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种植牙必答,哪些情况必须用骨粉?

种植牙骨粉(骨移植材料)在种植牙手术中用于增加牙槽骨的高度和/或宽度,为种植体(人工牙根)提供足够的骨支持和稳定性,当患者的牙槽骨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骨量不足时,就需要使用骨粉进行骨增量手术。

2025种植牙必答,哪些情况必须用骨粉?-图1

以下是需要种植牙骨粉的常见情况:

  1. 拔牙后骨量不足:

    • 拔牙后骨吸收: 牙齿拔除后,牙槽骨会自然发生吸收和改建,尤其是在拔牙后的前3-6个月吸收速度最快,如果拔牙后没有及时进行种植(即刻种植或早期种植),或者拔牙前牙根周围已有骨吸收,拔牙后留下的牙槽骨可能高度和/或宽度都不足以安全植入种植体。
    • 拔牙窝骨壁缺损: 拔除复杂牙(如阻生智齿、残根)或严重感染的牙齿时,可能会导致牙槽骨壁(尤其是颊侧骨壁)的破坏或缺损,使得拔牙窝形态不规则或骨量严重不足。
  2. 长期缺牙导致骨吸收:

    牙齿缺失后,该区域的咀嚼刺激消失,牙槽骨会持续性地、不可逆地吸收萎缩,缺牙时间越长,吸收越严重,骨量丢失越多,对于缺牙时间较长的患者,牙槽骨往往高度和宽度都不足。

  3. 牙周病导致的骨缺损:

    严重的牙周病会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即使牙齿被拔除,牙周病造成的骨缺损(如水平骨吸收、垂直骨吸收、骨下袋等)也会使得牙槽骨形态不规则、骨量严重不足。

  4. 先天或发育性骨量不足:

    • 个别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牙槽骨发育不良或过窄、过小的情况。
    • 某些综合征或疾病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
  5. 外伤导致的骨缺损:

    颌面部外伤(如骨折、撞击)可能导致牙槽骨的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修复后可能仍存在骨量不足的问题。

  6. 需要增加种植体直径或数量:

    有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分散咬合力或提高种植成功率,医生可能需要在原本骨量尚可的位置,通过植骨来增加骨宽度,以便植入直径更大或数量更多的种植体。

  7. 上颌窦提升术:

    • 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 上颌后牙区的牙槽骨上方是上颌窦(一个空腔),当该区域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向上吸收,最终导致骨高度不足,种植体可能穿入上颌窦内,引发感染和失败,这时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将上颌窦底粘膜(上颌窦膜)向上推起,在窦底和粘膜之间填入骨粉,增加骨高度,为种植体提供支撑,这是骨粉应用最常见和重要的场景之一。
    • 上颌窦底形态不规则: 即使骨高度尚可,但上颌窦底形态凹陷也可能需要植骨塑形。
  8. 引导骨再生术:

    当存在骨缺损(如囊肿刮除后、牙周骨缺损)时,使用骨粉填充缺损区域,配合生物膜(屏障膜)覆盖,引导缺损区域的新生骨按预期生长,重建骨形态和骨量。

骨粉的作用原理:

骨粉(骨移植材料)作为“支架”或“模板”,引导患者的自体骨细胞长入其中,最终被自体骨替代,形成新的、健康的、具有足够体积和强度的牙槽骨,为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骨粉的类型:

  • 自体骨: 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下颌骨外斜线、髂骨等)取骨,优点是生物相容性最好,无排斥反应,成骨能力最强,缺点是需要额外手术部位,增加创伤和费用。
  • 异种骨: 来源动物(主要是牛骨),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抗原性,优点是来源丰富,可塑性好,应用广泛,如Bio-Oss。
  • 异种骨: 来源同种异体(人类捐献者),经过严格处理,优点是骨量充足,成骨效果好,但存在伦理和疾病传播风险(极低)。
  • 人工骨: 人工合成的生物陶瓷材料(如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等),优点是来源无限,无疾病传播风险,可塑性好,成骨速度和效果可能略逊于自体骨。

种植牙骨粉是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手段,当存在拔牙后吸收、长期缺牙吸收、牙周病骨缺损、外伤骨缺损、先天发育不良、或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引导骨再生等情况时,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评估骨量,判断是否需要植骨以及植骨的范围和类型,是否需要植骨、植骨方式的选择,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和制定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