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会损伤牙槽骨吗?

种植牙对牙槽骨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伤”或“不伤”来概括,它既有短期、可控的创伤性影响,也有长期、保护性的积极影响,同时存在潜在的、需要避免的负面影响

种植牙会损伤牙槽骨吗?-图1

以下是详细分析:

短期、可控的创伤性影响(手术本身)

  • 手术创伤: 种植牙手术需要切开牙龈、在牙槽骨上钻孔以植入种植体,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局部牙槽骨和软组织造成手术创伤,包括:
    • 骨组织的切割和移位。
    • 骨膜的损伤。
    • 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
  • 骨整合期的微创伤: 种植体植入后,在骨整合期间(通常3-6个月),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会发生微小的相对移动和应力,这对骨细胞也是一种刺激和微创伤。
  • 关键点: 这些创伤是手术的必然组成部分,是达到最终目标(功能恢复)所必需的步骤,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操作下,这种创伤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并且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这些创伤通常能够顺利愈合,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严重的骨损伤。

长期、保护性的积极影响(成功的种植牙)

  • 功能性刺激,防止骨吸收: 这是最重要、最积极的方面。
    • 自然牙缺失后,由于失去了咀嚼力的刺激,牙槽骨会逐渐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吸收(这是缺牙后牙槽骨流失的主要原因)。
    • 成功的种植牙(种植体与骨组织牢固结合,即“骨整合”)能够像天然牙根一样,将咀嚼力传递给牙槽骨。
    • 这种功能性刺激能够有效减缓甚至阻止牙槽骨的继续吸收,维持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保护了牙槽骨
  • 维持骨量和面部轮廓: 防止牙槽骨吸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面部轮廓和口腔结构稳定,避免因骨塌陷导致的“显老”或影响邻牙、对颌牙。
  • 关键点: 成功的种植牙是保护牙槽骨、防止其进一步萎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缺牙而不修复,牙槽骨的损失是持续且显著的。

潜在的、需要避免的负面影响(失败或并发症)

  • 种植体周围炎: 这是种植牙后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
    • 病因: 主要是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细菌在种植体周围形成生物膜,引发慢性炎症。
    • 对牙槽骨的影响: 炎症会破坏种植体表面的骨结合,导致牙槽骨进行性、不可逆的吸收,这种吸收是种植牙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且严重地伤害牙槽骨
  • 手术并发症:
    • 感染: 术后感染如果控制不当,可能扩散到骨组织,导致骨髓炎或骨坏死。
    • 神经损伤: 虽然少见,但手术中如果损伤了下牙槽神经或颏神经,可能导致下唇、下巴麻木,严重时可能影响骨愈合。
    • 邻牙损伤: 在植入种植体时,如果位置或角度不当,可能损伤邻牙的牙根或牙槽骨。
    • 上颌窦穿孔: 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时,可能穿透上颌窦底,需要额外处理。
    • 关键点: 这些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对牙槽骨造成永久性损伤,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严格的无菌操作、完善的术前评估(如CBCT)和术后护理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
  • 骨结合失败: 种植体未能与骨组织成功结合(骨整合失败),原因可能包括:
    • 患者全身因素(如严重糖尿病、吸烟、骨质疏松控制不佳、放疗史等)。
    • 局部因素(如骨量严重不足、手术创伤过大、感染、种植体表面处理不当等)。
    • 对牙槽骨的影响: 失败的种植体通常需要取出,取出过程本身会对牙槽骨造成二次创伤,如果失败发生在骨整合早期,骨损伤相对较小;如果失败发生在长期使用后,取出时骨损失可能更严重,且可能影响再次种植。
  1. 手术过程有短期创伤: 植入种植体本身会对牙槽骨造成可控的、可愈合的创伤。
  2. 成功种植牙保护牙槽骨: 长期来看,成功的种植牙通过功能性刺激,是防止牙槽骨萎缩、保护牙槽骨的最佳方式,缺牙不修复,牙槽骨的损失是持续且严重的。
  3. 失败或并发症会伤害牙槽骨: 种植体周围炎、手术并发症、骨结合失败等情况会直接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破坏,这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种植牙本身的设计和目标是保护牙槽骨,而非伤害它,在专业医生规范操作下,结合患者良好的术后维护,种植牙对牙槽骨的短期创伤会顺利愈合,并带来长期的骨保护效果,如果出现并发症或失败,则可能对牙槽骨造成显著的、不可逆的损伤

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CBCT检查骨量和重要结构),严格遵守术后医嘱(尤其是口腔卫生维护),并定期复查,是确保种植牙成功、最大程度保护牙槽骨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