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支抗是啥?现在必懂!

牙齿矫正中的“支抗”是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用来抵抗矫正力、提供稳定支撑的牙齿、牙列、颌骨或外部装置

2025牙齿矫正支抗是啥?现在必懂!-图1

想象一下你要推一堵墙,你需要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比如地面或另一堵墙)才能有效地推动目标,在牙齿矫正中:

  1. 目标牙齿: 你想要移动的牙齿(比如前突的门牙)。
  2. 矫正力: 牙套、皮筋、弓丝等施加在牙齿上的力量。
  3. 支抗: 提供稳固支撑、用来“对抗”矫正力的部分(比如后牙、颌骨、种植钉等)。

为什么支抗如此重要?

牙齿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通过牙周韧带、牙槽骨紧密相连,当你试图移动一颗牙齿时,施加的力量会同时影响它周围的其他牙齿和牙槽骨,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锚点”来抵抗这个力量,

  • 目标牙齿可能无法按预期移动: 力量可能被分散,导致移动不足或方向错误。
  • 不希望移动的牙齿也会被“拖”着走: 你想把前牙往后推,但后牙如果不够稳固,它们也会跟着前移,导致矫正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 可能导致咬合关系紊乱: 不当的牙齿移动会破坏原有的咬合平衡。

支抗的类型:

根据提供支撑的位置和方式,支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颌内支抗:

    • 定义: 利用同一牙弓内的牙齿或牙段作为支抗单位。
    • 例子:
      • 用后牙(磨牙)作为支抗,移动前牙(如推前牙向内)。
      • 用一组牙齿(如前牙区)作为支抗,移动另一组牙齿(如后牙区)。
    • 特点: 最常用,相对简单,但支抗强度有限。
  2. 颌间支抗:

    • 定义: 利用上下颌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支抗。
    • 例子:
      • II类牵引: 将上颌后牙往后拉,同时将下颌前牙往前推(用于改善“龅牙”或深覆盖)。
      • III类牵引: 将上颌前牙往前拉,同时将下颌后牙往后拉(用于改善“地包天”)。
    • 特点: 能产生较大范围、较复杂的牙齿移动,但需要患者良好配合(如正确佩戴皮筋)。
  3. 颌外支抗:

    • 定义: 利用口腔外的装置作为支抗。
    • 例子:
      • 头帽: 用头套或颈带连接到口内的装置(如口外弓),将力量传导到头部或颈部,提供强大的支抗(常用于推磨牙向后)。
      • 颏兜: 抵在下巴上,用于控制下颌生长或移动下颌牙齿。
    • 特点: 支抗强度非常大,但需要患者高度配合,美观性差。
  4. 种植体支抗:

    • 定义: 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钛合金种植钉(通常称为“微螺钉种植体”或“骨钉”),作为绝对稳固的支抗点。
    • 例子:
      • 将种植钉植入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用它来整体移动前牙段。
      • 用种植钉压低伸长的磨牙。
      • 用种植钉牵引埋伏牙。
    • 特点: 革命性的进步! 提供了绝对支抗(几乎不移动),力量控制极其精确,大大拓展了矫正的可能性,减少了对外部装置的依赖,患者配合度要求低,是目前最强大、最常用的加强支抗手段。

支抗控制:

支抗不仅仅是“存在”,更重要的是“控制”,正畸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牙齿问题、骨骼情况、拔牙与否等)设计支抗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抗类型和加强支抗的方法,以达到:

  • 最大化目标牙齿的移动: 让需要移动的牙齿精确到达理想位置。
  • 最小化非目标牙齿的移动: 保护不需要移动的牙齿,避免它们被“拖走”。
  • 维持或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确保矫正后牙齿排列整齐、咬合稳定、功能良好、面型美观。

牙齿矫正支抗是矫正成功的基石,它就像移动牙齿时的“锚点”或“立足点”,用来抵抗矫正力,确保目标牙齿能按计划移动,而其他牙齿保持稳定,正畸医生需要精心设计和控制支抗,才能实现理想的矫正效果,现代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使得支抗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和高效水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