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分几个关键阶段?每步要注意什么?

牙齿矫正是一个需要耐心、专业指导和患者积极配合的长期过程,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到3年(有时更长),具体时间取决于牙齿问题的复杂程度、矫治方法以及患者的配合度,以下是牙齿矫正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牙齿矫正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分几个关键阶段?每步要注意什么?-图1

🦷 第一阶段:咨询与评估(初诊)

  1. 预约与面诊: 你会预约一位正畸医生(Orthodontist)进行初次咨询,医生会倾听你的主诉(比如牙齿不齐、咬合问题、外观困扰等)。
  2. 口腔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你的牙齿、牙龈、咬合关系、颌骨发育情况等。
  3. 影像学检查: 这是制定方案的关键一步,通常包括: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查看全口牙齿、牙根、牙槽骨、颌骨情况。
    • 头颅侧位片: 分析颅面骨骼结构、牙齿与颌骨的关系、软组织轮廓,用于制定全面的矫治计划。
    • 口内照片: 记录牙齿、面部、微笑的初始状态。
    • 研究模型(牙模): 用藻酸盐材料取上下颌牙齿的阴模,灌制成石膏模型,用于分析牙齿排列、咬合关系,也是后续对比的重要依据。
  4. 讨论与初步方案: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与你讨论牙齿存在的问题、可能的矫治目标(功能与美观)、不同的矫治器选择(金属托槽、陶瓷托槽、舌侧托槽、隐形牙套等)、大致的治疗时间、可能的拔牙风险以及费用等。

📐 第二阶段:制定详细矫治计划与准备

  1. 数据分析与方案确定: 医生会仔细分析所有检查数据(X光片、模型、照片),制定出个性化的详细矫治计划,这包括:
    • 是否需要拔牙?拔哪几颗?(为排齐牙齿、内收前牙、改善咬合提供空间)
    • 是否需要扩弓?(解决牙弓狭窄问题)
    • 是否需要其他辅助装置?(如种植钉、扩弓器、头帽等)
    • 选择哪种矫治器系统?
    • 预测治疗后的效果(通过计算机模拟或模型预测)。
  2. 方案沟通与同意: 医生会与你详细讨论最终确定的方案,包括每一步的目标、预期效果、时间表、费用明细、可能的并发症(如牙根吸收、牙龈退缩等,虽然发生率不高)以及患者的配合要求,你需要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拔牙(如需要): 如果方案中包含拔牙,通常会在粘接矫治器前进行,拔牙是为了为后续的牙齿移动创造空间,是解决严重拥挤或改善面部轮廓的常用手段。
  4. 分牙(如需要): 在粘接固定矫治器(托槽)前1-2周,医生会在需要放置带环的大臼牙上放置分牙圈(细铜丝或橡皮圈),目的是在牙齿邻间产生微小的间隙,以便后续顺利安装带环。

