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需要植骨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牙槽骨的骨量不足,无法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或者无法保证种植体周围有足够的骨组织包裹,从而影响种植牙的成功率和长期效果。

以下是种植牙需要植骨的常见原因和具体情况:
🦷 一、导致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
牙齿缺失后未及时种植:
- 牙齿拔除后,牙槽骨会像肌肉废用萎缩一样,发生自然的生理性吸收(重建)。
- 时间越长,吸收越严重,尤其是后牙区(承受咀嚼力大)和前牙区(影响美观和发音)。
- 拔牙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再考虑种植,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可能已严重不足。
-
严重的牙周病:
- 牙周病是导致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会破坏牙槽骨,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宽度变窄,甚至形成骨缺损。
- 即使拔除了病牙,原本支撑牙齿的牙槽骨也已受损。
-
外伤或肿瘤手术导致的骨缺损:
- 牙齿或颌面部受到严重外伤,可能导致牙槽骨粉碎性骨折或缺失。
- 颌骨肿瘤或囊肿手术切除后,会留下明显的骨缺损区域。
-
先天性的牙槽骨发育不足:
少数人天生牙槽骨量就较少,或者存在骨性缺陷。
-
长期佩戴活动假牙:
不合适的活动假牙长期压迫牙槽骨,可能导致压迫性吸收,使骨量减少。
📏 二、骨量不足的具体表现(医生如何判断需要植骨)
医生在评估种植方案时,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锥形束CT - CBCT)来精确评估牙槽骨的:
-
高度不足:
- 上颌后牙区: 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体植入后可能穿透上颌窦底(上颌骨内的空腔),如果骨量严重不足,就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术(一种特殊的植骨方式)。
- 下颌后牙区: 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体植入后可能接近或损伤下牙槽神经管(管内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需要植骨增加高度,确保安全距离。
-
宽度不足:
- 牙槽骨的颊舌径(从嘴唇/脸颊侧到舌头侧)太薄,种植体植入后,其周围(尤其是颊侧)没有足够的骨壁包裹,容易导致种植体暴露、周围骨吸收失败,需要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或骨劈开术来增加宽度。
-
骨密度不足:
虽然高度和宽度可能尚可,但骨组织过于疏松(骨质疏松、废用性萎缩等),骨密度低,无法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初期稳定性和长期支持,有时也需要植骨或使用特殊技术来改善局部骨质量。
🧪 三、植骨的类型
医生会根据骨缺损的具体情况、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
-
自体骨:
- 来源: 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获取,最常见的是拔牙窝内取骨、颏部(下巴)取骨、上颌结节取骨,有时需要从髂骨(骨盆)取骨。
- 优点: 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最好,无排异反应,成骨效果最可靠。
- 缺点: 需要额外的手术部位,增加创伤、手术时间和费用;取骨量有限。
-
异体骨:
- 来源: 来自同种异体(人类捐献者),经过严格处理灭活。
- 优点: 来源相对充足,避免自体取骨创伤。
- 缺点: 存在极低的排异风险;骨诱导性弱于自体骨;吸收速度可能较快。
-
异种骨:
- 来源: 最常见的是牛骨,经过脱蛋白、去抗原等处理。
- 优点: 来源广泛,价格相对较低,无排异风险。
- 缺点: 主要起骨引导作用,骨诱导性弱;吸收速度较快,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被自体骨替代。
-
人工骨/骨替代材料:
- 来源: 人工合成的生物陶瓷材料,如磷酸钙、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
- 优点: 来源无限,无排异风险,可塑性好。
- 缺点: 主要起骨引导作用,无骨诱导性;吸收速度和成骨效果因材料而异。
实际应用中,医生常常混合使用不同材料(如自体骨+人工骨)以取长补短。
⚙ 四、植骨的过程(简述)
- 评估与设计: 通过CBCT精确测量骨缺损,制定植骨方案。
- 手术准备: 局部麻醉(复杂或大范围植骨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 切开翻瓣: 在种植区域切开牙龈,翻开软组织,暴露骨面。
- 骨缺损处理: 清理骨缺损区,去除炎症组织。
- 植骨: 将选定的植骨材料填充到骨缺损区域,有时会配合使用生物膜(如胶原膜)覆盖在植骨材料表面,引导骨组织再生,阻挡软组织长入。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缝合。
- 愈合期: 等待植骨材料与自体骨整合,形成新的、足够量的骨组织,这个愈合期通常需要4-6个月,有时更长。
- 二次手术(如需要): 在确认骨愈合良好后,可能需要再次切开牙龈,去除覆盖在植骨区上方的生物膜(如果使用的是可吸收膜则无需去除)。
- 种植体植入: 在新生成的骨组织中植入种植体。
- 愈合与修复: 种植体需要3-6个月的骨结合期(与骨头长牢),之后安装基台和最终牙冠。
⚠ 五、植骨的风险与考量
- 增加手术次数和创伤: 植骨本身是一次手术,会延长整个种植治疗周期(通常比直接种植多出4-6个月)。
- 增加费用: 植骨材料、手术费、额外的麻醉费等都会显著增加总费用。
- 愈合时间延长: 需要等待骨愈合才能进行下一步。
- 风险增加: 存在感染、植骨材料吸收/排斥、愈合不良等风险(虽然总体发生率不高)。
- 效果不确定性: 骨再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吸烟、口腔卫生、医生技术等),并非100%成功达到预期。
种植牙需要植骨的核心原因是牙槽骨的质和量不足以安全、稳定地支持种植体并保证长期成功,医生通过专业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来判断骨量是否充足以及是否需要植骨,植骨是解决骨量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虽然增加了治疗周期、费用和风险,但却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和功能美观的关键步骤。是否需要植骨、植骨的方式和材料选择,都必须由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决定。 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植骨,请务必重视并配合治疗,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