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深覆合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指的是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垂直距离过大(超过下前牙牙冠的1/3),同时可能伴有深覆盖(上前牙切端到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过大),矫正深覆合需要根据其严重程度、患者年龄、骨骼发育情况、面部美观和功能需求等因素,由正畸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个性化设计。

以下是矫正深覆合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一、 矫正前的专业评估(至关重要)
- 临床检查:
- 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系(深覆合程度、深覆盖程度、中线是否对齐)。
-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龋齿、牙周健康状况。
- 评估面部美观(侧貌突度、颏部位置、唇部闭合度)。
- 检查颞下颌关节(TMJ)功能(有无弹响、疼痛、张口受限)。
- 影像学检查: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观察全口牙根情况、牙槽骨状况、埋伏牙、多生牙等。
- 头颅侧位片(必须): 这是评估深覆合类型和制定矫治计划的核心工具。
- 分析骨骼关系:是牙性深覆合(主要问题是牙齿位置异常)还是骨性深覆合(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不协调,如下颌平面角过小、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垂直向过度发育、下颌后缩等)。
- 分析牙齿倾斜度:上前牙是否唇倾、下前牙是否舌倾。
- 测量关键指标:如上下颌平面角、上下前牙轴倾度、面下1/3高度等。
- CBCT(锥形束CT): 对于复杂的骨性深覆合或需要评估牙根位置、骨量时使用。
- 模型分析: 制取牙齿模型,用于测量、诊断、方案设计和后期对比。
- 制定矫治计划: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正畸医生会确定:
- 矫治目标:解除深覆合、改善咬合、建立稳定美观的咬合关系、改善面型。
- 矫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 拔牙与否:对于严重拥挤或骨性不调,可能需要拔除某些牙齿(通常为前磨牙)来提供空间。
- 矫治时间:通常需要1.5-3年或更长。
🦷 二、 主要矫治方法
📍 1. 矫治器选择
- 固定矫治器(传统金属/陶瓷托槽矫治器):
- 原理: 通过粘在牙齿上的托槽和弓丝,施加持续、精确的力,移动牙齿、调整颌骨关系(在生长潜力期)。
- 优点: 矫治力强大精准,适应症广泛,能进行复杂的牙齿移动和三维控制(如压低上前牙、伸长下前牙、纠正扭转等),性价比相对较高。
- 缺点: 美观性较差(金属托槽明显),口腔卫生维护要求高,可能引起口腔溃疡,饮食限制较多。
- 应用: 是矫正深覆合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需要较大牙齿移动或复杂病例的青少年和成人。
- 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Invisalign、时代天使等):
- 原理: 利用一系列由计算机设计、3D打印制作的透明可摘戴牙套,每副牙套对牙齿施加轻微的力,逐步移动牙齿。
- 优点: 美观(几乎隐形),舒适(无托槽摩擦),可自行摘戴(便于清洁和进食),复诊间隔相对较长。
- 缺点: 对某些复杂牙齿移动(如大幅度压低、旋转)的效率可能不如固定矫治器,费用较高,患者依从性要求高(需每天佩戴20-22小时)。
- 应用: 适用于轻中度深覆合、依从性好、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医生需要评估病例是否适合隐形矫治。
- 功能矫治器:
- 原理: 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利用口面肌肉的功能力,引导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同时刺激或抑制牙齿的萌出,为恒牙列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
- 常用类型: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用于纠正上颌后缩)、肌激动器(如Har矫治器)、生物调节器等。
- 优点: 利用生长潜力,可能避免或减少成年后的正颌手术。
- 缺点: 需要患者高度配合,主要针对骨性不调,对牙性深覆合效果有限,矫治时间相对较长。
-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伴有颌骨发育异常的骨性深覆合儿童,常作为综合矫治的第一阶段。
📍 2. 针对深覆合的具体矫治机制
- 压低上前牙: 这是解除深覆合最核心的步骤之一,方法包括:
- 使用高弹性的弓丝(如镍钛丝)配合摇椅形曲(后牙区弯向下)。
- 使用微种植体(支抗钉)作为绝对支抗,提供强大的压低力。
- 使用多用途弓或片段弓技术。
- 在隐形矫治中,通过设计特定的附件和牙套序列实现。
- 伸长下前牙: 增加下前牙的垂直高度,也是解除深覆合的重要手段,方法包括:
- 使用垂直曲或小圈曲弓丝。
- 利用下颌平面较高的患者自然生长潜力(需在生长高峰期)。
- 在隐形矫治中设计伸长附件。
- 纠正下颌平面角: 对于骨性深覆合(下颌平面角过小):
- 功能矫治器: 引导下颌向下、向前生长,打开咬合,增加面下1/3高度。
- 固定/隐形矫治: 通过压低后牙(打开咬合)或伸长后牙(增加垂直高度)来间接调整下颌平面角。
- 拔牙矫治: 对于严重拥挤或需要大量内收上前牙(减少深覆盖)的病例,拔除前磨牙(通常为上下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可以为牙齿移动提供空间,有助于内收上前牙、解除深覆盖和深覆合。
- 颌骨手术(正颌外科):
- 适用情况: 对于严重的成年骨性深覆合,单纯正畸无法解决骨骼问题(如下颌后缩严重、上颌垂直向过度发育、下颌垂直向发育不足),需要通过手术移动颌骨到正常位置。
- 常见手术: 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可整体移动上颌骨)、下颌矢状劈开术、颏成形术等,手术通常在正畸治疗结束后进行,术前术后都需要正畸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密切配合。
📍 3. 保持器
- 必要性: 牙齿移动后,周围的牙周组织需要时间改建稳定,牙龈和牙槽骨也需要适应新的位置,不戴保持器,牙齿有很高的复发风险(深覆合可能反弹)。
- 类型: 通常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上下颌)或固定式保持丝(粘在下前牙舌侧)。
- 时间: 通常需要全天佩戴至少6个月,之后逐渐过渡到夜间佩戴,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佩戴。
📌 三、 关键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 对于儿童,尤其是替牙期发现深覆合,特别是伴有骨性问题的,早期进行功能矫治可以充分利用生长潜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避免成年后的手术。
- 专业诊断是前提: 深覆合的原因复杂多样(牙性、骨性、功能性),必须由专业正畸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病因和类型,才能制定最合适的方案。切勿自行判断或尝试非专业方法。
- 患者配合: 无论选择哪种矫治器,患者的配合度都至关重要,按时复诊、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佩戴(如隐形牙套、功能矫治器)、避免咬硬物等,直接影响矫治效果和速度。
- 口腔卫生维护: 矫治期间口腔卫生容易变差,需要特别仔细刷牙(使用正畸牙刷、牙间刷、冲牙器等),否则容易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甚至影响矫治进程。
- 时间与耐心: 牙齿移动是一个缓慢的生物过程,矫正深覆合通常需要较长时间(1.5-3年或更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 费用: 矫正费用因矫治方法、地区、医生资历、病例复杂程度等因素差异很大,隐形矫治和手术矫治通常费用较高,治疗前应详细了解费用构成和支付方式。
矫正牙齿深覆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一刀切”的方法。核心在于:
- 找专业正畸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 明确深覆合的类型(牙性/骨性)和严重程度。
- 根据年龄、骨骼发育、美观功能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矫治器(固定、隐形、功能)和矫治机制(压低、伸长、引导生长、手术)。
- 严格遵医嘱,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配合度。
- 坚持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
通过科学、系统的正畸治疗,深覆合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矫正,不仅能改善咬合功能,避免颞下颌关节问题,更能显著提升面部美观和自信心。💪🏻 如果你有深覆合的困扰,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获得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