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辅助支架效果咋样?新技术靠谱吗?

“牙齿矫正辅助支架”这个说法比较宽泛,它通常指在牙齿矫正过程中,为了增强支抗、移动特定牙齿、辅助颌骨发育或保持治疗效果而使用的额外装置,它们不是传统固定矫治器(如托槽和弓丝)本身,而是辅助这些主要装置发挥作用的工具。

2025牙齿矫正辅助支架效果咋样?新技术靠谱吗?-图1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牙齿矫正辅助支架”类型及其作用:

🦷 1. 微种植体支抗 (Micro-implant Anchorage / 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s - TADs / "骨钉")

  • 作用: 这是目前最常用、最强大的辅助支架之一,它是一个微小的钛合金或钛螺钉,通常植入到牙槽骨内(上颌或下颌),作为绝对支抗点
  • 用途:
    • 移动牙齿: 不依赖其他牙齿的反作用力,直接拉动需要移动的牙齿(如压低后牙、内收前牙、移动牙齿到特定位置)。
    • 增强支抗: 防止不希望移动的牙齿(如后牙)在移动其他牙齿时发生不希望的前移或倾斜。
    • 纠正中线偏斜: 精确移动牙齿使中线对齐。
    • 压低伸长的牙齿或磨牙: 改善咬合关系。
  • 特点: 植入手术简单(通常在局麻下进行),体积小,植入位置灵活,对周围组织影响小,稳定性好,矫正结束后可轻松取出。

🦷 2. 颚杆 (Transpalatal Arch - TPA / 横腭杆)

  • 作用: 连接两侧上颌后牙(通常是第一磨牙)的金属杆。
  • 用途:
    • 维持上颌后牙宽度: 防止在矫正过程中后牙过度向颊侧(外侧)移动或散开。
    • 增强支抗: 作为支抗装置,帮助抵抗前牙内收时后牙前移的趋势。
    • 压低后牙: 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压低后牙。
  • 特点: 焊接在带环上或粘接在磨牙上,通常位于上颚(腭)上方,可能对发音和吞咽有轻微影响,但大多数患者能很快适应。

🦷 3. Nance 托 (Nance Button / 腭托)

  • 作用: 类似于颚杆,但它连接两侧上颌第一磨牙,并在前部(腭中缝处)有一个塑料或树脂制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托”。
  • 用途:
    • 维持上颌后牙宽度: 与颚杆类似。
    • 增强支抗: 通过“托”抵住上颚前部,提供更稳固的支抗,防止后牙前移。
    • 空间维持: 在乳磨牙早失后,为后牙提供一定的支抗,防止前牙过度前移。
  • 特点: 塑料托部分覆盖在腭部,可能影响发音和舌头的活动,但通常也能适应,比颚杆更坚固。

🦷 4. 唇挡 (Lip Bumper)

  • 作用: 一个弯曲的金属丝,位于下颌前牙的唇侧(外侧),由带环固定在第一磨牙上,其作用是将下唇的力量传递到下颌前牙区。
  • 用途:
    • 扩大下牙弓: 通过唇部压力,引导下颌前牙向唇侧移动,为拥挤的前牙创造空间。
    • 纠正口呼吸习惯: 帮助患者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 早期干预: 有时用于混合牙列期,纠正下颌前牙拥挤或轻度反颌(地包天)。
  • 特点: 主要用于早期矫治阶段,需要患者配合(避免用牙齿咬住或用舌抵住),可能影响发音和外观。

🦷 5. 舌侧扣 (Lug Buttons / Hooks) 和 牵引钩 (Hooks)

  • 作用: 这些本身不是独立的“支架”,而是焊接在带环上或粘接在托槽上的小金属突起(钩子)。
  • 用途:
    • 挂橡皮筋: 用于施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II类、III类、垂直牵引等),移动牙齿或调整颌骨关系。
    • 挂其他附件: 有时用于挂弹簧或其他小装置。
  • 特点: 虽然小,但极其重要,是施加精确移动力的关键连接点,数量和位置根据方案设计。

🦷 6. 舌侧丝 (Lingual Arch / 舌弓)

  • 作用: 一根金属丝沿着牙齿的舌侧(内侧)排列,连接两侧磨牙。
  • 用途:
    • 保持间隙: 在乳磨牙早失后,保持缺隙,防止邻牙向缺隙倾斜。
    • 维持支抗: 在矫正过程中,作为支抗装置,防止后牙前移。
    • 轻度排齐: 有时用于排齐前牙。
  • 特点: 主要用于混合牙列期或作为保持器的一部分。

🦷 7. 口外弓 (Extraoral Arch / Headgear)

  • 作用: 由面弓(连接在带环上)和头帽(戴在头上或颈上)组成,通过头部的力量施加矫治力。
  • 用途:
    • 压低和远中移动上颌磨牙: 主要用于纠正深覆合或需要大量后牙支抗的情况。
    • 抑制上颌骨生长: 在骨性畸形患者中抑制上颌过度生长。
  • 特点: 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足够时间),可能影响外观和活动,但效果显著。

🦷 8. 螺簧 (Coil Springs)

  • 作用: 套在弓丝上的金属弹簧,可被压缩或拉伸。
  • 用途:
    • 打开间隙: 在牙齿之间提供持续的力量,用于排齐牙齿或集中间隙供拔牙后使用。
  • 特点: 通常被认为是矫治器的一部分,但作为“辅助”提供间隙。

🦷 9. 保持器上的附加装置

  • 作用: 在活动保持器上增加一些小装置。
  • 用途:
    • 舌侧扣: 用于在保持阶段继续用橡皮筋进行微调(如纠正中线)。
    • 小弹簧或弹力圈: 用于保持阶段进行轻微的牙齿移动。
    • 前牙咬合板: 用于稳定咬合关系或引导下颌位置。

📌 总结与关键点

  • 目的: 所有辅助支架的核心目的是提供支抗、精确控制牙齿移动、辅助颌骨发育或稳定治疗效果
  • 个体化: 使用哪种辅助支架完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畸形类型、严重程度、矫正目标以及正畸医生的治疗方案设计,没有一种支架适用于所有人。
  • 医生决定: 是否使用、使用哪种、何时放置、何时拆除,都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根据全面评估后决定。
  • 配合与护理: 很多辅助支架(尤其是口外弓、唇挡、种植钉周围的清洁)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和细致的口腔卫生维护,否则会影响效果甚至导致并发症。
  • 沟通: 如果你的正畸医生提到要使用“辅助支架”,一定要仔细询问它的具体名称、作用、佩戴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或影响,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当你听到“牙齿矫正辅助支架”时,可以理解为正畸医生为了达到更精准、更高效的矫正效果而添加在牙齿或口腔内的各种“帮手”装置,它们是现代正畸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牙齿和颌骨问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