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矫正牙齿(正畸治疗)之前和过程中,拍片子(影像学检查)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是常规且非常重要的步骤。

仅仅靠口腔内的肉眼观察、口内模型和照片,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牙齿和颌骨状况的,拍片子能提供肉眼看不到的关键信息,是制定科学、有效、个性化正畸方案的基础。
常常需要拍摄的主要片子类型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 目的: 这是最常用、最基础的片子,可以一次性看到全口牙齿(从第三磨牙到第三磨牙)、牙槽骨、颌骨、颞下颌关节的大致情况。
- 提供信息:
- 牙齿的数量和位置(是否有缺失牙、多生牙、埋伏牙)。
- 牙齿的萌出情况(是否有阻生牙)。
- 牙根的形态、长度、弯曲情况、有无吸收或病变。
- 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评估牙周健康状况)。
- 颌骨内是否有囊肿、肿瘤等病变。
- 颞下颌关节的大致形态。
-
头颅侧位片:
- 目的: 这是正畸诊断和制定方案最核心的片子之一,需要患者头部固定在特定的位置拍摄。
- 提供信息:
- 骨骼分析: 精确测量上下颌骨(上颌、下颌)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是否过长、过短、后缩、前突等)。
- 牙齿分析: 测量牙齿相对于颌骨和颅底的位置(拥挤度、覆盖、覆合关系)。
- 软组织分析: 评估嘴唇的突度、鼻唇角、面下三分之一的高度和比例。
- 生长发育评估: 对于青少年患者,可以判断其骨骼的生长潜力和方向,预测未来生长趋势。
- 制定治疗目标: 基于这些测量数据,医生可以明确牙齿和颌骨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判断是单纯通过牙齿移动就能解决,还是需要配合正颌手术。
-
根尖片(小牙片):
- 目的: 有时在治疗过程中,为了观察特定牙齿的牙根情况、牙槽骨变化或进行根管治疗时需要。
- 提供信息: 单个或少数牙齿的牙根形态、根尖周骨质情况、牙槽骨的局部变化。
-
CBCT(锥形束CT):
- 目的: 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尤其是复杂病例。
- 提供信息:
- 提供三维立体的颌骨和牙齿影像,比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更精确。
- 清晰显示埋伏牙(如阻生智齿、尖牙)的精确位置、方向、与邻牙和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
- 精确评估牙根形态、位置、有无吸收、根分叉病变。
- 精确测量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评估种植骨条件(如果涉及种植)。
- 评估颞下颌关节的精细结构。
- 指导复杂牙移动(如种植支抗)或正颌手术。
为什么拍片子如此重要?
- 全面诊断: 揭示牙齿、牙根、牙槽骨、颌骨、关节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深层问题。
- 制定精准方案: 基于影像数据,医生可以科学地分析病因(是骨性问题还是牙性问题?),预测治疗难度和所需时间,选择最合适的矫治器(传统托槽、隐形牙套等)和矫治方法(是否需要拔牙、是否需要手术)。
- 规避风险: 了解牙根形态和位置,避免在移动牙齿时造成牙根吸收或损伤邻牙牙根,了解牙槽骨状况,避免在骨量不足的区域施加过大力量,了解埋伏牙位置,避免在治疗中造成意外。
- 评估治疗潜力: 对于青少年,可以判断骨骼的生长潜力,制定生长改良方案,引导颌骨向正常方向发育,避免或减少成年后需要正颌手术的可能性。
- 监控治疗过程: 治疗中有时需要拍摄片子,监控牙齿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牙根和牙槽骨状况是否正常。
- 法律和医疗记录: 影像资料是重要的医疗档案,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沟通、疗效评估以及可能的医疗纠纷处理。
关于辐射的顾虑
- 现代牙科X光设备(尤其是数字化设备)的辐射剂量非常低。
- 医生会严格遵循“ALARA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最小的辐射剂量。
- 一次全景片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乘坐一次长途飞机所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风险非常小。
- CBCT的辐射剂量比传统CT低得多,但仍高于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拍片子是正畸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要。 它为医生提供了制定个性化、精准、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没有这些影像学检查,正畸治疗就如同“盲人摸象”,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带来风险,当你决定矫正牙齿时,请务必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