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戴牙矫正打种植钉,究竟有何目的?

戴牙套(正畸治疗)时植入种植钉(微种植体支抗)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稳定、精准、可控的支抗力量,以实现传统正畸方法难以完成的牙齿移动或解决复杂的正畸问题。

戴牙矫正打种植钉,究竟有何目的?-图1

种植钉就像在颌骨中植入了一个“地桩”,正畸医生可以利用这个地桩作为支点,施加各种方向和大小的力量,来精确移动目标牙齿,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其他牙齿或颌骨的干扰。

以下是植入种植钉的具体目的和应用场景:

  1. 增强支抗,防止不希望的牙齿移动:

    • 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 当需要将前牙(门牙、侧切牙)向内移动以关闭因拔牙(如拔除第一前磨牙)产生的间隙时,传统方法需要依靠后牙(磨牙)作为支抗,但后牙本身也可能发生不希望的移动(如前移),种植钉可以稳定后牙位置,将支抗力量直接作用于颌骨,确保前牙高效、精准地向后移动,而不影响后牙位置或面型。
    • 整体移动牙齿: 需要整颗牙齿(包括牙根)整体移动(如压低或伸长)时,种植钉能提供稳定、持续的力源,避免牙齿倾斜。
  2. 压低特定牙齿:

    • 纠正深覆合: 当上颌或下颌前牙过长,导致深覆合(上牙过度覆盖下牙)时,种植钉可以植入在上颌后牙区或下颌后牙区,施加向下的力量,精准压低过长的前牙,改善咬合关系。
    • 压低伸长的磨牙: 因牙齿缺失、牙周病或不良习惯导致磨牙伸长,影响咬合或修复时,种植钉可以将其压低到正常位置。
    • 纠正“露龈笑”: 当上颌门牙牙龈暴露过多(露龈笑)且与牙齿长度过长有关时,有时需要压低门牙冠部,种植钉可以提供这种压低力。
  3. 伸长特定牙齿:

    • 纠正反颌(地包天)或开颌: 在某些病例中,需要伸长后牙来建立咬合接触,帮助纠正反颌或开颌问题。
    • 为修复创造空间: 当牙齿因磨耗或龋坏变短,需要通过修复体(如牙冠)恢复高度时,种植钉可以伸长牙齿,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垂直空间。
  4. 远中移动磨牙(推磨牙向后):

    • 解除拥挤或关闭间隙: 当磨牙前移导致前牙拥挤或需要为前牙排齐创造空间时,种植钉可以植入在上颌或下颌后牙区(如颧牙槽嵴、下颌骨下缘),提供向后的力量,将磨牙整体推向远中(后方),而无需依赖头帽等患者配合度差的装置。
  5. 纠正中线偏斜:

    当上下颌牙弓中线不一致时,种植钉可以作为支点,施加侧向力,移动牙齿群来纠正中线。

  6. 辅助骨性问题的矫正:

    • 抑制或引导颌骨生长: 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中,种植钉可以用来施加持续的力量,抑制或引导上下颌骨的生长方向,部分纠正骨性错颌畸形(如轻度的骨性II类或III类错颌),避免或减轻成年后需要正颌手术的程度。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在需要正颌手术的成人患者中,术前正畸阶段常使用种植钉来精确移动牙齿,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也用于稳定和精细调整咬合。
  7. 处理疑难病例:

    对于严重拥挤、开颌、深覆合、双颌前突等复杂病例,种植钉提供了额外的支抗选择,使得治疗方案更灵活、效果更可预测。

种植钉的优势:

  • 稳定性高: 直接植入骨内,支抗力强大且稳定。
  • 可施加复杂方向力: 可以根据需要施加各种方向(垂直、水平、倾斜)的力。
  • 患者依从性好: 一旦植入,不需要患者像佩戴头帽那样主动配合。
  • 精准控制: 有助于实现更精细、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牙齿移动。
  • 减少副作用: 相比传统强支抗(如口外弓、头帽),种植钉能更好地避免对颌骨、关节或面部软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戴牙套时打种植钉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正畸支抗不足或难以控制的牙齿移动难题,它通过在颌骨中建立一个稳固的“锚点”,使正畸医生能够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地移动目标牙齿,从而获得更理想的咬合关系、面部美观和长期稳定效果,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和需要精细控制的牙齿移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