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致死牙?最新风险警示引关注

“牙齿矫正 死牙”这个说法在专业术语中通常指的是正畸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牙齿发生牙髓坏死(俗称“死髓牙”)的情况

牙齿矫正致死牙?最新风险警示引关注-图1

这是一种相对少见但确实存在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 什么是“死牙”(牙髓坏死)?

  • 牙髓是什么? 牙髓是牙齿内部包含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的活体组织,负责营养牙齿、感觉冷热刺激和形成牙本质。
  • 牙髓坏死意味着什么? 当牙髓因各种原因失去活力、血液供应中断、组织液化分解时,就发生了坏死,坏死的牙髓组织会分解产生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扩散到牙根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根尖周炎)。
  • 主要表现:
    • 牙齿变色: 坏死的牙髓会分解产生色素,导致牙齿逐渐变色,通常从灰暗、灰黄到灰黑色,尤其在门牙等前牙上比较明显。
    • 疼痛变化: 早期可能有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但牙髓完全坏死后,牙齿内部的神经死亡,反而可能对冷热刺激不敏感(但咬合时可能仍有不适或疼痛,因为根尖周组织发炎了),疼痛性质可能从尖锐的牙髓炎疼痛转变为根尖周炎的持续性胀痛或咬合痛。
    • 牙根吸收: 牙髓坏死有时会伴随或促进牙根吸收(牙根变短),这在X光片上可以看到。
    • 根尖周病变: 坏死物从根尖孔排出,刺激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骨质破坏,形成根尖周炎或根尖囊肿。

🦷 为什么正畸治疗可能导致牙髓坏死?

正畸治疗本身是为了移动牙齿,移动需要施加力量,这种力量如果过大、不当或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个体对力的反应特殊,就可能对牙髓和牙根造成损伤:

  1. 牙髓血供受阻:

    • 牙齿移动时,牙根周围的牙槽骨会发生改建(吸收和重建),牙髓的血液供应也会暂时受到影响。
    • 如果施加的力量过大、移动过快(例如快速扩弓、强力牵引),或者牙齿移动方向不当(如倾斜移动导致牙根尖受压),可能导致牙髓血管受压、扭曲甚至断裂,造成牙髓缺血坏死。
    • 牙根吸收(尤其是吸收严重时) 会直接影响根尖孔的血液供应,是牙髓坏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2. 牙髓直接损伤:

    • 在某些移动方式下(如整体移动、转矩移动),牙根表面可能受到过度的直接压力或摩擦,也可能损伤牙髓。
    • 矫治器(如托槽、弓丝)如果粘接位置不当或调整不当,可能对牙齿产生异常的局部压力点。
  3. 个体易感性:

    • 年龄: 年轻人牙髓血供丰富、活力强,对轻微缺血有一定恢复能力;成年人牙髓血管相对减少,修复能力下降,风险相对稍高。
    • 牙齿状况: 某些牙齿本身牙髓状况不佳(如曾有轻微外伤、隐裂、深龋、大面积充填、曾经受过轻微撞击但未处理过),在正畸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坏死。
    • 遗传因素: 个别人可能对正畸力反应异常,更容易发生牙根吸收或牙髓坏死。
    • 全身健康状况: 如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可能影响骨改建和牙髓健康。
  4. 其他间接因素:

    • 口腔卫生不良: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加大,如果清洁不到位,导致龋齿(蛀牙)发生,龋坏会直接侵犯牙髓,导致坏死,矫正本身不是直接原因,但增加了龋齿风险。
    • 咬合创伤: 如果矫正过程中或完成后存在咬合干扰或早接触,长期异常咬合力也可能损伤牙髓或加重根尖周病变。

🦷 如何发现和诊断牙髓坏死?

