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能用X光检查种植体位置及骨结合效果吗?

种植牙可以X光吗?资深牙科专家:这3类X光是种植成功的“安全密码”

“缺了颗牙想种种植牙,医生为啥非要我先拍X光?是不是过度检查?”这是很多缺牙患者咨询时的常见疑问。种植牙不仅需要X光,更是贯穿种植全程的“导航仪”,作为从业15年的牙科专家,今天我就从专业角度拆解:种植牙为什么必须拍X光?不同X光有什么区别?不拍X光会踩哪些坑?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X光不是“额外消费”,而是种植牙成功的“隐形保险”。

种植牙能用X光检查种植体位置及骨结合效果吗?-图1

先明确:种植牙可以X光吗?答案是“必须”!

种植牙本质上是一种“外科手术”——将纯钛种植体植入牙槽骨,替代牙根,既然是手术,就需要“精准规划”,就像盖房子前要看地基,种植牙前必须通过X光了解牙槽骨的“真实情况”:骨头够不够厚?够不够高?里面有没有神经、血管?上颌窦、下颌神经管这些重要结构在哪里?

没有X光的种植,等于“闭眼手术”,凭医生经验肉眼判断,可能存在1-2毫米的误差,但对种植体来说,1毫米就可能穿入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穿破上颌窦(引发感染),或因骨量不足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临床数据显示,未经过X光评估的种植病例,1年内失败率比规范检查者高出3倍

种植牙前,这3类X光你可能会遇到(附作用解析)

不同口腔状况需要的X光类型不同,医生会根据缺牙位置、牙槽骨条件选择,最常见的3类是:

根尖片(小牙片):局部“侦察兵”,看基础骨量

作用:拍摄单颗牙齿或局部牙槽骨的二维影像,观察牙槽骨的厚度、高度,以及邻牙的牙根情况。
适用场景:缺牙区牙槽骨条件较好(比如前牙区骨量充足),且没有明显骨缺损、邻牙无根尖病变时,可作为初步检查。
局限性:是二维图像,无法显示骨量的三维结构,也无法判断神经、血管的精确位置。

曲面断层片(全景片):全口“地图”,看整体布局

作用:一次性显示上下颌全口牙齿、牙槽骨、颌骨(如上颌窦、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等结构,可观察牙槽骨的整体高度、是否有囊肿、肿瘤等病变。
适用场景:全口多颗牙缺失、需要评估整体种植方案时,或作为初次检查的“筛查工具”。
局限性:同样为二维成像,存在放大和变形(比如牙槽骨实际厚度可能比片子上显示的薄10%-20%),对骨量不足的判断不够精准。

CBCT(锥形束CT):三维“GPS”,精准到毫米级

作用:通过三维重建,立体显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密度,以及下颌神经管、上颌窦、重要血管的精确位置和走形,还能测量种植体植入的最佳角度、深度,避开危险区域。
适用场景复杂种植的“必备检查”

  • 牙槽骨严重萎缩(需要植骨或上颌窦提升);
  • 缺牙区靠近下颌神经管、上颌窦;
  • 种植区有骨缺损、囊肿等病变;
  • 全口/半口种植(All-on-4等)。
    优势:辐射剂量仅为传统CT的1/10(约0.1-0.2mSv,相当于坐1次飞机的辐射),但精准度可达0.1毫米,是种植牙手术的“导航图”。

不拍X光直接种种植牙?这些风险你可能承担不起

有些患者觉得“拍X麻烦”“浪费钱”,想省略这一步直接种,但临床上,因未做X光导致的种植失败案例比比皆是,常见风险包括:

损伤神经:下唇麻木、说话不清

下颌骨内有“下牙槽神经”,负责下唇、牙齿的感觉,如果种植体穿入神经管,可能导致下唇长期麻木(恢复期可能数月到数年),严重时影响说话、进食,曾有患者因未拍CBCT,种植体偏移3毫米,术后6个月仍无法恢复正常感觉。

穿透上颌窦:引发鼻窦炎、种植体感染

上颌后牙区上方是“上颌窦”,腔内充满空气,黏膜脆弱,若牙槽骨过薄,种植体可能“穿破”上颌窦底,导致鼻腔和口腔相通,引发鼻窦炎、种植体周围感染,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种植体,数据显示,未做CBCT评估的上颌后牙种植,上颌窦穿孔率高达15%-20%

骨量不足:种植体松动、脱落

种植体需要“扎根”在牙槽骨中,骨量不足(宽度<5mm、高度<8mm)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无法有效支撑,可能出现松动、脱落,或短期内骨吸收导致种植失败,此时需要植骨,不仅增加费用,还延长治疗周期(植骨后需等待3-6个月才能种种植体)。

邻牙损伤:误伤健康牙根

如果缺牙区邻牙牙根弯曲、有根尖病变,未通过X光评估,种植时可能误伤邻牙牙根,导致邻牙“无辜受累”,甚至需要根管治疗。

X光有辐射吗?种植牙拍X光安全吗?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牙科X光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标准

  • 根尖片:约0.005mSv(相当于坐1次高铁的辐射);
  • 曲面断层片:约0.02mSv(相当于吃10根香蕉的辐射);
  • CBCT:约0.1-0.2mSv(相当于1次长途飞机的辐射)。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普通人每年辐射安全限值为1mSv,拍10次CBCT的辐射量仍在安全范围内,种植牙是“一次检查,终身受益”——规范的X光检查能避免二次手术、感染等风险,反而更“安全”。

种植牙后,X光还有用吗?答案是“长期随访”

种植牙不是“一劳永逸”,术后仍需通过X光定期复查:

  • 术后1年:拍根尖片或CBCT,检查种植体与牙槽骨是否“骨结合”(种植体表面有骨附着,这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 术后每年:拍曲面断层片,观察种植体周围是否有骨吸收(正常骨吸收<0.2mm/年)、是否有种植体周围炎(牙龈萎缩、出血、溢脓)。

通过X光随访,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如种植体松动、骨吸收),提前干预,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目前种植牙10年成功率在95%以上,规范随访可提升至98%)。

种植牙的“安全密码”——规范检查+专业医生

种植牙可以X光,而且必须X光!从术前的骨量评估、风险规避,到术后的长期随访,X光是种植牙成功的“隐形守护者”,建议患者:

  • 拒绝“无X光种植”:正规机构都会要求拍X光,若医生省略这一步,一定要警惕;
  • 复杂种植选CBCT:骨量不足、上颌窦/神经区种植,CBCT是“金标准”;
  • 定期复查:种植后每年拍一次X光,让种植牙“用得更久”。

作为牙科专家,我常说:“种植牙的成功,70%靠术前规划,30%靠手术操作。”而X光,就是术前规划的“眼睛”,希望每位缺牙患者都能重视检查,用科学的方式种一口好牙,让笑容更自信,生活更轻松!

种植牙 #X光检查 #牙科科普 #种植牙注意事项 #CBCT #口腔健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