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propex根测仪使用方法是什么?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

根测仪通过测量根管内电极(通常连接在根管锉上)与口腔黏膜(作为参考电极)之间的电阻值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当锉尖到达根尖孔(根尖狭窄处)时,电阻值会急剧上升到一个特定范围(通常在 0.4 - 1.0 V 之间),仪器会发出提示音或显示达到“Apex”。


📍 Propex 根测仪使用步骤(通用流程)

🛠 一、 准备工作

  1. 清洁消毒:

    propex根测仪使用方法是什么?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探头(锉夹): 确保根测仪的锉夹(用于夹持根管锉的金属部分)已彻底消毒,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浸泡(请遵循制造商的消毒指南)。
    • 根管锉: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根管锉(如 K 锉、H 锉、机用锉等),锉必须清洁、干燥、无污染。
    • 患者口腔: 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隔离唾液,保持根管区域相对干燥。
    • 操作者: 戴无菌手套。
  2. 仪器检查:

    • 开机: 连接电源或确保电池电量充足(部分型号有电量指示灯),按下电源键开机。
    • 自检: 开机后,仪器通常会进行短暂的自检(屏幕显示测试图案或信息)。
    • 校准液(可选但推荐): 准备一小杯根测仪专用校准液(通常是含电解质的溶液)。强烈建议每次开机后或长时间未使用时进行校准。
  3. 校准(关键步骤):

    • 目的: 确保仪器测量准确。
    • 步骤:
      1. 两根已消毒的根管锉(或专用校准电极)插入校准液中,确保两者都浸入液面下,且不相互接触。
      2. 将这两根锉分别夹入根测仪的锉夹(或连接到指定的校准接口)。
      3. 按照仪器屏幕提示或面板上的校准键(如 CALCALIBRATE)。
      4. 仪器会自动测量并显示校准结果(如通过、数值),如果校准失败,请检查锉是否接触良好、液体是否足够、电极是否清洁,重复校准直到成功。
    • 注意: 即使仪器显示“自动校准”,手动校准仍是保证精度的最佳实践,部分型号可能省略此步骤,但强烈建议执行。

📏 二、 测量根管工作长度

  1. 选择并安装根管锉:

    • 选择合适的根管锉(通常比主锉小1-2号)。
    • 将锉的非工作端(柄部)牢固地夹入根测仪的锉夹中,确保金属部分与夹子接触良好。
    • 连接参考电极: 将根测仪的参考电极(通常是一个小夹子或吸盘)夹在患者的对侧口角嘴唇上,确保接触良好,患者无不适,这是建立电路的关键。
  2. 进入根管:

    propex根测仪使用方法是什么?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在根管内注入少量根管润滑剂或次氯酸钠溶液(可选,有助于润滑和减少气泡干扰)。
    • 将安装好的根管锉缓慢、轻柔地插入根管内,动作要轻柔,避免强行推进导致侧穿或台阶形成。
  3. 监测与定位:

    • 观察根测仪的显示屏听提示音
    • 初始阶段: 当锉在根管内较浅位置时,屏幕上的数值通常较低(如 < 0.2 V),提示音可能为连续音或无音。
    • 接近根尖孔: 随着锉向根尖方向推进,屏幕上的数值会逐渐上升,此时应极其缓慢地推进锉(通常每次旋转或推进 0.5-1mm)。
    • 到达根尖孔(Apex):
      • 当锉尖到达根尖狭窄处(生理性根尖孔)时,屏幕上的数值会急剧上升稳定在仪器设定的 Apex 范围内(0.4 - 1.0 V)。
      • 仪器会发出特定的提示音(通常是连续的、频率更高的音调或断续的“滴滴”声),屏幕上会显示“Apex”或“OK”等字样。
      • 锉尖在根管内的位置即为根尖参考点。
  4. 确定工作长度:

    • 根测仪测得的是根尖参考点(根尖孔)的位置。
    • 工作长度 = 根尖参考点 - 0.5mm 至 1.0mm(具体数值需根据临床经验、根尖孔大小、患者年龄、根尖发育情况等综合判断),工作长度设定在根尖孔上方 0.5-1mm 处。
    • 在锉上做标记(如使用橡皮止动片或用记号笔在锉柄上划线)。
  5. 退出与确认:

    • 记录工作长度数值。
    • 缓慢、轻柔地将根管锉从根管中退出。
    • (可选但推荐) 更换一根新的、已消毒的根管锉(或用同一根锉重新消毒),重复步骤 2-4 进行再次测量,以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准确性,两次测量结果应非常接近(通常相差不超过 0.5mm)。

💾 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记录: 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测得的根尖参考点数值、确定的工作长度数值、使用的锉号、测量日期等。
  2. 保存/传输(部分型号): 如果仪器支持,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到内部存储卡或通过接口传输到电脑管理系统中。

🔄 四、 关机与清洁

  1. 关机: 测量完成后,按下电源键关闭仪器。
  2. 清洁探头: 立即取下锉夹上的根管锉,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锉夹的金属接触部分,去除任何残留的污物、血液或消毒剂。严禁将整个锉夹浸泡在液体中(除非说明书明确允许)。
  3. 清洁参考电极: 清洁参考电极的接触部分。
  4. 存放: 将仪器及其附件清洁干燥后,妥善存放在专用盒或抽屉中。

⚠ 重要注意事项与技巧

  1. 干燥环境: 尽量保持根管内相对干燥,过多的唾液、血液或冲洗液会干扰电阻测量,导致读数不稳定或漂移,使用橡皮障、强力吸引器、棉球隔离。
  2. 避免气泡: 根管内气泡会显著影响测量结果,插入锉前可轻轻敲击根管锉或旋转锉排出气泡,避免过度冲洗后立即测量。
  3. 轻柔操作: 推进锉时务必轻柔,感觉有阻力时即停止,避免造成根管台阶、侧穿或器械分离,根测仪定位的是根尖孔,而非器械尖端卡住的位置。
  4. 结合 X 光片: 根测仪测量是辅助手段必须结合术前 X 光片(根尖片) 进行综合判断,X 光片显示根管形态、弯曲度、根尖周情况,是确定工作长度的基础,根测仪帮助精确定位根尖孔在根管内的深度。
  5. 不同根管: 不同根管(上颌磨牙近中颊根 vs 远中根)的根尖孔大小和形态可能不同,工作长度的微调可能需要个体化。
  6. 根尖孔开放: 对于根尖孔破坏或开放的患牙(如根尖周炎、根尖囊肿),根尖狭窄处可能不明显,根测仪的“Apex”提示可能不典型,此时更需依赖 X 光片和临床经验。
  7. 金属修复体: 如果患者有大面积金属修复体或冠,参考电极的放置位置可能需要调整(如选择对侧口角),以避免金属干扰电路。
  8. 定期校准: 遵循制造商建议,定期(如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专业校准或送检。
  9. 电池管理: 长期不用时,建议取出电池(如果可拆卸),以防电池漏液损坏仪器。
  10. 阅读手册: 最重要的一点! 不同型号的 Propex 根测仪(如 Propex II, Propex Pixi, Propex Ultra)在操作细节、校准方法、显示方式、提示音设置上可能存在差异,务必仔细阅读您所用型号的官方用户手册

🔧 常见问题与解决

  • 校准失败: 检查锉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浸入液体、液体是否足够、电极是否清洁、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 数值漂移/不稳定: 检查根管内是否过于湿润(有唾液、血液、气泡),参考电极接触是否良好,锉是否在根管内卡住或弯曲。
  • 无法到达 Apex 提示: 检查锉是否已到达根管实际长度(结合 X 光片),根管是否弯曲或狭窄,锉是否选择过粗,根管内是否有台阶或堵塞。
  • 提示音不响/显示异常: 检查电池电量,检查仪器设置(音量开关),重启仪器,检查连接线(如果适用)。

Propex 根测仪是提高根管治疗精度、减少 X 光辐射、提升效率的有力工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校准轻柔操作保持干燥结合 X 光片,是获得可靠工作长度的关键,务必将仪器操作作为一项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propex根测仪使用方法是什么?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