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穿翼板种植牙手术是否成后牙骨量不足新解法?

什么是穿翼板种植牙手术?

这是一种骨内种植技术,其核心在于种植体穿过上颌后牙区牙槽嵴,并最终锚定在位于其下方的、结构致密坚固的“翼板”骨结构上

2025穿翼板种植牙手术是否成后牙骨量不足新解法?-图1

  • 翼板是什么? 翼板是上颌骨后部(上颌结节区域)的一个骨性隆起,位于上颌后牙牙槽嵴的腭侧(内侧),它是一个相对致密、皮质骨较厚的区域,像一块坚固的“翼板”或“挡板”。
  • 为什么需要它? 上颌后牙区,特别是第一磨牙位置,常常因为上颌窦气化(上颌窦腔扩大)导致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传统种植需要足够的骨高度来容纳种植体,当骨高度不够时,常规种植体无法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
  • 穿翼板如何解决? 医生会通过一个特殊的手术路径(通常是从牙槽嵴顶或腭侧切口),在牙槽骨中制备一个通道,种植体沿着这个通道向下、向内(腭侧)倾斜植入,最终穿透牙槽骨,并牢牢地锚定在翼板骨结构上,翼板的致密骨结构为种植体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即使上颌骨垂直高度不足,也能获得极佳的初期稳定性。

手术过程(简述)

  1. 术前评估:

    • 临床检查: 口腔检查,评估缺牙区情况、咬合关系、口腔卫生。
    • 影像学检查: CBCT(锥形束CT)是必须的! CBCT能清晰显示:
      • 剩余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
      • 上颌窦底的位置、形态、气化程度。
      • 翼板的位置、大小、厚度、密度。
      • 下牙槽神经管的位置(避免损伤)。
      • 邻牙牙根位置。
    • 模型分析: 取研究模型,进行手术导板设计(有时会用到)。
    • 全身健康评估: 排除手术禁忌症。
  2. 手术准备:

    • 消毒铺巾。
    • 局部麻醉(确保手术区域完全无痛)。
  3. 手术切口与翻瓣:

    • 通常在缺牙区的牙槽嵴顶做切口,有时会结合腭侧切口。
    • 翻开粘骨膜瓣,暴露牙槽骨。
  4. 暴露翼板区域:

    根据CBCT设计,精确暴露目标翼板区域,可能需要去除部分骨皮质。

  5. 制备种植窝洞:

    • 使用专用钻针,按照预先设计的倾斜角度(通常向腭侧倾斜约30-45度或更大),从牙槽嵴顶开始,向翼板方向逐步制备种植窝洞,这个角度和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极其精确。
    • 过程中需要不断用CBCT或影像导航(如果使用)确认位置,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
  6. 植入种植体:

    • 将选定的种植体(通常是较长的、具有良好初期稳定性的设计)沿着制备好的窝洞,旋入并最终锚定在翼板骨结构中,种植体的肩台部分通常位于牙槽嵴顶或略下方。
  7. 缝合:

    冲洗术区,严密缝合粘骨膜瓣。

  8. 术后处理:

    • 压迫止血。
    • 开消炎、止痛药物。
    • 指导术后注意事项(饮食、口腔卫生等)。
    • 安排复诊。

适应症

  • 上颌后牙区(尤其是第一磨牙)牙槽骨严重垂直高度不足(通常小于5mm),且无法或不愿进行复杂的上颌窦提升术
  • 上颌窦底位置过低,覆盖在牙根区域。
  • 患者希望避免额外的上颌窦手术步骤(如上颌窦内提升、外提升)及其相关风险和恢复时间。
  • 需要尽快恢复咀嚼功能,可能考虑即刻负重(在严格适应症和条件下)。

禁忌症

  • 翼板区域存在炎症、囊肿、肿瘤严重骨质异常
  • 翼板骨厚度或密度不足以提供稳定支持
  • 下牙槽神经管位置过低,阻挡了安全的穿翼板路径。
  •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耐受手术(如未控制的心脏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等)。
  • 严重的牙周病未得到控制。
  • 患者口腔卫生极差,无法维护种植体周围健康。
  • 钛金属严重过敏。

优势

  1. 避免上颌窦手术: 无需进行创伤较大的上颌窦提升术,减少了手术步骤、风险和术后恢复时间。
  2. 解决骨量不足问题: 为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严重骨萎缩病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3. 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翼板致密的皮质骨为种植体提供了强大的初期稳定性,有利于骨结合。
  4. 缩短治疗周期: 可能实现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和即刻负重(安装临时牙冠),大大缩短缺牙等待时间。
  5. 较高的成功率: 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手中,长期成功率与常规种植相当。

风险与并发症

  • 神经损伤: 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或颏神经,导致下唇、下巴或舌侧麻木感(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可能永久)。
  • 出血: 术中或术后出血。
  • 感染: 种植体周围炎或手术区域感染。
  • 上颌窦穿通: 如果窝洞制备过深或角度不当,可能穿通上颌窦底,导致感染或种植体失败。
  • 种植体失败: 骨结合失败、种植体松动或折断。
  • 术后疼痛、肿胀、淤青: 与常规手术类似。
  • 美学效果不佳: 由于种植体倾斜角度较大,最终修复体的位置和形态可能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 技术敏感性高: 对医生的技术、经验、术前规划(尤其是CBCT解读)和手术设备要求极高。

术后护理与恢复

  • 饮食: 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之后几天吃温凉、软食,避免患侧咀嚼。
  • 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轻柔刷牙,使用漱口水,避免手术区域用力。
  • 药物: 按时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 复诊: 按医嘱定期复诊拆线、检查愈合情况、进行后期修复(安装基台和牙冠)。
  • 肿胀与疼痛: 术后2-3天肿胀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可冰敷缓解肿胀和疼痛。
  • 骨结合期: 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取决于骨质和医生判断)完成骨结合,然后进行二期手术(安装愈合基台)或直接取模制作最终牙冠。

穿翼板种植牙手术是一项高度专业化、技术要求极高的种植技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难题的有效手段,其核心在于利用翼板骨结构提供支撑,避免复杂昂贵的上颌窦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

  1. 精确的术前评估(尤其是CBCT)。
  2. 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
  3. 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 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无菌原则。
  5. 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和术后配合。

如果你被医生建议进行穿翼板种植,务必选择有丰富经验、技术精湛的口腔种植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和手术,并充分了解手术的预期、风险和术后护理要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