  • 症状: 如前所述,牙齿变色、对冷热刺激敏感度改变(可能不敏感)、出现咬合痛或根尖区胀痛。
  • 临床检查:
    • 牙髓活力测试: 冷热测试(冰棒、冷气)、电活力测试(EPT)、牙髓温度测试(热牙胶测试),坏死牙髓通常对冷热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电活力测试也可能无反应或反应极低。
    • 叩诊: 检查根尖周是否有炎症(叩痛)。
    • 松动度: 检查牙齿是否有异常松动。
    • 牙龈检查: 观察牙龈是否有红肿、窦道(牙龈上出现小脓包)。
  • 影像学检查(X光片):
    • 根尖片: 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可以观察:
      • 牙根形态:是否有牙根吸收(内部吸收或外部吸收)。
      • 根尖周骨质:是否有破坏暗影(根尖周炎)。
      • 牙髓腔:如果牙髓坏死钙化,髓腔可能变窄或模糊。
    • 必要时CBCT: 可以更精确地评估牙根吸收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根尖周病变的三维情况。

🦷 如何预防和处理?

🛡 预防(关键!)

  1. 全面的正畸前评估:
    • 详细的口腔检查和病史询问(特别是外伤史、牙痛史)。
    • 必须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 评估牙根形态、长度、有无根尖病变、有无隐匿性龋坏或之前的牙髓治疗史。
    • 对于高风险病例(如牙根形态异常、有严重吸收倾向家族史、牙髓状况可疑),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牙髓活力测试、CBCT)。
  2. 制定合理的矫治计划:
    • 医生经验至关重要,要设计生物力学合理的移动方案,避免过大、过快的力量。
    • 考虑牙齿移动的生物学限度。
  3. 轻柔加力:
    • 遵循“轻力矫治”原则,力量要柔和、持续、可预测。
    • 定期复诊,根据牙齿移动情况调整力值。
  4. 加强口腔卫生指导:
    • 矫正期间是龋齿和牙龈炎高发期,必须强调正确使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等工具的重要性。
    • 定期进行专业洁牙(洗牙)。
  5. 密切随访:
    • 矫正过程中定期复诊(通常4-8周一次),医生会检查牙齿移动情况、口腔卫生、有无疼痛、牙齿松动度等。
    • 定期拍摄X光片(通常每年一次): 监测牙根长度和根尖周状况,早期发现牙根吸收或根尖周病变。
  6. 患者配合: 遵医嘱戴橡皮筋、保持器等,避免咬硬物。

🩹 处理(一旦发生)

  1. 根管治疗(牙髓治疗):
    • 这是治疗牙髓坏死的标准方法。 需要专业的牙体牙髓科医生进行。
    • 彻底清除根管内坏死的牙髓组织,进行严格的清创、消毒和严密充填。
    • 根管治疗后,牙齿失去营养供应会变脆,且颜色可能加深。 通常需要做牙冠(牙套)保护,防止牙齿劈裂,并改善美观(对于前牙)。
  2. 正畸治疗的调整:
    • 根管治疗后,牙齿依然可以继续移动,但需要更轻柔、更小心的力,并密切监测牙根状况。
    • 如果牙根吸收非常严重,可能需要停止该牙齿的移动,甚至考虑拔除。
  3. 处理根尖周病变: 根管治疗本身就能解决根尖周炎,如果形成较大囊肿,可能需要手术刮治。
  4. 修复治疗: 根管治疗后及矫正结束后,根据牙齿缺损情况和美观需求,可能需要做牙冠、贴面或树脂修复。
  • “牙齿矫正 死牙”指的是正畸过程中牙齿发生牙髓坏死。
  • 主要原因是过大的、不当的或持续的矫治力导致牙髓血供受损或直接损伤,以及个体易感性。
  • 表现为牙齿变色、对冷热刺激敏感度改变、可能出现咬合痛或根尖周炎症状。
  • 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X光片(尤其是根尖片)可以诊断。
  • 预防是关键: 严格把握适应症、全面评估、轻力矫治、加强口腔卫生、密切随访(包括定期拍片)。
  • 一旦发生,根管治疗是必须的,之后通常需要做牙冠保护,正畸治疗需在根管治疗后谨慎调整。
  • 虽然存在风险,但在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规范操作和患者良好配合下,牙髓坏死的发生率是相对较低的,定期拍片监测是早期发现问题的最佳手段。

如果你在矫正过程中或矫正后,发现牙齿颜色变暗、对冷热感觉异常或出现疼痛,务必及时告知你的正畸医生或去口腔科就诊,早期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