🧩 第三阶段:矫治器粘接与主动治疗期

  1. 粘接矫治器:
    • 清洁牙齿: 医生会彻底清洁牙齿表面,确保粘接牢固。
    • 酸蚀: 在牙齿表面涂布酸蚀剂,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增加粘接强度。
    • 涂布粘接剂: 在酸蚀后的牙齿表面涂布一层特殊的树脂粘接剂。
    • 放置托槽/附件: 医生根据方案,将金属或陶瓷托槽(或隐形牙套的附件)精确地粘接到牙齿表面的特定位置,对于隐形牙套,这一步是粘接用于辅助牙齿移动的“附件”。
    • 安装弓丝: 将预先弯制好的金属丝(弓丝)放入托槽的槽沟中,弓丝是施加力量的主要来源,通过其形状和弹性推动牙齿移动。
    • 结扎: 用细钢丝或弹性圈(橡皮圈)将弓丝固定在托槽上。
  2. 定期复诊(加力):
    • 频率: 通常每4-8周复诊一次(具体时间因矫治器类型和移动阶段而异)。
    • 目的:
      • 更换弓丝: 随着牙齿移动,原来的弓丝会失去力量,需要更换更粗、更硬或不同形态的弓丝来继续施加力量或进入下一移动阶段。
      • 调整矫治器: 换橡皮圈、调整托槽位置、更换隐形牙套(通常1-2周一副,每1-2个月复诊一次领取新牙套)。
      • 检查进展: 医生评估牙齿移动是否符合预期,检查口腔卫生、牙龈状况、有无托槽脱落等。
      • 加力: 通过更换弓丝、调整隐形牙套等方式,对牙齿施加新的、持续的轻柔力量,引导其向目标位置移动。
    • 不适感: 每次加力后的几天内,牙齿可能会感到酸痛或无力(类似感冒时的牙酸),这是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内会缓解,可以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
  3. 使用橡皮筋(颌间牵引): 很多病例需要使用橡皮筋(不同类型、不同挂法)来调整咬合关系(如纠正深覆合、深覆盖、中线偏斜等),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佩戴(通常每天20-24小时),按时更换,否则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失败。
  4. 保持口腔卫生: 这是整个矫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矫治器(尤其是托槽和弓丝)会大大增加清洁难度,必须:
    • 使用正畸牙刷、牙间刷、冲牙器: 每天至少刷牙3次(每次饭后),每次至少2分钟,仔细清洁托槽周围、牙龈边缘和牙缝,牙间刷用于清洁托槽下方和弓丝下方,冲牙器是很好的辅助清洁工具。
    • 使用牙线: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线棒(有正畸专用牙线穿引器)清洁牙缝。
    • 定期洗牙: 在矫治期间,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清洁(洗牙)。
    • 避免致龋食物: 减少含糖饮料和粘性食物(如软糖、口香糖、太妃糖)的摄入,它们容易附着在矫治器上,增加蛀牙风险。

🎯 第四阶段:精细调整与结束治疗

  1. 接近完成: 当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后,医生会进入精细调整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持续几个月,目的是:
    • 完善咬合接触点。
    • 调整牙齿的转矩(倾斜度)。
    • 确保中线对齐。
    • 改善牙弓形态。
    • 确保牙齿位置稳定。
  2. 拆除矫治器: 当医生确认达到矫治目标后,会安排拆除矫治器。
    • 去除弓丝和托槽/附件: 用专用器械小心地取下托槽、附件和弓丝。
    • 抛光牙齿: 清除粘接剂残留,抛光牙齿表面,使其恢复光滑。

🦷 第五阶段:保持阶段(至关重要!)

  1. 取保持器模型: 拆除矫治器后,医生会立即取你的牙齿模型,用于制作保持器。
  2. 佩戴保持器:
    • 类型: 最常见的是透明压膜保持器(类似隐形牙套)和传统 Hawley 保持器(带有金属丝的塑料基托),有时也可能使用固定式保持器(粘接在牙齿背面)。
    • 时间: 这是整个治疗成功的关键保障! 牙齿在新的位置上需要时间来稳定(牙槽骨改建和牙周组织重建)。
      • 初期(拆除后6-12个月): 通常需要全天佩戴(吃饭和刷牙时取下)。
      • 后期(12个月后): 医生会根据情况逐渐过渡到仅夜间佩戴
      • 长期: 很多正畸医生建议终身夜间佩戴保持器,因为牙齿有终生移动的趋势(尤其是下前牙),夜间佩戴可以有效防止复发。
  3. 保持器复诊: 需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检查保持器的贴合度和牙齿的稳定性,保持器可能会因磨损或牙齿轻微移动而不太贴合,需要及时复诊调整或更换。

📌 总结关键点

  • 个性化: 每个人的矫正方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 时间跨度长: 主动治疗通常1-3年,保持阶段需要长期坚持。
  • 患者配合至关重要: 严格遵医嘱复诊、佩戴橡皮筋、保持口腔卫生、正确佩戴保持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专业团队: 需要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制定和监控整个治疗过程。
  • 预期变化: 过程中会有不适感(酸痛),牙齿位置会持续变化,这是正常现象。
  • 最终目标: 获得整齐的牙齿、健康的咬合关系、改善的面部美观以及稳定的长期效果。

牙齿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和耐心,如果你正在考虑矫正,建议尽早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