隐形矫正后。
  3. 固定保持器:

    • 用途: 一根细丝(通常是多股麻花丝或不锈钢丝)粘接在下颌前牙舌侧(有时也用于上颌)。
    • 特点: 24小时佩戴,无需患者配合,特别适合容易复发的前牙,但需更注意口腔卫生,有脱落或断裂风险。

辅助工具

  1. 正畸钳: 种类繁多,用于弯制弓丝、调整托槽位置、拆除附件等(如细丝钳、持针钳、切断钳等)。
  2. 粘接剂: 将托槽、颊管、支抗钉等粘接到牙齿或骨组织上的材料(如光固化树脂水门汀)。
  3. 酸蚀剂/处理剂: 处理牙齿表面,增强粘接强度。
  4. 去粘接剂: 用于安全地去除残留的粘接剂。
  5. 橡皮圈: 用于颌间牵引(上下牙之间)、颌内牵引(同颌牙之间),纠正咬合关系、关闭间隙等,有不同的尺寸和牵引方向。
  6. 正畸专用牙刷/牙线/冲牙器: 维持矫正期间口腔卫生的重要工具。
  7. 开口器: 在操作时帮助患者保持开口状态。

数字化工具(贯穿始终)

  • CAD/CAM软件: 用于设计弓丝弯制方案、隐形矫治器序列、保持器等。
  • 3D打印机: 打印数字化模型、手术导板、个性化矫治器、支抗钉导板等。
  • 口内扫描仪: 如前所述,是数字化流程的核心入口。
  • 数字化方案模拟软件: 预测牙齿移动过程和最终效果,辅助医患沟通和方案决策。

牙齿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专业工具的协同使用,从诊断的精准性(口扫、X光),到矫治方案的个性化设计(软件模拟),再到具体矫治的实施(托槽、弓丝、隐形牙套),以及最后效果的稳定(保持器),每一步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口内扫描、CAD/CAM、3D打印等工具正深刻改变着正畸的实践方式,使其更精准、高效、舒适和可预测,最终选择哪些工具,取决于患者的具体错颌类型、年龄、美观需求、依从性以及医生的技术和偏好。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