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就诊过程是一个相对系统且分阶段进行的过程,通常需要多次就诊才能完成,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种植牙就诊流程详解:

🦷 第一阶段:初诊检查与方案设计
-
初次咨询与口腔检查:
- 目的: 了解你的缺牙情况、口腔健康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是否吸烟等)以及你的期望和顾虑。
- 医生会详细询问你的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 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检查缺牙区牙龈、邻牙、对颌牙、咬合关系等。
- 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判断是否有牙周炎、龋齿等问题需要先期治疗。
- 重要性: 这是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的基础,医生需要判断你是否适合做种植牙,以及需要解决哪些潜在问题。
-
影像学检查:
- 目的: 精确评估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以及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位置)。
- 常用检查:
- 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初步了解全口牙齿、牙槽骨、颌骨情况。
- 锥形束CT(CBCT): 这是种植术前最重要的检查! 提供三维立体影像,精确测量骨量,避开重要神经血管,是制定精准手术方案的关键。
- 重要性: 没有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就无法进行安全的种植手术。
-
治疗方案设计与沟通:
- 目的: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为你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
- 种植体选择: 讨论种植体的品牌、型号、材质(通常为纯钛或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等,不同品牌和系列在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价格上有所差异。
- 修复方式选择: 讨论最终牙冠的选择(全瓷、烤瓷等)、是做单颗牙、多颗牙还是全口种植(如All-on-4/6)。
- 手术方案: 解释手术过程(是否需要植骨、上颌窦提升等)、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镇静麻醉)、手术次数(传统分两次手术或即刻种植即刻修复)。
- 时间规划: 告知整个治疗周期的大致时间(包括骨结合等待期)。
- 费用明细: 详细列出各项费用(检查费、种植体费、手术费、基台费、牙冠费、植骨费等)。
- 沟通: 你需要充分了解方案,提出疑问,并与医生达成共识,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前准备:
- 目的: 确保口腔和身体状况达到手术要求。
- 口腔治疗: 治疗现有的口腔疾病,如洁牙(洗牙)、治疗牙周炎、补牙、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处理根尖周炎等。
- 全身评估: 如有需要,可能需要内科医生会诊,评估全身健康状况是否耐受手术。
- 用药调整: 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尤其是抗凝药、双膦酸盐类药物等),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或停药。
- 戒烟: 强烈建议在术前和术后一段时间内戒烟,吸烟会显著降低种植成功率。
- 术前检查: 可能需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 第二阶段:种植手术阶段
-
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术):
- 目的: 将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到牙槽骨内。
- 流程:
- 消毒与麻醉: 口腔内消毒,局部麻醉(有时会配合镇静)。
- 切开翻瓣: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牙槽骨。
- 备洞: 使用专用钻头在牙槽骨上逐级预备出与种植体匹配的窝洞。
- 植入种植体: 将选择好的种植体旋入或压入预备好的窝洞中,确保位置、角度、深度精准。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缝合。
- 术后:
- 咬棉球或棉条压迫止血(通常30-60分钟)。
- 医生会交代术后注意事项(饮食、口腔清洁、用药、复诊时间等)。
- 可能会有轻微肿胀、疼痛、淤青,属正常现象,按医嘱服用消炎止痛药和漱口水。
- 时间: 单颗种植手术通常持续30分钟到1小时左右。
-
骨结合期(愈合期):
- 目的: 让种植体与牙槽骨牢固地长在一起(骨结合),这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 时间: 通常需要 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
- 骨质条件: 骨质好则结合快。
- 是否植骨: 植骨后需要更长时间(通常6-9个月甚至更长)。
- 全身健康状况: 如糖尿病控制不佳、吸烟等会延长愈合时间。
- 注意事项:
- 佩戴医生提供的临时修复体(如活动假牙、临时桥)。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 避免用种植区咀嚼硬物。
- 按时复诊(通常在术后1周拆线,之后定期复查骨结合情况)。
🦷 第三阶段:修复阶段(安装牙冠)
-
第二次手术(基台连接术 - 针分两次手术的情况):
- 目的: 在骨结合完成后,暴露种植体顶部,连接基台(相当于支撑牙冠的“小柱子”)。
- 流程:
- 麻醉。
- 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顶部。
- 将基台旋接到种植体上。
- 缝合牙龈(有时基台会穿出牙龈)。
- 时间: 通常比第一次手术时间短。
- 后续: 进入2-4周的牙龈愈合期,形成袖口,为取模做准备,有些系统或即刻修复方案可能跳过此步骤或同期完成。
-
取模与比色:
- 目的: 获取制作牙冠所需的精确模型,并选择牙冠颜色。
- 流程:
- 医生在基台或种植体上部安装取模柱。
- 使用专用的取模材料(如硅橡胶、聚醚)获取口腔内精确的印模。
- 拍照记录牙齿颜色,选择牙冠材料(全瓷、烤瓷)和颜色。
- 有时会使用口内扫描仪代替传统取模,更舒适便捷。
- 时间: 单次就诊约30分钟。
-
试戴与最终粘接/螺丝固位:
- 目的: 检查制作好的牙冠是否合适(形态、颜色、咬合),然后永久固定。
- 流程:
- 牙冠从技工室返回后,医生先让你试戴。
- 检查:
- 就位性: 牙冠是否能顺利戴入基台。
- 边缘密合度: 牙冠与牙龈之间是否无缝隙。
- 咬合关系: 咬合是否准确,有无高点,有无干扰。
- 美观性: 颜色、形态、与邻牙是否协调。
- 如有调整,技师会修改后再次试戴,直到完全满意。
- 最终固定:
- 粘接固位: 使用专用粘接剂将牙冠粘在基台上(适用于后牙较多见)。
- 螺丝固位: 通过螺丝将牙冠固定在基台上(螺丝孔可用树脂材料封闭,适用于前牙或特定情况)。
- 时间: 通常需要1-2次复诊完成试戴和最终固定,单次复诊约30-60分钟。
🏥 第四阶段:术后维护与随访
- 定期复查与维护:
- 目的: 监测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的“牙周病”)。
- 频率: 通常建议种植完成后 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医生会:
- 检查种植体周围牙龈状况(颜色、形态、有无出血)。
- 测量种植体周围袋深度。
- 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清洁(洁治和刮治,与天然牙清洁方法不同)。
- 拍X光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
- 评估咬合情况。
- 重要性: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专业维护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基石! 种植牙也会得“牙周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可能导致种植失败。
📌 总结关键点
- 分阶段进行: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 3-6个月 或更长时间(取决于是否植骨、骨结合速度等),分为检查设计、手术、修复、维护几个大阶段。
- 多次就诊: 整个治疗过程一般需要 4-8次 就诊(具体因人而异)。
- 骨结合是核心: 第一次手术后需要等待骨结合完成,这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步骤,无法跳过。
- 个性化方案: 每个人的方案都是根据其口腔条件和需求量身定制的。
- 医患合作: 患者的配合(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复查)对种植牙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 技术发展: 数字化种植(如导板种植、口内扫描、CAD/CAM制作)越来越普及,提高了精度和舒适度,缩短了部分环节的时间。
在决定进行种植牙治疗前,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