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可能存在哪些常见危害?具体有哪些类型、表现及影响范围?

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齿非常成熟和有效的方法,但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危害,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你在做出决定前有更全面的考量,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种植牙可能存在哪些常见危害?具体有哪些类型、表现及影响范围?-图1

以下是种植牙可能存在的几种主要危害和风险:

手术相关风险(短期风险)

  1. 感染:
    • 原因: 术中或术后细菌进入手术区域。
    • 表现: 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流脓、发热。
    • 处理: 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清创甚至取出种植体。
  2. 出血:
    • 原因: 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或术后伤口渗血。
    • 表现: 术后唾液中带血或持续渗血。
    • 处理: 术中医生会严格止血,术后遵医嘱咬棉球、避免剧烈运动等,严重出血需及时就医。
  3. 疼痛和肿胀:
    • 原因: 手术创伤的正常炎症反应。
    • 表现: 术后几天内局部疼痛、肿胀、淤青。
    • 处理: 通常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和冰敷,几天内会逐渐缓解。
  4. 神经损伤:
    • 原因: 种植时位置过深或靠近下颌神经管(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等结构。
    • 表现: 下唇、下巴或舌头出现麻木、刺痛、感觉异常(蚁走感),通常是暂时性的,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永久性的。
    • 预防与处理: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如CBCT)至关重要,医生会据此规划种植位置避开神经,轻微麻木可能数周至数月恢复,严重或永久性损伤需神经科评估。
  5. 上颌窦穿孔/感染:
    • 原因: 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种植体尖端或手术器械意外穿入上颌窦。
    • 表现: 可能导致鼻塞、鼻腔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面部疼痛、感染。
    • 预防与处理: 术前CBCT精确评估骨量,穿孔较小可观察或用特殊材料修补;穿孔较大或已感染,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治疗感染,待骨愈合后重新种植。
  6. 邻牙损伤:
    • 原因: 种植时操作不当或种植体位置不佳,损伤到相邻的天然牙或牙根。
    • 表现: 相邻牙出现疼痛、松动、牙髓坏死等。
    • 预防与处理: 精准的术前设计和术中操作至关重要,损伤发生后需根据情况进行根管治疗、修复甚至拔牙。

种植体失败风险(中期风险)

  1. 骨结合失败:
    • 原因: 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没有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结合(骨整合),常见原因包括:手术创伤过大、感染、种植体表面污染、患者全身健康问题(如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未控制)、吸烟、过早负重、骨量不足等。
    • 表现: 种植体在愈合期或负重后出现松动、脱落。
    • 处理: 失败的种植体通常需要取出,待骨愈合后重新评估并考虑再次种植(可能需要植骨)。
  2. 种植体松动或折断:
    • 原因: 过度咬合力(如夜磨牙)、种植体本身质量问题、连接螺丝松动或折断、骨结合不良等。
    • 表现: 种植体基台或牙冠松动、脱落,甚至种植体本身在骨内松动或折断。
    • 处理: 需要拆除松动或折断部分,检查原因,螺丝松动可重新拧紧;种植体折断或严重松动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组织并发症(长期风险)

  1. 种植体周围炎:
    • 原因: 这是种植牙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长期并发症之一。 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主要由菌斑生物堆积引起,但进展更快、破坏更严重,风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差、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咬合力过大、种植体设计或位置问题、既往牙周病史等。
    • 表现: 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周袋形成、牙龈退缩、骨吸收(X光片可见)、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
    • 危害: 导致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不可逆的吸收,最终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是种植牙长期失败的主要原因。
    • 预防与处理: 关键在于预防! 患者必须终身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定期复查洁治(种植体专业洁治),一旦发生,需要专业的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如清创、抗菌、引导骨再生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甚至拔除种植体。
  2. 牙龈炎/牙龈退缩: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菌斑堆积,刺激牙龈;或种植体穿龈形态不佳、基台选择不当等。
    • 表现: 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牙龈退缩可能导致种植体金属边缘暴露,影响美观和清洁。
    • 预防与处理: 加强口腔卫生,牙龈退缩严重可能需要软组织移植手术。

其他潜在问题

  1. 美学问题:
    • 原因: 种植体位置、角度不当,穿龈形态不佳,牙龈萎缩不均,牙冠颜色、形态不匹配等。
    • 表现: 牙龈形态不自然(过厚或过薄、发黑)、黑三角、邻牙牙龈高度不协调、牙冠颜色不自然等。
    • 预防与处理: 术前精准的美学设计,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必要时进行软组织移植等辅助手术。
  2. 咬合问题:
    • 原因: 种植体位置、角度或牙冠高度不当,导致咬合力分布不均,早接触、干扰。
    • 表现: 咬合不适、疼痛、颞下颌关节问题(弹响、疼痛)、种植体或邻牙过度受力。
    • 预防与处理: 术前精确的咬合分析,制作精确的修复体,必要时进行咬合调整。
  3. 对颌牙损伤:
    • 原因: 种植牙修复体过高,导致咬合时过度接触对颌牙。
    • 表现: 对颌牙疼痛、敏感、松动、牙折裂。
    • 预防与处理: 精确的咬合记录和调整。
  4. 全身性因素影响:
    • 原因: 未控制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未控制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免疫缺陷、头颈部放疗史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愈合、增加感染和失败几率。
    • 处理: 术前必须详细告知医生全身病史,由医生评估手术可行性和风险,必要时需要多学科会诊(如内科医生、放疗科医生)。

重要提示

  • 风险概率: 需要强调的是,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严格的适应症选择、完善的术前检查、规范的手术操作以及患者良好的术后维护,种植牙的成功率非常高(95%以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口腔条件、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都不同,风险也会有所差异。
  • 沟通是关键: 在决定种植牙前,务必与你的牙医进行深入沟通,详细告知你的健康状况、用药史、过敏史、吸烟史等,了解你口腔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的风险、预期效果以及替代方案(如活动假牙、固定桥)。
  • 选择专业医生: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医生至关重要,这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 术后维护是关键: 种植牙并非一劳永逸,终身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和定期专业复查是预防并发症、确保种植牙长期健康使用的基石。

种植牙是一项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治疗,但确实存在上述潜在风险和危害,充分了解这些风险,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维护,是保障种植牙成功和长期健康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