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手术常用器械有哪些?种类与作用详解

种植牙手术是一项高度精密和复杂的口腔外科操作,需要使用一系列专业且经过严格消毒灭菌的器械,这些器械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术前准备、翻瓣、备洞、种植体植入、基台安装、修复等)和具体技术(如微创种植、即刻种植、骨增量等)而有所不同。

种植牙手术常用器械有哪些?种类与作用详解-图1

以下是种植牙手术中常用器械的主要分类和具体说明:

术前评估与规划器械

  1. 影像学设备:
    • CBCT (锥形束CT): 核心设备,提供颌骨三维立体影像,精确测量骨量(高度、宽度、密度)、神经血管位置、邻牙关系,是制定种植方案的基础。
    • 根尖片/全景片: 二维影像,辅助评估整体情况。
    • 口内扫描仪: 用于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与CBCT数据结合进行数字化种植导板设计。
  2. 模型与导板相关:
    • 石膏模型/3D打印模型: 用于研究模型、制作外科导板(传统方式)。
    • 数字化种植导板: 利用CAD/CAM技术设计并3D打印的个性化手术导板,引导钻头方向和深度,提高精度(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或微创手术)。
    • 导板固定钉/定位器: 用于将外科导板精确固定在患者颌骨上。

手术基础器械(通用外科器械)

  1. 切开与暴露器械:
    • 手术刀柄与刀片: 用于切开牙龈、翻瓣。
    • 牙龈分离器/骨膜剥离器: 用于分离牙龈和骨膜,暴露术区骨面。
    • 组织拉钩: 牵拉软组织,暴露术野(如单钩、双钩、自持拉钩)。
    • 止血钳: 如蚊式钳、直钳、弯钳,用于止血和夹持组织。
    • 电刀/激光: 用于精确切开、止血、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肿胀(微创技术常用)。
  2. 吸引器: 吸除术区的血液、唾液和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种植窝洞预备器械(核心环节)

  1. 种植机: 提供稳定、可调速(通常低速,如800-2000rpm)和可控制扭矩的动力系统,是备洞的核心动力源,现代种植机常具备扭矩反馈功能。
  2. 种植钻头系列: 这是备洞中最关键、种类最多的器械组,不同品牌系统有各自专用的钻头序列,通常包括:
    • 定位钻/先锋钻: 带有尖锐尖端,用于在预定位置和方向上初步打孔,确定种植窝洞的中心和长轴方向。
    • 逐级备洞钻: 按照从小到大的直径(通常0.2mm或0.3mm递增)和特定几何形状(如锥形、阶梯状)的钻头,逐步扩大窝洞直径,同时控制深度和方向,常见类型包括:
      • 扭力钻/麻花钻:用于初期扩大。
      • 球钻:用于修整窝洞底部和侧壁,增加骨-种植体接触面积。
      • 螺纹钻:用于形成螺纹,增加初期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骨质条件好的情况)。
      • 骨挤压器:用于挤压致密骨,扩大窝洞直径而不去除骨量,增加骨密度和初期稳定性。
    • 深度测量杆/止动器: 安装在钻头上,设定预定深度,防止备洞过深损伤下颌神经管或上颌窦。
    • 方向指示器: 部分系统配备,用于在备洞过程中实时监控钻头方向是否偏离预定轴线(常与数字化导板配合使用)。
  3. 骨锤与骨凿: 在传统翻瓣手术或需要骨劈开/骨开窗等骨增量技术时使用,用于敲击骨凿进行骨处理,现代微创手术较少使用。

种植体植入与相关器械

  1. 种植体: 手术的核心植入物,由纯钛或钛合金制成,具有特定的形状、螺纹设计和表面处理(如喷砂酸蚀、SLA等)。
  2. 种植体植入器/扳手: 用于将种植体拧入预备好的窝洞中,通常包括:
    • 直/弯种植体植入器: 夹持种植体,连接到种植机上驱动。
    • 手动植入器: 用于手动拧入种植体(尤其在扭矩要求不高或空间受限时)。
    • 扭矩扳手: 精确控制种植体植入的最终扭矩,确保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的关键),不同品牌系统有特定的扭矩值要求。
  3. 种植体就位器/转移杆: 在种植体植入后,用于将其位置和角度精确转移至模型或口外(用于制作最终修复体)。

基台相关器械

  1. 基台: 连接种植体和最终牙冠的中间结构,有多种类型(愈合基台、临时基台、最终基台)和角度。
  2. 基台安装器/扳手: 用于将选定的基台拧入种植体内部,通常包括:
    • 直/弯基台扳手: 夹持基台,连接到种植机上驱动。
    • 手动基台扳手: 用于手动拧紧基台。
    • 扭矩扳手: 精确控制基台拧紧的扭矩(非常重要,防止基台松动或种植体内部结构损坏)。
  3. 基台定位器: 用于在口内或模型上确定基台的正确位置和方向。

修复相关器械(在手术同期或二期手术中可能涉及)

  1. 印模材料与托盘: 用于获取包含种植体/基台位置的精确印模,制作工作模型。
  2. 种植体/基台转移杆/印模帽: 连接在种植体或基台上,随印模材料一起取出,将三维位置精确转移到模型上。
  3. 临时冠材料与工具: 用于制作并粘接临时修复体。
  4. 最终修复体: 瓷冠、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等。

骨增量相关器械(如需要)

  1. 骨凿: 用于骨劈开、骨开窗等操作。
  2. 骨膜剥离器: 用于剥离骨膜,获取自体骨膜或暴露骨面。
  3. 取骨器械: 如环钻、骨刮匙,用于获取自体骨(如从颏部、上颌结节、外斜线等)。
  4. 植骨材料填充器: 用于将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骨替代品)填入骨缺损区域。
  5. 屏障膜放置器: 用于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如胶原膜、PTFE膜)的定位和固定。
  6. 钛钉/钛板系统: 用于固定骨块或维持空间(如骨块移植、上颌窦提升)。

术后处理器械

  1. 缝针与缝线: 用于缝合牙龈切口(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线)。
  2. 纱布、棉球: 用于压迫止血。
  3. 术后冰敷装置: 减轻术后肿胀。

重要注意事项

  • 消毒灭菌: 所有进入无菌区的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打包、高压蒸汽灭菌或符合标准的其他灭菌程序,确保无菌状态,预防感染。
  • 系统匹配: 不同品牌的种植系统(如Nobel Biocare, Straumann, ITI, Osstem, Dentium等)有其专用的配套器械和种植体/基台,不能混用,医生会根据选择的种植系统准备相应的器械包。
  • 个性化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骨量、骨质、咬合、美观要求等)、手术方案(微创、翻瓣、即刻种植、骨增量等)以及个人习惯,选择最合适的器械组合。
  • 经验与技术: 器械是工具,手术的成功更依赖于医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细的操作技巧以及对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

种植牙手术使用的器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构成了一个精密的系统,这些器械的协同工作,结合医生的技术,是实现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