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垂直牵引”是正畸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于精确控制牙齿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即压低(intrusion)或伸长(extrusion)特定的牙齿。

就是通过施加特定的力,让牙齿向上(向牙槽窝内)移动(压低)或向下(远离牙槽窝)移动(伸长)。
为什么需要垂直牵引?(主要适应症)
-
纠正深覆颌:
- 上前牙过度覆盖下前牙,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舌侧牙龈上。
- 通过压低上前牙或伸长后牙(打开咬合空间)来改善垂直向不调。
-
纠正开颌:
- 上下前牙在正中咬合时没有接触,存在垂直向的间隙。
- 通过压低后牙(关闭咬合间隙)或伸长前牙(让前牙接触)来改善。
-
纠正后牙伸长:
- 某颗或多颗后牙(尤其是磨牙)因对颌牙缺失、未修复或长期未使用而过度伸长,导致咬合干扰、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问题或影响修复治疗。
- 通过压低伸长的后牙来恢复正常的咬合平面。
-
纠正后牙压低:
- 某颗后牙因早接触或创伤性咬合力等原因被压低,导致咬合平面倾斜或早接触。
- 通过伸长压低的后牙来建立平衡的咬合。
-
为修复或种植创造空间:
- 当需要为种植牙或牙冠修复创造垂直向空间(如增加牙冠高度)时,可以通过压低邻牙或伸长目标牙来获得。
-
纠正中线不调(垂直向因素):
有时中线偏斜与垂直向牙齿位置异常有关,垂直牵引可作为辅助手段。
-
配合种植体支抗:
种植体支抗(如骨钉、微种植钉、颧种植体等)为垂直牵引提供了极其稳定可靠的支抗点,使得压低或伸长特定牙齿(尤其是后牙)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控,而不影响其他牙齿。
垂直牵引的方法
正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
颌间牵引:
- 方法: 使用橡皮筋或弹性牵引圈,连接上下颌的牙齿(如上颌磨牙挂钩与下颌切牙挂钩)。
- 作用: 可以产生压低或伸长的效果,但通常同时影响前后牙,且力量传递不够精确,容易产生不利的副作用(如前牙唇倾或舌倾)。
- 应用: 常用于打开咬合(伸长后牙或压低前牙),但效果相对有限和不可控。
-
颌内牵引:
- 方法: 使用橡皮筋、弹性牵引圈、镍钛螺旋推簧、镍钛拉簧等,作用于同一牙弓内的牙齿之间。
- 作用: 可以压低或伸长单个牙齿或一组牙齿,力量相对更集中。
- 应用: 用推簧压低磨牙,用拉簧伸长切牙。
-
种植体支抗辅助垂直牵引(目前最常用、最有效):
- 方法: 在颌骨内植入微型种植体(骨钉)或使用其他类型的种植体支抗(如腭部种植体、颧种植体),然后利用这些种植体作为稳固的“锚点”,通过弓丝、弹性牵引链、拉簧等装置,对目标牙齿施加精确的压低或伸长力。
- 优势:
- 支抗强大稳定: 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结合,几乎不移动,能提供强大的支抗反作用力。
- 控制精确: 可以独立移动目标牙齿,对邻牙影响极小。
- 高效: 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适应症广: 尤其适用于压低磨牙、伸长牙齿等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 应用: 是现代正畸治疗复杂垂直向问题的核心技术。
垂直牵引的关键考虑因素
- 力值控制: 垂直牵引通常需要轻而持续的力,过大的力容易导致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甚至牙齿松动脱落,医生会精确计算和控制力量大小。
- 支抗设计: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设计好支抗系统,以抵抗反作用力,防止不希望移动的牙齿发生移位,种植体支抗极大地提高了支抗控制能力。
- 牙周健康: 牙周组织是牙齿移动的基础。良好的牙周健康状况是进行垂直牵引的前提和保障,牙周炎患者需先进行系统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后方可进行。
- 牙根形态: 短根、弯根或根尖有病变的牙齿进行垂直牵引(尤其是压低)时,牙根吸收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 疗程: 垂直牵引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需要患者的耐心和配合。
- 患者配合: 使用橡皮筋等弹性牵引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佩戴足够的时间(通常每天20-22小时),并按时复诊调整。
“矫正牙齿垂直牵引”是正畸医生用来精确调整牙齿垂直位置(压低或伸长)的关键技术,它对于解决深覆颌、开颌、后牙伸长/压低等垂直向不调问题至关重要,随着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发展,垂直牵引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成为现代正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进行垂直牵引需要专业的正畸医生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在严格的力值控制和牙周健康监测下进行,以达到安全、有效、稳定的治疗效果。
如果你正考虑进行牙齿矫正,并且存在上述提到的垂直向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他们会详细评估你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垂直牵引以及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